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一听这话,立即把已经垂下一半的三尺宝剑又举了起来:“贾文和,你才是不忠呢?”
贾诩根本不理沮授,反倒是背着手踱了几步:“何谓忠?忠于皇上就叫忠吗?”
“为一己私利,而置天下于不顾的皇上我们也要忠于他吗?”贾诩突然指着沮授的鼻子问。
沮授也来气了:“圣上代表的是朝廷,是皇权,是大汉。他做的不对的时候,为臣子的可以劝谏,而不是指摘。”
贾诩乐了:“是大汉,皇上代表了大汉,但是大汉需要他代表吗?异族把他看成是大汉的代表了吗?大汉的代表是实力,大汉没有实力的时候,他也没有实力,一个在不断摧毁大汉的实力的人,他能代表的料大汉吗?在异族的眼里已经成为懦弱可欺的他,能代表大汉吗?你去问问那些异族,是谁在代表大汉?是大汉的皇帝陛下呢?还是我们的青州牧陈大人?”
沮授气的手直哆嗦:“你这是要造反。”
贾诩却并没有生气,而是直接反驳:“我这并不是要造反,而是在给大汉寻找出路。陈大人虽然姓陈,却也是我大汉刘姓的嫡系子孙。这个我想你也知道吧。”
沮授点了点头:“知道。”
贾诩说:“能够给天下带来太平,能够给百姓富足,让士人脱离苦海的难道不是我们的主公吗?你为什么非要去抱着那个皇室正统呢?你难道看不出来董卓想要干什么?你难道想不清楚刘备为什么当了皇叔还要如此作为?为什么还要拉着主公往这个火坑里跳?”
贾诩把口气又加重了一点:“醒醒吧,古人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不要老把我们那个已经当不了权的皇上摆在所有人前面了,难道梁冀,何进的事情才过去没几天你就忘了?董卓和刘备只会比他们更狠,能够拯救大汉的只有主公。你的办法是可行,却缺乏大义。等于丢弃了千千万万百姓的性命,丢弃了大汉的未来,主公依然会为他人所制。只有让董卓和刘备把火扇起来,我们才能够借机而起,而且是别人请我们去主持,这样才能够救民于水火,救天下于危亡。”
“所以要照你的方法做,你就是不忠于主公,更是不忠于大汉。我说你不忠,难道我说错了吗?”
沮授手里的剑并没有再次举起来,而是‘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丸都
说实话我对河北人的执拗有的时候也很头疼,沮授私下跟我谈一些事情的时候,有时很不给面子,坚持原则是他们的一大优点,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慷慨悲歌之士了。
尤其这个阶段他们河北的三大悍将更是如此,田丰跟袁绍顶牛顶的最后被袁绍杀掉,沮授宁死不降,崔琰被曹操下狱杀掉。太过忠直是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是他们最大的弱点,要不是碰上我这样的好人,估计他们还会走一样的老路,死得让后人一看这段历史就大呼可惜。
不过贾诩这家伙还是有一套,居然仅仅在河北呆了没几年就号准了他们的脉搏,这些人服理,只要你能说服他们就行,这个性格还真有点儿像西方人。
贾诩也不是得理不让人的人:“我这样说,也许是有点儿过。但是你仔细想想,也许就明白我为什么今天非要跳出来说这样一番话了。我并不是非要主公造反当皇帝不可,但是我希望他能承担这个天下。大汉走到今天已经没落了,真正看重皇权的是没有权力的人,而身居高位的人想的是怎样操控皇权。这样的制度还要继续下去吗?我们不能再等了!这天下必须要改改了。”
沮授坐了下来,收起地上的剑:“是需要改变了,但是这样做是要承担万世骂名的。”
贾诩也作坐了回去:“不一定,但有可能。所以我让主公行事狠辣一些,就是为了让他有承担这骂名的准备。古之帝王皆有骂名,哪怕是推翻商纣的文王,一样有人不食周粟而骂之。主公现在拥有的就是实力,青徐两州的富裕是大汉其他州郡比不了的,青州军兵之强,也是其他人无法对抗的,就是强大如北军,也不一定是我们青州军的对手,何况统兵的还是董卓这样的笨蛋呢?但是我们却没有最好的机会,这个时候贸然卷进皇统之争,大人就会落下骂名。大人现在回去,董卓之类就有可能顾忌大人的势力而有所收敛,就不会搅的天下大乱。只有大人在外,他们才能肆无忌惮,才敢为所欲为,将来我们兴兵之时才不会被人说成是造反。”
郭嘉在边上补充道:“不止如此,一定得联系好伯平兄,让他保护好我大汉宗籍。以便将来我家主公可以以刘家子孙的身份出现,这样天下的骂声就会少很多了,至少像文则兄这样报持皇家正统的人,心里就会好过一些。”
我坐在正中一直没说话,听他们吵了半天,自己也清醒过来了。我自己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回去还是留下来更有利于我将来当皇上才显得有些苦恼,刘备的横空出世,把我准备好的计划推翻了。现在贾诩等于给我指出了一条明路,我终于算是明白了,只有我大军在外,这天下才能乱的起来,才更有利于我当皇上。
关羽忍不住问了一句:“大人要是不回去,这天下大乱起来,黎民百姓怎么办?得死多少人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