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图1)
此次进攻由当时已小有名气的第4师发起,该师曾与第3师一道沿着汉釜公路追击美军。这个师的进攻
目标是所谓的“洛东江江湾”,此地距南江与洛东江交汇处以北3英里,由第34团防守。
8月5日子夜时分,北朝鲜军队发起进攻,事先并没有实施炮轰。他们用筏子渡江,或者干脆脱掉衣服
,淌过齐肩深的江水,来到江湾东边一道南北走向、长2.5英里的山岭上。那道岭距江岸约3英里远,叫“
苜蓿叶式高地”,从南边叫“五峰里岭”,两边高地之间是一道低矮的关隘,有条小路直通灵山。第34团
和19团的几个营全部过江,部队的大炮与辎重借助水下桥梁渡过了大江。二战中苏联人曾频繁使用这种桥
梁,显然他们教会了北朝鲜人这一架桥技术。北朝鲜人在洛东江上广泛使用这种水下桥梁,它们是由沙袋
、石头和圆木建成。桥基铺设在河床上,离水面1英尺左右。空中观察员很难透过浑浊的江水看到这些桥
,因而它们在运送火炮及辎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8月11日,由刚到不久的第2师第9步兵团,第19团和21团的一个营共同发起的进攻,也未能将苜蓿叶
式高地和五峰里岭的敌军赶走,进攻遭到了失败。与此同时,北朝鲜军队围绕江湾的主战场采取行动,并
向江湾以东5英里的灵山开炮。北朝鲜士兵还渗透到了灵山东部,并在通往密阳的公路上设置了一道坚固
的路障。在灵山南边,北朝鲜军队在南旨里出其不意地干掉了防守洛东江上一座桥梁的一队美军士兵。如
果不把北朝鲜军队赶走,洛东江以南的第25师就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面对这一危急情况,沃克将军命令马山的预备队,即第27团,向北发起进攻,夺回南旨里桥。27团一
举将桥拿下,并在进攻过程中驱散了大约200人的北朝鲜队伍。与此同时,第9团团长约翰?G?希尔上校
派兵突破密阳以东的路障;第24师指挥部临时组成的一支队伍向西行军,以阻止北朝鲜军队向师部后方进
一步渗透。第二天,美军三支部队,即第27团,第9团和刚从密阳赶来的第2师23步兵团的一个营,在灵山
东面敌人设置的路障前会合。这次进攻一举赶走了那里的北朝鲜守军,他们中一些人被打死,其余的则四
散奔逃。
沃克将军采取果断行动,迅速从几处调集人马,消除了北朝鲜军队向密阳渗透的危险,第8集团军才
得以将不断前进的北朝鲜第4师逼回到了洛东江彼岸。
第9团和24师组建的由希尔上校率领的一支特遣队一道,向江湾内的“苜蓿叶式高地”和五峰里岭上
的敌军发起了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8月15日,双方损失都很惨重。在一次遭遇战中,第34团的士兵每走
几步,都要受到手榴弹和炮火的打击。向山岭冲锋的一个排,35人中有25人伤亡。北朝鲜第4师与希尔上
校指挥的特遣队也形成了僵持局面。
美军对洛东江湾突出地带久攻不下,使沃克将军变得不耐烦起来。8月15日,他决定将海军陆战队投
入战斗,以支援希尔特遣队,并将进攻日期推迟到8月17日。这样,“西西里号”和“培登海峡号”就有
足够的时间到达预定位置,出动海盗式飞机预以支援。与此同时,北朝鲜部队于8月16日向希尔特遣队发
起猛烈反攻,双方展开了一场肉搏战。这使美军更加疲惫,士气也更为低落。然而北朝鲜方面的情况还要
糟糕。美军的大炮和空袭使北朝鲜军队在战场上陷于孤立境地,既没有食品,也得不到弹药补给。前来增
援的士兵中有很多人都当了逃兵,许多伤员也因难以撤离而丧命。
对于北朝鲜第4师新一轮的进攻,警觉的沃克并没有投机用险。除了动用第5海军陆战团外,他又调集
陆军第9、第34和第19团,并部署了54门105毫米榴弹炮和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营,海军陆战队则配备有黑
色的海盗式飞机。
此次进攻由第24师师长丘奇将军指挥。他打算派第9团去夺取苜蓿叶式高地,让海军陆战队攻打五峰
里岭。但是第5海军陆战团团长雷蒙德?L?默里中校却认为拿下五峰里岭易如反掌,因为他和丘奇将军都
觉得北朝鲜的主攻目标是苜蓿叶式高地和五峰里岭以西靠近洛东江的一座更高的山岭。因此,丘奇将军同
意先派海军陆战队去攻打五峰里岭。
8月17日早上7点35分,海军陆战队向1.5英里长的五峰里岭进发。这里高出谷地300至450英尺。美军
并没有先用大炮轰击山岭,而是出动了18架海盗式飞机,把五峰里岭炸得一塌糊涂。用丘奇将军的话说,
五峰里岭好像是“飞了起来”。打头阵的是2营的两个连队,各有120人。另有4个排组成突击队。五峰里
岭上的敌军并没有向美军开火。不过在北边靠近苜蓿叶式高地的地方,美军却遭到了敌人机枪、步枪和迫
击炮的猛烈打击。迈克尔?J?欣克中尉率领的一个排,只有20名士兵登上了狭窄的岭顶。当陆战队员跳
进北朝鲜部队遗弃的散兵坑时,敌人的机枪向他们扫来。在山坡另一面的一排散兵坑里,埋伏着的敌军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