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承担责任。时间极为紧迫,我要求立即重新考虑你们所作出的决定,在此期间,我当然完全服从你们的
命令。
布莱德雷将军在其自传中说,在华盛顿,他本人和其他人“都没有想到麦克阿瑟在回电中语气竟然如
此强烈”,更没有想到他“完全改变了自己在11月4日对敌军力量所作的估计”,这“在华盛顿引起极度
震惊”。
恰在此时(11月6日),麦克阿瑟下发了一份夸大其词的特别公报,指责“共产党不宣而战,让异国共
军跨过鸭绿江进入北朝鲜,犯下了有史以来最令人生厌的违反国际法的罪行”。公报还指责中国赤色分子
以满洲为基地大规模集结军队。事实上,中国人曾警告过,如果美国侵略北朝鲜,他们将予以打击。
麦克阿瑟的电文和公报里所包含的令人惊愕的信息还不是说必须炸毁鸭绿江上的桥梁,而是说中国人
正在对联合国军构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假若中国军队的调动真有可能使联合国军遭到覆灭,假若中国
人真的在满洲集结部队,那么,炸毁鸭绿江大桥相对说来就是一个小问题;而怎样对付中国的威胁才是大
问题。中国人可以非常迅速地在鸭绿江上架起浮桥。不管怎么说,鸭绿江不久就要结冰,到那时大江就会
变为通途,而不是一道障碍。法国骑兵不就是在1794年经冰上而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吗。炸毁桥梁并不能阻
止中国军队的调动。头等大事应该是如何消除对联合国军构成的威胁。明显的答案并非坚持为发动进攻作
准备,而是要立即着手制定保护联合国军的计划,要么就地挖壕固守,要么把部队撤回到较容易进行防御
的防线上。
然而,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并没有立即着手解决这件事,反而只是开始处理那件令麦克阿瑟放心不下
的事情:大江上的桥梁。他们打电话给杜鲁门,并把麦克阿瑟的回电念给他听。杜鲁门左右为难,因为一
方面他的战区司令官要求进行轰炸,而另一方面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又拿不出其他办法来,于是,他只好
同意进行空中攻击。
麦克阿瑟胜利了。轰炸于11月8日开始实施,但对桥梁的轰炸并没有取得很大成功。轰炸机飞行员可
接近大桥的飞行路线非常有限,因为他们不能侵犯满洲的领空,而且中国的防空炮火和喷气式飞机也露了
面。历史上第一场全由喷气式飞机参加的空战发生在11月8日,那天,驾驶美制F-80战机的拉塞尔?布朗
中尉击落了一架大概由中国人驾驶的俄制米格-15战机;12月5日,空中攻击被取消,至此,连接朝鲜和满
洲的12座公路和铁路桥梁只有4座被炸断。
国务卿艾奇逊在其回忆录中,谈到了从中国军队初次出现,到麦克阿瑟最后宣布发动所谓的“结束战
争”的攻势这一关键时期在华盛顿发生的事件的动态,他有一段表示歉意的话。这段话不仅概括了波托马
克河上的美国政府提出的各种借口,而且似乎在无意之中还从侧面反映出领导不力的状况仍在继续。艾奇
逊是这样说的:
由于我们自己分散了兵力,再加上中国方面的干预,各种危险都已显现出来。我们对此无不深感忧虑
。虽然我们彼此以诚相待,但做得还相当不够。劝说总统考虑一项他的军事顾问们没有提出的军事策略,
这是我所不乐意干的。他们之所以没有提出来,是因为这项策略违背了战区司令官拥有正当权力这一美国
军事传统……假若马歇尔将军和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提议把部队撤回到平壤至元山的防线上,并提议由联
合指挥部统一协调延伸防御阵地——而且假若总统支持他们,毫无疑问他会支持的——也许灾难就可以避
免了。但这却意味着与麦克阿瑟发生冲突,他会指责他们使他无法获胜——并意味着在有争议的情况下解
除他的职务。因而,他们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坐失了时机。尽管每个人都做得很对,但我相信过后没有
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相当满意。
第40章 华盛顿的空谈
中国军队的进攻虽然没有使麦克阿瑟司令部改变计划,但至少在华盛顿引起了人们对美国政策的讨论
。11月8日,应国务院的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与麦克阿瑟讨论朝鲜局势,言外之意就是要这位将军
放弃原来的计划,由进攻转为防御。
虽然麦克阿瑟在11月7日的电报中承认,“强大的中共军队介入了朝鲜战役,已经完全改变了总体形
势”,但他拒绝接受任何让他放弃进攻的想法。在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回电中,他说道:
消灭在朝鲜的一切武装抵抗力量,并使之成为一个统一自由的国家,是联合国十分重要的基本政策,
而削弱这一政策将是一个致命性的错误。
麦克阿瑟称,他相信美国的空军力量有能力阻挡住来自满洲的中国增援部队,并消灭已进入朝鲜的部
队。他计划于11月15日开始发动攻势,一直挺进到朝鲜北部边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