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歼敌40军残部和敌30军的态势已经形成。
马法五顿时感到灭顶之灾来临,想想十几天前,还那么气势汹汹,不可一世,转眼间,陷入这般境地,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马法五率11战区长官部及血军一部退至前、后旗杆章(村)。
杨得志接到刘伯承命令:1纵务必抓住战机,追击马法五所部。
杨得志心里十分清楚,部队攻打崔曲,伤亡很大且已十分疲劳,但战机在即,不容有丝毫犹豫。他立即命令第3旅任主攻,从旗杆章东南方向攻击,杨勇的2纵从正南方向攻击,并决定于午夜发起攻击。
纵队指挥所设在北东坊村西一个烧砖的火窑上,杨得志早早来到窑顶上,以便观察。
战斗再次打响,1纵3旅勇猛突击,敌人拼命顽抗,打成了对峙局面。见此,杨得志对身边的李朝东旅长说:“立即通知部队,一定要利用夜战有利时机歼灭敌人,夜间占领一座房子,等于白天占领一条街道。要努力扩大战果,也要准备更艰苦的战斗。”
主攻16团攻进去了,但遭到敌人的节节阻击,在逐屋逐街的争夺中,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和生命。
天一亮,敌人便发起了疯狂的反扑,有的部队被挤出了已经占领的地段。攻人旗杆章的16团此时与纵队和旅指挥所的电话完全中断了。
马法五已经意识到,这一仗是生死攸关的一仗,为此,他拼出了老本。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
黄昏时分,16团两名送信的战士冲出重围,带来了16团仍坚守阵地的消息。
攻人旗杆章的部队虽未能很快全歼马法五部,但他们拖住了马法五,为大部队实现刘、邓首长关于歼敌于漳河以北地区的战略意图,赢得了宝贵时间。
11月五日夜,且纵在杨得志的指挥下,不断向旗杆章发起进攻,战斗持续到拂晓,我主力攻人村内,马法五开始分路突围。
杨得志立即命令:“敌人企图向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逃跑,各旅要快速围堵、追击,决不让敌人跑掉!”
北风呼呼地刮着,树上枯黄的叶子纷纷飘落。敌人恰如被飓风卷起的满地落叶,狼狈地仓皇逃窜。
整个战场上,烟尘弥漫,枪声连绵,人喊马叫,1纵战士奋勇围歼逃敌。
真是兵败如山倒。敌人纷纷缴枪投降,战斗很快结束。
11月2日天刚放亮,杨得志赶回纵队指挥所的时候,参谋告诉他,3旅捉到了敌11战区长官部副司令长官兼40军军长马法五。
“你要不要见见马法五?”参谋问。
杨得志看了看纵队在场的其他领导,说:“怎么样,人家可是副司令长官,我们见他一下吧。”
马法五神情沮丧地被带了进来,看这仪表,哪像个军人,简直像个落魄的书生。杨得志不禁想到那个做黄粱梦的山东卢生。
“你们这一仗打得很苦呀!”杨得志让马法五坐下,对他说。
马法五抬头看了杨得志一眼,说:“我们没能突破贵军崔曲一线的防御,战况便急转直下。后来杨将军采取了这样一种行动,仗就更不好打了。”
杨得志站起来对他说:“如果从时间上算,你们的失败是早了些,但你们注定要失败的。另外,现在可以告诉你了,你们被歼的时间、地点,大体上符合我们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的安排,这一点,你恐怕没有想到吧!”
马法五又一次抬起头,但没说出一句话。这时他忽然想到一句老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看来他笑得有点太早了。
4.围城打援,末料“钓”出个罗历戎。90里与200里之争,国民党的
车轮子硬是跑不过解放军的铁脚板
1947年7月,在解放战争经历了整整1年之后,中央军委根据朱德、刘少奇的建议,决定组建晋察冀野战军。
7月底,晋察冀野战军宣告成立。杨得志任司令员。
新官上任三把火。野司成立不久,杨得志便发动了大清河战役。
这一仗没打好,杀敌5000人,自己却伤亡6000有余,打了个得不偿失的消耗战。杨得志心里很难受,肚子里憋足了一团火,一直在寻找机会再烧它一把。
其时,我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战场攻势正猛。为牵制敌人向东北增援,聂荣臻命令杨得志,在华北战场展开新的攻势。
杨得志感到挺为难。在华北,国民党军队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优于我军。并且,敌人也是有准备的,均集结于保定以北铁路线东西两侧,以确保平、津、保三角地带这块战略要地。
敌人的具体部署是这样的:16军驻守大清河以北的雄县。霸县、新城;22师守卫平津间交通线;94军1师1旅配置于涿县、涞水、定兴一带;第5师在北河店、固城、徐水一带;新编第2军的2个师守保定;主力中的主力——罗历戎的第3军镇守石家庄,以保定以北铁路线为依托,便于机动,互相增援。
对此,杨得志清楚,对敌展开攻势,必须打乱敌人的部署,以速战速决的战斗,寻找战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按照这一思路,杨得志决定战役的第一阶段是围城打援。
围城围哪一部敌人?杨得志决定攻打徐水,因为徐水既是北平的南大门,又是平汉路的咽喉之地,敌人必定支援,我们乘机在运动中歼灭援敌一部。关键是攻打徐水的部队要攻得猛,打得狠。杨得志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陈正湘和李志民指挥的第2纵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