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业起义之所以迅速败亡,除了他在兵力部署、战略方向上犯了诸多错误之外,最大的问题还是名不正言不顺。若讲匡复、废武氏专政而恢复李唐正统,最恰当的首倡者应该是一位或几位亲王。若以勋臣身份造反都很勉强,更何论勋臣的孙子——号召力差得远了。
没有各地豪杰蚁附,没有百姓簟食壶浆,那还不是如同草寇?
再有就是此时大唐的局势,仅仅是上层的政治空气有些紧张,老百姓却是已经安居乐业60年了,没有充足理由去跟着造反。所以这是一场没有民意基础的作乱,影响出不了扬、楚两州。
尽管有的士族人士或地方豪族对武氏强烈不满,但这种矛盾颇类似“党争”,不需要暴力解决。很多朝中大臣,你让他参加反武氏的政变都可以,但让他加入造反队伍,他就会赶紧打住。
所以说,徐敬业的孤立,还在于“革命”的条件不成熟。近代曾有伟人很精辟地总结过革命的必要条件,那就是:下层百姓再也不能以原来的方式生活下去了,上层人士也不能用原来的方法统治下去了,革命才可能到来。这意思是说,或是上层搜刮得太厉害了,或是统治方法太落后于当世了,百姓活得憋屈、甚至活都活不成了,才有可能揭竿而起。
我们华夏民族的主体汉民族,是个在上古时代没出过长篇史诗的民族。像这样的民族,一般都是世俗民族,老百姓所崇尚的无非是求财和升官。就连游手好闲或淡泊名利者,都要被众人目为异类。至于想当英雄、想轰轰烈烈干一场以搏青史留名的人,那就更是万不及一。
因此,徐敬亚虽是一时豪雄,想到了就敢出手一搏,但无奈潮流不跟他走,只能落得海陵道上荷戈独彷徨。
反观武则天,则是比对手不知高出多少个级别。在这次平叛行动中,她沉着冷静,把一切做得有板有眼。比如:不惜以多出征高丽一倍的兵力去对付内乱,借机除去朝中掣肘的权臣,只抓首恶分子其余凑热闹的不问,等等,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艺术。
尘埃落定后,事实发展跟她所设想的一样:海内既平,她本人的声威也就如日中天了!
谢谢青山豢鹿朋友提醒!我现在把这一细节补充如下:
徐敬业终于露了一手,得意洋洋。
官军的果毅成三郎被擒,送到了江都。义军统帅唐之奇为激励士气,指着他对部众说:“此李孝逸也!”随后下令斩之。
哪知道这成三郎是个不怕死的硬汉,临刑仍大呼:“我果毅成三郎,非李将军也。官军今大至矣,尔曹破在朝夕。我死,妻子受荣;尔死,家口配没,终不及我!”
其凛然正气,威慑敌胆,最终不屈而死!
这位忠勇的成三郎,是幽州渔阳(今北京密云)人。光宅年,任“左豹韬卫长上果毅”。 这个所谓的“左豹韬卫”,就是守卫皇城的十二卫之一,是中央警卫部队。在唐代原来叫“左右威卫”, 武则天在光宅元年改叫“左右豹韬卫”(见《新唐书*百官志四上》)。
而成三郎的官职“长上”,是“卫”里的低级武官,一个卫里就有25名。“果毅”是级别,全称为果毅都尉,相当于大唐几百个外军折冲府的副职,类似于现代的副团级。
这个普通军官,却有如此之高的觉悟,实在令人慨叹。相反的,征伐军的主将,倒显得欠缺那么一点儿阳刚了!
26、四方来上访者有如过江之鲫
叛乱平定后,恰逢年末,武则天环顾海内,一则以喜,一则以怒。喜的是小试牛刀就把内外的敌对势力给翦除了;怒的是她深为倚重的权臣,居然就在眼皮底下公然与她为敌。
据此,她采取了两个行动,来宣泄自己的这种复杂心情。
一是改年号。平定叛乱是件值得纪念的事,她将新的一年改元为“垂拱”。垂拱一词,来自《尚书*武成》篇,原文为“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垂拱的意思就是“垂衣拱手”,形容做事毫不费力。
这一年,武则天62岁,从少女时代奋斗到此,她既有睨视当世的自信感,也有不愿再起风波的渴望。“垂拱”这个年号,恰好代表了她此时的心情。
另一件事是,她要好好训斥一下群臣。多年来,她信任和提拔有才有德的大臣,视如心腹。但是这些人里面,有不少是穿起官服做官、脱下官服骂娘的角色,就是不与她同心同德。
她知道,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女主当国”。假如她是个男人,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朝士早就会颂歌盈耳了;但可恨礼法衡量明君的标准,有一个附加条款,那就是“女人除外”。
对此,她决不让步。特别是经历了这一场叛乱风波,她就更不能“高枕深居”去当甩手掌柜的,仅为博得一个“贤明”的虚名而丧失对国事的控制。
在杀了程务挺之后不久,她特地把群臣召集起来训话。劈头就问道:“朕并未辜负天下,也未辜负诸大臣,尔等可知?”
群臣回答:“是。”
武则天这天似乎有千思万绪,她说:“朕辅政先帝二十余年,一心为天下事操劳。公卿富贵,皆乃我赐与;天下安乐,皆乃我治理。先帝弃世,将天下交付给朕,朕不敢爱己身而爱百姓。如今为首叛乱者,皆出于将相,辜负朕何等之深!你们中有受遗命之老臣、倔强难制逾于裴炎的么?有将门贵种、可纠合亡命逾于徐敬业的么?有握兵宿将、攻战必胜逾于程务挺的么?此三人在群臣中素有威望,因不利于朕,朕乃杀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