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会议都大力支持限制战争,并尽快结束战争。到6月1日,整个南朝鲜几乎已肃清了共产党,因此通过某
种谈判的形式来结束战争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联合国秘书长赖伊于6月1日所发表的谈话就反映出了这种看法。他说,只要能为这个动乱的半岛带来
和平,那么,大致沿三八线停火就将达到联合国的主要目的。差不多与此同时,国务卿艾奇逊在参议院听
证会上作证时也表示愿在三八线解决争端。正是这个主张后来造成了麻烦。
艾奇逊认为通过联合国谋求停火不会成功,因而确定通过苏联来直接进行。5月间,美国向苏联驻法
、德两国外交官员作出过一些表示,但没有成效。同样,通过香港对北京试探也没有见效。美国和瑞典驻
苏外交官员在莫斯科所作的尝试也一一失败。最后,艾奇逊在5月中旬向乔治?凯南求助。凯南是国务院
的苏联政府和苏联历史权威,当时正在普林斯顿大学休假。凯南选择马立克进行接触。马立克时任苏联外
交部副部长兼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凯南打电话给马立克,马立克邀请凯南于5月31日到他在纽约长岛的家
中进行试探性会晤。凯南说美国既不愿对抗也不愿继续打下去。这次会晤没有取得任何结果,不过马立克
却与莫斯科进行了联系。6月5日他们进行了第二次会晤,马立克告知凯南,他的政府愿意尽快和平解决朝
鲜问题。但是他说,苏联本身不能直接参与谈判,因而提议凯南同北朝鲜人和中国人联系。艾奇逊写道:
“毫无疑问,我们大家都认为这一信息是可靠的,不过却含有某种神秘性,这使我们摸不透究竟预示着什
么,对下一步该做些什么也心中无数。”
两个星期后,即6月23日,马立克大使干了一件极不平常的事:他在联合国为会员国发表公开声明而
出资兴办的广播电台上露面,宣称苏联人民认为朝鲜冲突能够得到解决。作为第一步,他建议交战双方开
始谈判停火与休战,如果双方都对和平抱有“真诚愿望”的话,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就不会付出太大的
代价。
艾奇逊立即要求美驻苏联大使艾伦?G?柯克跟莫斯科外交部进行接触,问清马立克的建议是否代表
苏联政策。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证实,马立克确是在阐明苏联的官方观点。葛罗米柯进一
步向柯克建议,军事停战协议应由军事代表之间谈判签署,谈判只限于解决军事问题,而不涉及政治和领
土问题。
葛罗米柯表示他不知道中国在停火方面的态度,但显然莫斯科和北京之间已经互通了消息,因为克里
姆林宫的人如不摸清中国人的情况,决不会说和平是有可能的。他们偶尔也许会是预言者,但却从来不是
遇事“过分乐观的人”。
有了这一绿灯,艾奇逊按照葛罗米柯的意见,建议举行军事当局的谈判。在6月28日参谋长联席会议
和国务院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建议,由李奇微将军通过广播电台邀请敌方司令官
派代表参加一个会议。布莱德雷与柯林斯两位将军表示同意,但范登堡将军认为这表明联合国是在求和。
由于敌人正在联合国军手中蒙受损失,他对结束战争的意见提出质疑。但他并没有得到参谋长联席会议同
僚的支持,这不仅因为往朝鲜派有军队的美国盟国都赞成谈判,而且因为布莱德雷看到,如果不抓住这一
机会结束战争,就难以得到美国人民的支持。这次联席会决定成立一个工作组,为李奇微将军起草一份致
敌方的广播文稿,要求敌方开始谈判。
该工作组迅即起草了一份文稿,并经第二次参谋长联席会议与国务院联席会议批准后,送李奇微过目
。李奇微提出几点小的修改后,上报到杜鲁门那里。经杜鲁门核准,李奇微于东京时间6月30日上午8时,
播发给了朝鲜的共产党部队总司令。内容如下:
本人以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资格,奉命通知贵军下列事项——我得知贵方可能希望举行一次会议,以讨
论停止朝鲜的一切敌对行为及武装行动,并充分保证此种停战的实施。在接到贵方愿意举行这样一个会议
的消息之后,我将派出我方代表,并将在那时提出一个日期,以便与贵方代表会晤。我提议此类会议可在
元山港内一只丹麦医疗船上举行。
与此同时,在华盛顿,出席联席会议的几位参谋长、国防部长马歇尔、国务卿艾奇逊以及他们的助手
共同制定了一份表明美国立场的计划。由于顾问们对共产党不信任,所以他们对计划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疑
点。这份计划经过6月29日参谋长联席会议与国务院联席会议的仔细推敲后,当晚由布莱德雷、马歇尔和
艾奇逊送交杜鲁门审阅。总统批准后,参谋长联席会议迅即发送给了李奇微将军。
这份表明立场的文件后来成为美国同共产党讨价还价的基础。其关键条款如下:停战的主要军事用意
是停止敌对行动,保证不再交火并保护联合国部队;达成的协议要“能长久为我方所接受,即便在政治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