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势中原_王玉彬/王苏红【完结】(16)

  等待渡河的后续部队聚集在堤岸上。

  刘伯承拄着一根棍,在用林秸、门板铺垫的滩头上船。

  申荣贵怕刘伯承失足落水,小心翼翼地开亮了手电筒。

  “妈的!谁打手电?关掉!”

  滩头的警卫部队里跑出来一个战士,严厉地喝斥。

  刘伯承赶紧让申荣贵熄了手电、向战士道歉:“对不起,眼睛不好……”

  邓小平扶住刘伯承,登上踏板,上了“爱国号”大船。

  随刘邓上船的还有司令部的参谋、工作人员。

  黄河无风三尺浪。今晚风不大,河面上的浪峰仍是一个接着一个。船底好像有巨掌托着,一下子把船掀起几尺高,又倏地向下抛去,接着浪头便沉重地掉在船舷上,泼进很多水。

  两架敌侦察机沿着河道一边飞,一边丢照明弹,五颜六色,悬垂在半空。

  邓小平敞着胸襟,笑道:“我们的福气不小啊,蒋介石给我们点天灯。”

  刘伯承凭舱而立:“蒋介石的作战程序是一侦察、二报告、三研究、四轰炸,等他调来大批轰炸机,我已全军渡河完毕。”

  卫士长康理跟旁边的人嘀咕:“还吹他的黄河防线抵40万大军呢,我们轻轻一跳,就跳过黄河了!”

  邓小平听到了,说:“嗬,口气不小!卫士长同志,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顾祝同是117个旅,我们只有十几个旅,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渡河,‘一跳’就过去了?你轻轻跳一下怎么样,还不把你打到黄河里去!”

  船上的人都笑了。

  “爱国号”渡船渐渐靠近了南岸。

  刘邓走到船头,紧紧握住水兵队长程文立、船工程广立的手。邓小平说:“你们辛苦了,”

  程广立一晃膀子,抖落一身的汗珠。

  “辛苦算个啥!大军消灭了遭殃军,这地方就活了,我们的船,上可跑郑州,下可到济南府,好日子有的过哩!”

  刘伯承说:“快了。离这日子不远了。”

  程广立摇着大橹返回黄河北岸,河防指挥部司令刘茂斋故意问他:“广立,你刚才送的是谁?”

  “首长呗。”

  “首长多了,哪一个?”

  “反正官不小,是个大首长。”

  “那是刘邓!刘伯承、邓小平。”

  “真的?我的妈呀!我还指挥过他们呢!”

  “指挥啥?”

  “我说:‘站好!往里站!别乱动!’……嘿!我指挥过刘邓!”

  程广立越琢磨越觉得自己非同一般,刘邓是何等人物?指挥千军万马的人哩!他一拍大腿,又笑,又喊:“娘的,我程广立这辈子算干了件大事!大橹一摇,刘邓过河!”

  这一夜,程广立的“爱国号”大船渡河18趟,运送4000多人。

  孙口渡口这一夜运渡大军3万多人。大小船只在渡口一字排开,一摆就是六里多长;一个“起波”信号,六里长的船队像赛龙舟一般冲流而下。

  运渡持续了半个多月,运完大部队运后勤部队,还有弹药、粮草、牲口。

  一天夜里,五辆满载弹药的汽车刚赶到渡口,两架敌机便轰隆隆地窜过来,投下照明弹,黄河上空顿时明如白昼。敌机低空盘旋,向满载枪械的大船猛烈扫射,炸弹倾泻在河水里、沙滩上,刹时泥沙飞溅,水柱腾空而起。紧急关头,水手全士文只身跳上船头,摇动大橹,顶着炮火,疾速而去,把枪支弹药安全送到激战的南岸。

  敌机的轰炸越来越频繁,每晚都有船只被炸毁,水手牺牲。

  这一带的百姓们为渡送大军所做的牺牲从年初就开始了。

  2月间,按照刘邓命令,冀鲁豫区党委成立了黄河河防指挥部,组织渡河的准备工作。

  渡河首先要有船。黄河自从1937年改道,河床变成沙滩,干涸了10年。沿河一带村子原有的船毁的毁,烂的烂,剩下十几只,破破旧旧,还都是小船。这样的船只能坐几个人,按此机械计算,十几万大军需要渡送一年多的时间。况且还有大炮、汽车、马匹,小船根本无法载运。

  河防指挥部决定造新船,造大船。

  3月,冀鲁豫行署下达了《封购各村大树用以造船的紧急通知》沿河十几个县凡是周边五作的大树全部号封,由政府统一收购,不许私自砍伐出售。4月,行署又下达了《征购苎麻以应急需的训令》。解放区没有漆船的桐油,就派人到敌占区采购。也缺乏造船的钉子、铁皮,就掀敌占区的铁轨,收集破铜烂铁,老百姓把家里的铁铲、铁钩甚至铁锅都献了出来。

  开始造的船可渡一排人,后来造的大了,能渡一个连,有的还能载五、六辆汽车。、台前县造了一只最大的船,船身漆成蓝色,被称为“蓝船”,能载4O0多人。

  造船不仅需要克服材料、技术方面的困难,还要和敌人做斗争。黄河南岸的敌军不断炮击枪射,进行骚扰,敌机日夜侦察轰炸。为了隐蔽,船工们在树林里操作,在地窖里安炉。白天目标大,晚上突击干一一把桅灯三面用布罩起来,只留一面透光。后来又想出办法,在离造船处约一里的地方点起灯,烧大火,伪造假目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