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_苏真【完结】(68)

  德国对罗马尼亚事变大为震怒,凯特尔和古德里安建议“不惜采取一切手段,使罗马尼亚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使罗马尼亚不再作为一个民族生存下去”。希特勒当即授予弗里斯纳将军在罗马尼亚行动的全权,以彻底把起义扼杀在摇篮之中,布加勒斯特军民一心,同仇敌汽,顽强地同凶恶的德军血战,一直坚持到苏军到来。

  到8 月27 日,被合围的德军在炮火的打击下已经崩溃,所有有组织的抵

  抗已经停止,分散的小股部队向喀尔巴阡山方向突围。他们大部分已经精疲力竭,不是被击毙,便是被俘虏。8 月29 日,包围圈中的德军被彻底肃清。据苏军宣称,在9 天的战斗中,共击毙德军15 万人,俘获德军10.6 万人。《真理报》在报道这一战役的战果时指出:“就其战略意义和军事政治意义来讲,它无疑是卫国战争中最大、最出色的战役之一。”苏军战史中骄傲地把它同历史上著名的坎尼战役相提并论。

  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史称第七次打击,是10 次打击中历时最短,战功却异常辉煌的一次。战役结束后,苏军继续扩大战果。8 月30 日,占领了罗马尼亚最重要的石油工业城市普洛耶什蒂。月31 日进入布加勒斯待。在这期间,苏军在黑海舰队的协助下还先后占领黑海沿岸的苏利纳、康斯坦萨等城市和港口。到9 月份,苏军与罗马尼亚军队并肩作战,彻底肃清了境内的残余德军,将罗马尼亚从德国法西斯的控制之下解救出来。

  苏军在罗马尼亚排山倒海式的攻击使保加利亚政府惊恐万状。8 月26日,巴格里扬诺夫政府宣称,保加利亚严守中立,将解除撤入其国境的德军的武装,但这不过是一个幌子,他在暗中还是“把赌注放在德国身上”。仅8 月28 日一天,就有1.6 万名德军越过保罗边界撤到多布罗加。德军的作战潜艇和运输船只也都大量地转移到保加利亚港口。

  鉴于此,苏联于9 月5 日正式向保加利亚宣战。9 月8 日,第三乌克兰方面军越过保罗边界,进入保加利亚。同日,苏联海军攻占了保加利亚的反尔纳港,击沉了德军约400 艘船只。在此大好形势下,以季米特洛夫为首的保加利亚共产党于9 月9 日在首都索菲亚和其他大城市发动了起义,一举推翻亲法西斯的反动政府,建立了祖国阵线民主政府。新政府马上宣布退出法西斯阵营和反苏战争,并对德国宣战。所以,当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境内时,迎接他们的不是枪和炮,而是彩旗与鲜花,西瓜和葡萄。至9 月底,保加利亚人民在苏军的协助下解放了祖国的全部领土,开始走向新的道路。苏军则派一个加强步兵军进入索菲亚。这时苏军已进抵罗马尼亚同匈牙利边境和南斯拉夫的东部边境地区。估计有45 万人的保加利亚军队接受了苏联的指挥,其中3 个集团军直接参与了解放巴尔干的战役,成为反法西斯力量的一支生力军。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退出法两斯集团意义重大。在苏德战争中,这两个国家非同小可。在1941 年,它们是德同进攻苏联的跳板,到1914 年,它们又是德国从东南方向防守本土的重要屏障。这一胜利使苏军后面的棋一步比一步更好走。

  1944 年9 月,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动了第八次打击参战的是波罗的海3 个方面军,中能征善战的华西列夫斯某元帅指挥。

  9 月14 日,战役打响。8 天后解放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将德军击退至“锡古尔达”防线。10 月,苏军稍事休整又大举进攻,完成了对爱沙尼亚的进攻,并攻占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切断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同东普鲁士的联系。舍尔纳将军所辖的北方集团军群,是苏德战场德军主力之一。在这次战役中,他的59 个师有26 个被击溃,3 个师被全歼,剩下的30 个师则被围困在拉脱维亚西部沿海的库尔兰地区(从巴尔瓦河到土库姆斯一带)。这股敌军一直顽抗到德国投降。

  此时,东欧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此起彼伏。

  9 月初,斯洛伐克人民起义,曾一度控制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被希特勒派大批军队血腥镇压了。

  9 月下旬.苏联、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军队联合起来在南斯拉夫发动了贝尔格莱德战役。10 月14 日,联合军队包围了贝尔格莱德并实施强攻。一个星期后,德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卡列麦格丹要塞被攻克。至1944 年底,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以及整个亚得里亚海岸都已获得解放。南斯拉夫800 万人民重新得到了自由。

  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军指挥部于1944 年6 月14 日命令全军进入反攻。经过顽强战斗,至10 月底,全国3/4 的领土获得解放。11 月17 日,首都地拉那光复。11 月29 日,全境解放,这一天成了阿尔巴尼亚的国庆日。

  在希腊,希腊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于10 月12 日解放了雅典和比雷埃夫斯,10 月30 日解放了萨洛尼卡。11 月3 日,希腊肃清了所有的侵略者。

  现在剩下的是德国在欧洲的最后一个盟国——匈牙利。

  匈牙利于8 月29 日建立了以拉卡托什将军为首的新政府。新政府在对外方针上举棋不定,忽左忽右。他们一方面确认原政府的立场,另一方面又认为同英美或苏联的谈判是心要的。德国不失时机向匈牙利施加压力,信中承担了保卫匈牙利的责任,并要求采取措施对付可能发生的人民暴动。法西斯头子霍尔蒂答应了,但不久后的局面又让他后悔,他派人秘密与苏联缔结停战协议,并于15 日宣布退出战争。第二天,他就被押到德国,一个狂热的法西斯分子萨拉希被德国扶上了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