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小村庄里。沿着同一条土路再往南走3英里,便是该团的预备队——第1营。
公州前线上的第3营内,各支队伍的通讯联络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主要原因是该营的SCR-300和SCR-
536型无线电装置没有驱动电池,而电话线又无法找到。同样令人惊讶的是,第63炮兵营跟公州以南18英
里外论山的团指挥所保持着联系,但跟沿河防线上的步兵部队和炮兵前沿观测员却没有通讯联系。这样就
不可能把美军的炮火引向进攻步兵阵地的北朝鲜人的头上。
战斗是在7月13日拂晓之后不久打响的。北朝鲜第4师的士兵徒步走到被炸毁的锦江大桥的北侧,那里
距对面美军阵地约有700码远。他们架起机枪,并开来了坦克。当天下午,北朝鲜的炮火开始轰击公州以
及附近地区。美军便从公州听到江对岸村子里响起了坦克的轰鸣声。之后不久,低平弹道武器,可能是
T34坦克上的火炮,开始向I连的防区轰击。与此同时,炮弹也开始在L连的上空爆炸(也许是远处敌人的榴
弹炮),不过爆炸离地面太高,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然后,L连的监视哨向连长阿奇?L?斯蒂斯中尉报告说,北朝鲜士兵正在下游大约两英里处乘坐两只
驳船渡江,每只船上可载30人左右。哨兵估计,在上午9点半之前的一个半小时里,大约有500名北朝鲜人
以此种方式渡过了锦江。由于跟第63炮兵营没有通讯联络,步兵无法请求炮火给予集中打击。但是该炮兵
营上午派出了一架联络飞机,观察员发现了北朝鲜人的渡江行动。不过炮兵营的作战军官决定不打驳船,
而要等着炮击更大的目标。部署在该营东边的第11野战炮兵营中的榴弹炮倒是对联络飞机的召唤作出了反
应,但是北朝鲜人的雅克战斗机很快就把那架联络飞机赶跑了,炮火于是停了下来。
L连连长斯蒂斯中尉一直无法找到支援他们的机枪小队和迫击炮小队。连里的士兵正在受到越来越准
确的迫击炮和大炮的轰击。斯蒂斯判定,其阵地已难以守住,便向连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该连在上午近
11点时撤出了阵地。斯蒂斯中尉前往寻找第3营的指挥所,当他把发生的情况向营长报告后,便立即被免
去了职务。
此时灾难已经形成:第34团阵地的整个左翼都已被放弃,这为北朝鲜人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他们
立即开了进来。
下午1点半左右,驻扎在三桥里的一支守卫炮兵营的警戒部队,看到有部队在朝他们运动。警戒部队
得到指示,除非受到攻击,否则不要开火,说不定来者是友军部队呢。结果来的却是北朝鲜人。他们打垮
了那只警戒部队,并将缴获的机枪掉转枪口,向炮兵营的指挥部扫去。之后不久,弹无虚发的迫击炮又摧
毁了美军的人员、榴弹炮和装备。在炮火的支援下,北朝鲜部队占领了营指挥所,并摧垮了两个炮兵连。
炮兵营的10门榴弹炮全部损失殆尽,另外还失去了11名军官和125名士兵。
第34团的指挥官沃德林顿中校,在下午三四点之间才得知炮兵营受挫的有关情况。他立即命令待在南
边3英里开外的第1营预备队进行反攻。1营营长说,这是他所得到的第一条有关进攻的消息。尽管炮兵营
的一位通讯参谋报告说,他曾在下午2点左右到过1营的指挥所,并且报告了进攻的情况。1营营长说,这
件事也许是他不在时发生的,而且他的参谋中没有一个人给他提过。
到了下午5点钟,第1营才以连为纵队向北开去。前进途中没有发生什么事情,直到次日打头的那支连
队走近已被占领的炮兵营阵地时,才遭到敌人火力的阻击。敌军的几阵机枪和步枪火力挡住了连队的前进
步伐。团长下命令说,如果到天黑时该营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撤退回来。由于天近黄昏,营长便下令撤
退。回到出发时的阵地后,该营便登上卡车,向南边的论山开去。
与此同时,在锦江岸边的阵地上,尽管左翼的L连早已撤走,但I连一整天都守在自己的阵地里,遭受
敌人时断时续的炮火轰击。连长约瑟夫?E?希克斯中尉试图到达L连和营指挥所,但却没有成功;他在阵
地里一直坚守到晚上9点半,才接到撤退命令,于是便穿过公州东南的山岭,回到了团里。
第14章 大坪里战斗
7月14日这一天对美军来说是一场灾难,对于第34团来说尤其是一场灾难。在一天之内,北朝鲜人就
突破了锦江防线,并干净利落地吃掉了已经完全撤出战斗的第34团。该团的消失使得右翼第19团的侧翼门
户洞开。
此刻,未经考验的第19团在难以防守的阵地上面对北朝鲜第3师的进攻,一切听天由命,全看自己的
了。
7月14日下午,北朝鲜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从大坪里渡过锦江,开始炮轰美军阵地,对19团的炮火考验
便随之而来。该团仅有两营兵力,而要防守近30英里长的沿江阵地,这种作战部署实质上必败无疑,但要
加以改进也无能为力了。(参见图4)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