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派美第2师和海军陆战队向东前去弥补漏洞,并命令第9军向东部延伸,防守因海军陆战队和美第2师撤
出后而空出的地带。范?弗利特还从汉城调来第3师的第15团战斗队以支持西侧的防守,抵御敌军的突出
部,并派遣第3师的第7和第65两个团,进入最南边的一段阻击阵地,防止敌人渗透。
在向东大规模运动的过程中,第2师频频与敌军交火,并与全力进攻的中国军队进行了激烈战斗。事
实上,该师还从西边攻入敌军的基地,切断了敌军的突出部。此时,“无名线”上残余的南朝鲜部队已彻
底瓦解,他们未等到美第2师前来接应,就已被赶出了防线。这一天,联合国军共发射了4.1万多发炮弹;
在这一战区,联合国军白天还出动了137架次飞机,夜间又对敌集结地进行了28次雷达控制的攻击。
在东部山区激烈战斗的同时,一股来势凶猛的强大敌军于5月17日沿北汉江南下,向汉江方向发起了
进攻。不过,美第25师和南朝鲜第6师的士兵经过3天激烈的阻击战,遏制了敌军的进攻。
到了5月20日,联合国部队已阻止了敌军的反攻。第10军不仅再次从中国人那里夺回了主动权,而且
还收复了“无名线”上的阵地。早在5月18日,范?弗利特就已开始反攻,他命令第10军左翼的美第1、第
9军和第1海军陆战师派出强大巡逻队,准备向位于“无名线”与“堪萨斯线”之间的新防线(托皮卡线)推
进。次日,新到的加拿大第25旅并入美第3师后,范?弗利特便扩大了反攻规模,他派上述3个军和东海岸
的南朝鲜第1军一道展开反攻。(当时,南朝鲜第3军已被撤销。)
此时,敌军再次后撤以补充给养和兵力;第8集团军也再次向前挺进,而且只遇到了一些微弱的抵抗
。几天之内,第1军便推进到汶山里北部的临津江一带,并进入议政府以及汉城北部的其他地域。第9军向
加平方向推进,并将中国部队赶过了洪川江,继而向华川水库西端挺进。在第10军战区,第187空降战斗
队占领了麟蹄,海军陆战队员也向驻守华川水库最东端的敌军发起最后冲锋。到了月底,第10军已在昭阳
江沿岸布防,东边的南朝鲜部队也已夺取了港镇杆城。第8集团军此时也打回到了以往那道“堪萨斯线”
。除了西部临津江一线以外,美军又回到了三八线以北的战线上。敌军再次被赶出了南朝鲜。
6月1日,范?弗利特命令第1和第9军继续向“怀俄明线”挺进。该条战线位于铁三角的铁原和金化以
南。除了在通往铁三角的通道上遭到敌军顽强抵抗以外,这次代号为“打桩机”的推进行动进展顺利。第
8集团军各部也奋勇前进。到了6月10日,在白天和夜间的空中支援下,美第3师、南朝鲜第9师以及第10菲
律宾营已攻占了铁原南部的高地。与此同时,美第25师和土耳其旅也向金化突入了3英里。次日,敌军放
弃了铁原和金化,铁三角的底部已被占领。6月13日,两支由坦克和步兵组成的特遣队分别从铁原和金化
出发,到达铁三角的顶点——平康,他们发现共军也已弃城而逃。然而,联合国部队发现,敌军却在乎康
北部的高地囤积重兵。于是,特遣队迅速撤离。第9军的部队也从金化向东北方向的金城推进,发现这一
线已由敌军重兵把守,共军正在构筑坚固的防线。这几支联合国部队也撤回金化。尽管6月17日中共部队
再次反扑并夺回了平康,但因铁三角四周多为丘陵高地,双方都不想派重兵扼守那些地势较低的地区。
在第10军战区,部队向麟蹄北部挺进,进入一个底部有3英里、顶部有6英里宽的巨大的圆形山坳。在
东海岸,南朝鲜部队沿海岸向杆城以北推进了大约11英里。
在后方,中国和北朝鲜部队正在加紧构筑地下炮台,在炮台周围,他们还修建了地堡和地下掩蔽室。
这些地下工事均用圆木和泥土封顶,除非用155毫米口径的大炮直接轰击,否则任何武器都难以奏效。每
一座地堡就是一个据点,而每一座山丘就是一个堡垒。1951年6月炎热的夏天里,在朝鲜中部那些陡峭而
地形复杂的群山中,敌军构筑了坚固的阵地,望着它们,联合国军清醒地认识到一场阵地战即将开始。由
于联合国军在“无名线”左右两翼加强了火炮攻击,再加上机枪和轻兵器的火力配合,整个防线上的防御
大获成功。中朝部队要想突破,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中国和北朝鲜人也在构筑纵横交错的防御体
系,他们深入地下,梯次配置。除非给予强有力的、毁灭性打击,否则,难以突破中朝的防线。
朝鲜实现和平的时机已到。除了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仍在力劝联合国为其征服北朝鲜以外,美国、中国
和苏联都希望和平;实际上,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也期待着和平的到来。
第56章 边谈边打
随着麦克阿瑟的解职,口口声声鼓吹扩大战争的人离去了。参议院听证会表明杜鲁门政府和参谋长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