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73岁时,居然能找到两个比自己小50岁的小情人,真可谓赛过活神仙了!
张昌宗因而被任命为“云麾将军”(贴身侍卫将军)。张易之原本由门荫而为尚乘奉御,是专管皇帝出行车驾的。武则天把他提拔为司卫少卿。又赐给两人宅第、丝帛、奴仆、骆驼、牛马无数。不久,张昌宗又被加为银青光禄大夫,最后升至左散骑常侍(从三品)。这都是近侍中的高职位了。
二张的母亲臧氏、韦氏也沾光得了不少赏赐。张昌宗的生母臧氏,年四十而丧夫,与尚书李迥秀有私情。武则天连这个也关心到了,考虑到寡居确实寂寞,就令李迥秀要常去看顾臧氏,别人不得追究。
二张地位骤贵,武氏诸王等一批家伙也赶紧巴结,以求二张能在御前为自己美言。他们经常候在二张家门外,等二张一出来,就争先为之牵马执鞭。他们对二张的称呼,也颇为亲热,呼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极尽了媚态。
可叹武氏诸王,本身贵为皇帝宗亲,却要奉承两个小白脸以求自固,其地位真是太过脆弱,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见武氏宗室都如此谦卑,二张也就一改起初的小心,嚣张无度。王公大臣中的谄媚之徒则纷纷趋奉于门下,搬弄是非。
当时有人赞美张昌宗之美,奉承说“六郎面似莲花”,而外号“两脚野狐”的宰相杨再思却还嫌不够,说那不对,“乃莲花似六郎耳”!
我们中国最美好的言辞,好像一般都用在了谄媚上,自古以来如此。
这两个小白脸进出宫中太频繁,女皇总还是要顾忌一下舆论,就专门设立了控鹤监,以张易之为监卿,召集一批文学之士兼任控鹤监供奉,让他们常来宫中吟诗宴乐。被任命为供奉的员半千却不领这个情,认为自古无此官职,且所召之人多有轻薄之徒,于是上疏请罢此衙门。武则天大为生气,将他贬为水部郎中。
二张把女皇伺候得精神抖擞,年已七十五了,竟毫无疲态,且新生出八字重眉。百官闻知,都来道贺。
一到夏天,女皇就带着二张、诸武、太平公主与皇嗣到各宫去小住,有时侯还跑到在风景秀丽之地建的隋时旧宫去住。她觉得告成县的石淙涧景色不错,就在这里造了一座行宫,称为三阳宫。
宫殿落成后,女皇帝带领一干人马来这里避暑,在一块巨石上饮宴作乐。这就是武则天晚年时著名的“石淙会饮”。
武则天服了张易之制作的丹药,一些常年的病痛竟然好了,她极为高兴,下令改元“久视”。同年又改控鹤监为奉宸府,让张易之和诸武等天天陪着她宴乐。因怕狄仁杰等宰相劝阻,就命一批学士在内殿编修《三教珠英》。因为在编辑之余,文人经常吟诗作赋,饮酒行令,可以此来掩人耳目。《旧唐书*张行成传》说这是 “以昌宗丑声闻于外,欲以美事掩其迹。”
有一次在宫内宴会,武三思奉承张昌宗是神话人物王子晋的后身,武则天开怀大笑,让张昌宗穿起羽衣,吹奏凤笙,骑在一只木鹤上演奏。众人大为赞叹,纷纷赋诗赞美他。
武则天从年轻时候起,就卷入了深宫争斗,后又执掌国柄,几十年没有放松过。现在,有两个年轻人作陪,其乐也融融,大概是“真的想再活五百年”了。
她随后又下令增选美少年为奉宸供奉,要搞一个庞大的超级美男团队。一些急功近利之徒听说后,纷纷自荐貌美,甚至有人在自荐书上注明自己“阳道壮伟”!
——伙计们,干得好不如“傍”得好啊!这观念绝非起自当今之世。
待到《三教珠英》编完之后,二张的荣宠又升了一大截。张昌宗被加为司仆卿、封邺国公;张易之被加为麟台监、封恒国公。两人小小年纪,就凭着一张好面皮,竟能位列公卿,一般的人真还经不起这种骤贵的考验。
两人亦不脱俗例,虽有点儿小聪明,但对宦海沉浮、人世凶险全无经验,身居一人之下后,不知收敛,反而竞相贪贿,逞强比富。张易之为自己造了一幢大屋,以琉璃沉香为饰,极尽壮丽,耗钱数百万。
他们的其他兄弟,也跟着鸡犬升天。洛阳令张昌仪一向贪婪,经常为人跑官买爵。据说某日早朝,一位薛姓候选官员以五十金贿赂他,并附上一张状纸写明姓名籍贯。张昌仪便把状子交给天官侍郎张锡,叫赶快办。过了几日,张锡不小心把状纸失落,去问张昌仪。张昌仪便骂道:“办不了事的!我亦不记得,只要姓薛的,你就给官儿吧!”
张锡心惊胆战,回到衙署把铨选名单拿来,见其中姓薛的有六十多人,他也不管那么多,统统都给了官做。
最为荒唐的是,二张之所以得封国公,竟然是出于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推动。这三人早就上表请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未同意。他们再请求,才封为邺国公。
他们三人,都是武则天亲生的子女,按理无须仰人鼻息,但此时都需要靠拍母亲小情人的马屁来自保,可见二张权势之盛。
但是也有一批正直大臣不买二张的账。宰相王及善在参加内宴时,看到二张在女皇面前没大没小,女皇也像个老顽童,于是屡次劝谏,说二张“无人臣之礼”,暗讽女皇“包二爷”实为不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