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抢了人家的东西,你知道不知道?”
“抢?……抢什么东西?”黄开群不知所指。
“抢人家的牛,几十条牛。你回去和雷绍康讲,这件事必须查处!”
黄开群终于明白了:“政委,这件事我知道。牛是打小保队缴获的,是小保队抢的老百姓的牛。”
“为什么不还给群众?”
“牛太多,不知主人是谁。”
“带上一个部队赶起牛,贴上布告,是谁家的谁来认,没人认的分给贫苦人家。这样做有困难吗?”
“没有。只是……听说有的牛已经杀掉吃了。”
“乱弹琴!”
邓小平拿起一支香烟,还没点燃,又把火柴扔掉了:“吃掉的牛要折成钱,如数还给人家,一分也不能少!不要说一条牛,就是一根草也不能拿,这是我军的纪律!”
“是!”黄开群敬礼,准备告辞。
“你回来。”邓小平又叫住他:“前个月我们在小姜湾开整顿纪律会,部队有没有传达?”
“传达了。”
“你给我重述一下内容。”
“小姜湾会议上,刘司令员说:‘部队纪律这样坏,如不迅速纠正,我们肯定站不住脚。’还有,邓政委您讲的:‘部队纪律这样坏,这是我军政治危机的开始,这是给自已挖坟墓。’张际春副政委还宣布:‘我们的中心工作是明确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思想,全体指战员必须学会克服困难,要严格群众纪律,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抢掠民财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
邓小平:“好,记得就好。回去后,除了把遗留问题处理好,必须告诉部队,再发生类似问题,我们的纪律绝不停留在口头上!”
当天上午,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派出纪律检查组,由保卫科科长张之轩负责,去总路嘴检查群众纪律。黄开群也回到第5旅,组织教导队给群众还牛,清理街上的稻草。
临近中午时分,张之轩回来汇报:发现的问题已处理完毕,总共赔偿群众六两黄金。
邓小平戴上军帽,说:“我到街上去看一看。”
总路嘴是个大集镇,街上的青石板路已经扫得干干净净。偶有几片枯叶被秋风吹落,在地上打着旋儿。国民党军队刚刚撤走,解放军又驻了进来。老百姓两头跑反,见队伍就逃,至今仍没有几户回来。空荡荡的镇子里,店铺挂着门板,房舍紧闭大门,街上行人稀少,显得空寂萧条,冷冷清清。
两个担柴的汉子倚在墙角,指着不远处的店铺说着什么。
邓小平想和他们随便聊聊,刚靠上去,两个汉子便慌乱地担起柴,匆匆离去。
邓小平有些奇怪,顺着刚才那两人的手指方向望去——
一个军人用步枪挑着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条,腋下夹着一刀白纸和几支毛笔,拐出店铺,扬长而去,留下一个背影。
邓小平追了几步没追上,站下来,对张之轩说:“你去调查一下,是怎么回事?他是哪个单位的?”
张之轩调查回来,见刘伯承、李达、张际春都等在邓小平的屋里。
邓小平问:“搞清楚了?”
张之轩点点头:“是个副连长,见店铺主人不在,就拿了一匹布和一捆粉条……”
“拿?这是抢!”
邓小平摔掉香烟:“我们有过规定,抢劫民财者,枪毙!要执行纪律!如果令出不行,说了不算,再发展下去,我们肯定在大别山站不住脚!”
刘伯承来回踱步,问:
“他是哪个单位的?”
“警卫团的。”
“哦……”刘伯承摇摇头,叹道:“灯下黑哟!问题竟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李达,际春同志,你们说说。”
李达脸色铁青:“既然问题发生在我们身边,更应该严肃纪律。”
“我同意。”张际春声调不高,却透着沉重:“我们已经三令五申,他还再错,这就无法挽回了。”
“问题就在这里。”邓小平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见是空的,攥成纸团。“部队纪律整顿得如何,首先要看你的直属队,要看你的警卫员。如果这两部分人都管理不好,那么你离坟墓也就不远了。问题既然发生,只好从我们身边开刀了。张之轩同志,通知部队,下午召开公判大会,另外派一部分同志上山,动员群众下山参加。”
张之轩说了“是”,身子却未动。
刘伯承问:“你还有话要说?”
张之轩:“那个副连长说,他对不起刘邓首长,中秋节那天,首长还……”
刘伯承想起来了,一惊:“你说他就是……”
“3连副连长赵桂良,他还说……”
“不要说了,我知道他。”
刘伯承缓缓地抓下帽子、眉头紧柠着,接下来的话语调低沉而有些颤抖:
“那是一个很不错的副连长啊!懂得关心战士,打摆子了还替战士站岗,打起仗来一定也很勇敢。可……他为什么偏偏忘了人民忘了纪律忘了自己是一个干部呢?邓政委常说,人民是我们的母亲,军队是穿军衣的人民子弟。他怎么能忘记这个根本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