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一个营组成,有1600人,相当于一个团的编制。该旅很快就被投入到大邱附近的战场上。
除了运送部队以外,美军后勤系统在运输武器装备和给养的数量方面也在创造奇迹。诸如海军战斗机
所需的新式3.5英寸反坦克火箭弹,以及新式的5英寸锥形装药火箭弹等急需物资,纷纷从美国本土空运而
来。从7月2日到31日,有30多万吨的物资在釜山港卸下。在7月的后半月里,就有230只船驶入釜山港。面
对如此强大的军事集结,北朝鲜人从长远来看毫无取胜的机会。他们的领导人希望,不管怎样,也要在美
军围绕防御圈设置的钢箍拉紧之前突破釜山,把可恨的美国佬及其南朝鲜奴才赶到大海里去。随着日子一
天天过去,北朝鲜人的伤亡日益增加,这个希望已成为梦想。然而,正是这一希望在支撑着北朝鲜的领导
层。
8月初,差不多在同一时刻,北朝鲜开始围绕防御圈四处发起进攻。北朝鲜指挥部希望,即使一处受
挫,别处也许会取得成功。(参见图1)北朝鲜第6师在南部马山以西的小北山企图打破僵局;北朝鲜第4师
向灵山正西、洛东江突出的一个地方发起猛烈进攻,试图寻求突破。北朝鲜第3师在倭馆以南大约3英里的
地方实施攻击。北朝鲜第10师企图向南越过高灵-大邱公路上的永浦协助攻击。在大邱以北和西北方向,
北朝鲜第1、13和第15师发起了主攻,把南朝鲜军队赶到了距离大邱12英里的地方。与此同时,北朝鲜第
12师和第766支队在东海岸突破太白山脉,对在盈德附近与北朝鲜第5师作战的南朝鲜第3师实施侧翼攻击
。被逼到海边的第3师不得不从海上溃逃。北朝鲜部队于是占领了浦项洞。后来,在海军炮火的攻击下,
他们又被赶了出去。北朝鲜部队已对附近的迎日机场构成威胁,迫使两个F-51中队撤离机场。但在关键的
东北前线的激战中,南朝鲜军队守住了战线。到8月20日,他们把北朝鲜人赶进了浦项洞西北的大山里。
釜山防御圈的北面往里收缩了15到20英里,不过没有再向里收缩。在洛东江一线,尽管敌人暂时渗透
到了纵深处,但防线并没有被突破。不过有段时间,美军指挥官的确担心会被攻破。美军和南朝鲜军队之
所以取胜,主要原因在于防御圈内那条至关重要的釜山-庆州-大邱-釜山的铁路环线,在陆军运输部队列
车员掌管下运转得极好,它成功地担起了运输给养的重任,最终使每支部队都得到了足够的武器弹药。铁
路补给系统使炮兵得以猛攻北朝鲜军队的集结地点,也使沃克将军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将部队从防御圈的
一个地方迅速调到另一个地方。在内线作战的部队要比在外线作战的部队更灵活,这一由来已久的说法在
防御圈的战斗中得到了证实。美军和南朝鲜军队拥有足够的,甚至是丰富的补给品,而北朝鲜的补给一般
说来很可怜。在东北山地战线作战的北朝鲜第12师,由于得不到弹药,不仅被迫把大炮送回到后方,而且
在8月初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给养,部队只好在夜间到附近的村子里搜寻食物。
釜山防御圈首次使美军有机会建立起一条比较连续的战线,其左右两翼都有部队防守,后方也有预备
队,这正是美军所熟悉的作战方式。这条战线的重建,为美军官兵提供了及时的安全保障,大大提高了美
军的战斗力。
在洛东江一线,沃克将军所采取的战术就是在河东岸最高的山峰上,建立一系列据点。站在这些据点
上,洛东江以及从洛东江到美军控制地带的所有道路都一览无遗。白天防守这些据点的人并不多,只把他
们当作观察哨所来用。到了晚上,这些据点就成了监听站和小型防御圈。观察哨所的任务就是充当前沿监
听站和前哨试探性防线,一旦发现敌人企图渗透,就立即提醒指挥官。洛东江一线的真正战斗要留给离江
几英里远的后备部队来打,他们随时都在准备向渗透进来的敌人发起反攻。这是一个极好的体系,因为它
可使美军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对任何危险的地方实施攻击。部署在江岸之后的大炮和迫击炮可以向探明
的渡口以及其他渡口开火,也可在有限范围内将炮火集中使用。美军的轻兵器可以向北朝鲜人所能利用的
一切通道扫射,大炮则可用来轰击。最重要的武器还是榴弹炮:自美国内战以来,数量众多、威力巨大的
大炮已成为美军的标志;在洛东江沿线,美军炮兵已迅速恢复了传统的战争主宰地位。
8月5日,北朝鲜军队曾三次渡过洛东江。两次是从倭馆以北的南朝鲜军防区,第三次是在倭馆以南30
英里的地方,那里正对灵山,是第24师的防区。最后这一次渡江极其危险,对整个防御圈构成了威胁。如
果敌人突人到灵山,就有可能将洛东江江湾以北的美军与马山周围的第25师切断,而且北朝鲜军队也有可
能从灵山以东突破进入密阳,从而切断大邱至汉城的主要铁路和公路,给美军的补给带来灾难性后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