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势中原_王玉彬/王苏红【完结】(95)

  “张之轩同志,请你转告赵桂良副连长,对他的处决,我和邓政委都很沉痛。当然,我们也可以手下留情。但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主席制定的,是我军的建军宗旨,也是我们每个军人执行党的政策最起码的和必须做到的。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起带头作用当骨干,不然就是骷髅!你对他讲,我刘伯承说了,希望他能理解,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如果我们的纪律搞不好,老百姓为什么不可以跟别人走呢?”

  邓小平一只手拧着额头,一只手掐着香烟,没有说话。烟,抽了一支又一支,浓重的烟雾迷漫在整个房间里,使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切肤般的痛苦正咀啮着他的心。

  禁闭室。

  桌上放着一碗面条,是首长们让炊事员专门为赵桂良做的;碗盛得满满的,已经没了热气。

  赵桂良呆呆地望着面碗,一动不动。颌骨上的枪伤结着紫疤,那是日本人留给他的。这光荣的弹痕却将成为这座残缺雕像上的历史印记。

  “吃些吧。”

  张之轩劝着,又一次把碗端到他的面前。

  赵桂良摇摇头,蓄在眼里的泪“叭”地落在碗中。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赵桂良焦干的嘴唇蠕动着:

  “组织处理,我没意见。我……该杀。”

  “还是这几句?你难道……再考虑考虑,时间不多了,真的没有别的话了?哪怕……哪怕事后有什么要求也可以讲讲呀!”

  张之轩几乎要哭出来。

  赵桂良摇着头:“没有,真的没有。”

  良久,张之轩与赵桂良相视无言。

  突然,赵桂良捂住脸失声痛哭:“我……没有别的亲人,只有一个老妈妈。我……我对不起她呀!……如果说要求,我只有一个……等革命胜利了,请组织告诉她老人家,我是杀敌牺牲的,不是这样……”

  张之轩点着头,再也抑制不住,掏出手帕擦泪。

  门外传来哨兵和一个人的争吵声。

  张之轩推开门,见是3连的战士牛原平。朱原平已失去控制,冲进房间,扑到赵桂良的怀里。

  “副连长,让我替你去死,让我……”牛原平孩子般地痛哭。

  赵桂良一下子变成头雄狮,猛地推开牛原平:“出去!我现在还没死,还可以命令你,马上给我回连队!”

  “我不走!”牛原平用衣袖抹着泪:“反正我想好了要替你去死。不管你再凶,反正我要当着首长的面,把话讲清楚!”

  “你敢?”赵桂良怒吼。

  “敢!反正我什么都不怕了!”牛原平拉住张之轩的衣襟:“首长,你知道吗?副连长拿的东西没有一件是给他自己的。他拿花布,是要给我做棉衣。他说我小,经不住冻……拿的纸和笔是要给连里出门板报,拿的粉条……”

  “牛原平!!!”

  赵桂良大喝,要冲上来堵牛原平的嘴。

  “赵桂良同志,请你不要这样。”

  张之轩阻住赵桂良,把牛原平拉到门外:

  “你说,那粉条是怎么回事?”

  “副连长见刘司令员最近那么瘦,又听说他爱吃粉条,就想弄些来送给他……”

  牛原平的哭诉撕裂了张之轩的心。他当保卫科长好多年了光执行押送国民党高级战俘的任务就有好多次,可眼前的这种案子却从来没有遇到过。理智和感情在他的内心中反复搏斗。他胸间掀起了感情大潮,横下心,决定去找邓政委。

  邓小平听了张之轩的报告,沉默良久,才说:“张之轩同志,我的心情与你一样……关于粉条的事,千万不要告诉司令员,他已经很沉痛了,我们不能再给他任何压力。”

  性格刚毅的邓小平又是沉默,紧抿着双唇,眼里盈着晶莹的泪水。他走到窗前,缓缓推开窗——满目晚秋。

  “法纪如山,谁也不能以身试法。如果我们不能对一个连长实行纪律,那么营长、团长、旅长……包括对我们自己又如何约束呢?”

  张之轩默默地点点头,问道:“那么,对他个人提的要求呢?”

  “可以考虑,作为战场牺牲告诉他的家人。三国时,孔明挥泪斩马稷,我们硬是把眼泪水往肚里吞啊!”

  邓小平又开始抽烟了。

  “张之轩同志,执行吧。在这件事上,部队的现状和大别山的形势已经逼迫我们不能再有任何犹豫了。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10万大军的命运。”

  审判大会在总路嘴镇樊家榨湾前的平场上举行。

  会场的一侧坐着部队,整齐肃穆。

  会场的另一侧坐着群众,寂静无声。

  野战军组织部部长陈鹤桥宣布公审大会开始。

  参谋长李达宣读了对赵桂良处决的命令。

  沉痛的语调更增添了大会的沉重气氛。

  跑到山里躲避大军、刚刚赶回参加大会的店铺老板跑到会场台前,拍着台板哭:“早知道大军的纪律这么严,说什么我也不往山上跑。如果家里有人,也不会发生这事啊!请刀下留情,刀下留情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