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打援打谁呢?杨得志估计,很有可能的,一是徐水以南的保定之敌;二是徐水以北和东北的固城、容城之敌。那么,会不会调动出镇守石家庄的罗历戎的第3军呢?这,当然是杨得志所希望的:既可以狠狠地打击甚至歼灭敌人这股有生力量,又可以使石家庄成为一所空城。但杨得志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石家庄太重要了。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关键还是要看徐水的进攻战情况。如果敌人确实感觉到我军不惜一切代价要拿下徐水,罗历戎在石家庄就呆不安稳了。因为徐水一失,保定便危在旦夕,石家庄将受到更大的威胁。
在当时,杨得志确实抱有随机应变的思想准备。但有一条他非常清楚,那就是绝不能把仗打成对峙局面,如此,就会重演大清河战役失败的悲剧。
杨得志决定,将打援的任务交给郑维山的第3纵队和曾思玉的第4纵队。
应该说,这个仗确实不好打。关键是要创造战机,并能及时抓住战机。这就需要指挥员具有过人的智慧和胆略。
在野司召开的作战会议上,杨得志特别强调各部队的相互配合。他说:“各个纵队不管担负什么任务,围城也好,打援也好,都是战役这部大机器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相互间的密切协同,机器才能运转自如。”
“轰!”一阵剧烈的震颤把宁静撕碎了。
“哪里打炮?”敌94军第5师师长邱行湘“腾”地一下从椅子上弹起,几步走到窗前。
“报告师座,是共军在围城。”副官匆匆推门进来。
这是10月5日黄昏,我第2纵队按照杨得志的命令,开始猛烈攻城。
邱行湘一看我军来势凶猛,大有一口吞下徐水之势,急告北平行辕主任孙连仲。
孙连仲站在地图前,脑子里乱纷纷的,各种念头旋转着。
共军突然在徐水打响,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
是为了夺取这座城池?不像。按共军一贯的作战原则,决不会选此腹背受敌之下策。
是为截断平汉线,像石门一样,把保定孤立起来?这种想法倒是成立,但共军目前还没有这么大的胃口……
想着,想着,他突然笑了起来,这不是共军又在玩围点打援的把戏吗?
杨得志,你不是想打援吗?那好,我把部队全部送上来。想到这里,孙连仲对身旁的副官命令道:“传我命令,第94军主力井第95师,沿平汉线两侧向南开进;第10军第94师、第109师经白沟河进至容城,沿铁路东侧向南开进,双管齐下,共解徐水之围。另外,令罗历戎作好准备,随时北上,围歼杨得志主力。”
孙连仲下完令,竟得意地哼起小曲。
应该说,孙连仲的得意不是没有道理。战斗已持续了4天,我2纵攻徐水未果,而敌人5个师的援兵蜂拥而来。我3纵、4纵都已投入阻敌增援的激战中,虽大量杀伤敌人,但我军的伤亡也不断增多。
杨得志本不希望的对峙局面再一次出现了。
怎么办?要不要打下去?如何打下去?
撤出战斗,容易,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继续顶牛,已经顶了4天,还要顶多少天?那将意味着让战士付出更多的鲜血。
杨得志再次伏在作战地图上,目光在纵横交织的红蓝箭头间巡骏。
看来,只有向西挺进,迫敌分散,诱敌深入,才可能创造出运动中歼敌的战机。
杨得志命令2纵仍在徐水一带,围城任务不变,夺城攻势不减,以迷惑敌人,掩护3纵、4纵西进。
大部队开始往西转移,野司指挥机关也随之行动。
离开驻地不一会儿,大路旁出现了一个小村庄。
“首长们要不要休息一下?”作战参谋余震纵马赶上来问。
杨得志看了看并马而行的杨成武和耿飚,说:“怎么样,休息一下吧?”
还未等他们回话,忽听得后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同时,听得有人喊:“首长停一下,首长停一下,有重要情况报告!”
杨得志翻身下马。
来人是野司的通信员,只见他满脸汗水、气喘吁吁。下马后,将一份电报递给杨得志。
杨得志展开一看:
杨、杨、耿:
密悉。罗历戎率第3军出石家庄,现已渡滹伦河向新乐
开进,请你们相机处置。
原来,罗历戎在孙连仲的再三催促下,于10月15日下午1时率第3军1.3万余人从石家庄出发。按孙连仲的设想,此次第3军北上,对杨得志来个南北夹击,一举歼灭共军华北主力。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而又十分大胆的行动。
杨得志读罢电文,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冲我们来的。”
把罗历戎引出洞,杨得志事先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徐水距石家庄路途遥远,且石家庄兵力本来不足,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如今,想不到竟送上门来。
变化如此突然,摆在杨得志面前的是一个“叉路口”。
一条路,按原计划继续西进,跳出南北敌人夹击的包围圈。这是一条比较安全的路,也是一条无所作为的路。
另一条路,调头向南,把罗历戎阻住、包围、吃掉。这是一条险象环生的路,也是一条积极进取的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