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_苏真【完结】(69)

  苏军对匈牙利的进攻始于10 月6 日。一周后第二乌克兰方面军攻占奥拉迪亚,又过一周攻下了匈牙利第三大城市德布勒森。德军在蒂萨河一带疯狂反扑,曾给苏军带来很大伤亡。尽管如此,苏军仍在23 天之内解放了匈牙利1/3 的领土。12 月,苏军包围了首都布达佩斯,这一战役一直进行到第2年春天,史称第九次打击。

  苏军的第十次打击是1944 年10 月份在芬兰的最北部进行的:由卡累利阿方面军和北方舰队共同实施,歼灭了德国山地步兵第十九军的主力,残余的德军撤到了挪威境内。

  苏军进行连续大规模的进攻,解放了苏联的全部领土,到年底共消灭德军约200 万人,解放了东欧各国,为进一步进攻德国本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苏军在1944 年的历次重大战役中,显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斯大林式”的打击使德军闻风丧胆,它的特点是采用钳形攻势,即首先突破德军比较脆弱的两翼,继而包抄和围歼敌之中路主力,紧接着全线向前推进。到适当时刻停顿下来,同时准备或发动另一次战役。苏军这种战术形式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收效甚大,达到了歼灭德军有生力量的目标。另外,苏军历次战前准备都非常充分,疑兵计使用得很成功,每次几乎都骗过了狡猾的德军。苏军的主要将领指挥得力,也是取得一系列胜利的保证。值得一提的是,游击队的作用不可小觑。历次战役最高统帅部都给敌占区的游击队分配具体的作战任务,这就迫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朱可夫元帅在总结1944 年战局时,认为德军最高统帅部和各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应对德军的失败负责任。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的指挥越来越不利,丧失了无数宝贵的战机。

  这种分析不无道理,但并不全面。事实上,1944 年的德国就像一个晚期的绝症病人,病相全露,无药可医了。“伐尔克里”事件证明了自施手术的失败,现在,他只好躺在病床上,等待着命运对他的最后裁决了。

  G苏联红军摧枯拉朽第三帝国灰飞烟灭

  1945 年,战争终于打到了德国本土。

  在西线战场,英美联军占尽优势,勇不可当。艾森豪威尔指挥若定,一层层地撕开德军的防线。他手下有两员名将:一位是在非洲击败隆美尔的蒙哥马利将军,另一位是声名骤起的美国第三军团司令巴顿将军。巴顿将军的坦克部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西线德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不到3 个月,就损失了50 万人,其中半数是被俘的,并且丧失了几乎全部的坦克、重炮和载重汽车。到1944 年11 月,法国、比利时已被盟军光复,曾经被德闰大肆吹嘘的“齐格菲防线”亦成空架子,西线德军的将领普遍心灰意冷,认为大势已去了。

  但希特勒并不服输,经过一番酝酿,他组织起20 个师在卢森堡、比利时和德国交界的阿登向盟军大举反扑,反扑从11 月16 日开始,圣诞节达到高潮。美军拼死抵住了德军的进攻,并英勇地进行回击。希特勒这次孤注一掷,仅仅一个月便失败了,伤亡和被俘的德军达10 万人之多,几乎输光了老本,这更加快了他的帝国的最后崩溃。但这一仗却打乱了英美的如意算盘,他们本指望抢在苏联前攻占柏林,现在只能望易北河而兴叹了。

  在东线,苏联红军进展顺利,频频告捷。到1945 年初,苏军已推进到东普鲁土,布达佩斯城下,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山地,并沿着维斯瓦河面临华沙。苏联统帅斯大林宣布:“苏联红军在欧洲只剩下最后一个使命,就是同我们盟国的军队一起完成粉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事业,把法西斯野兽打死在他自己的洞里,在柏林城上升起胜利的旗帜!”

  希特勒困兽犹斗,他妄图将整个德国变作一个兵营,与盟军血战到底。他规定,从15 岁到60 岁的男子都须应征入伍,学生、工人概不能免。自从拿破仑时代以来,德国人就从不需要去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以往,普鲁士和德国的战斗都是在别国领土上进行的受到破坏的也都是他国领土。现在,希特勒和他的部下利用这一点极力煽动德国士兵的战斗情绪。莫德尔元帅这样给他的士兵打气:

  “士兵们!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决不放弃德国一寸土地。..任何人不战而退,都是民族的叛徒..

  士兵们!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妻室儿女的生命系此一战!”

  此时的希特勒似乎也看出了战场上局势不可逆转,但这个战争狂人自有一番见解。他寄希望于反法西斯同盟的瓦解和内讧:“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像我们敌人那样的联盟,成份那样复杂,而各自的目的又那样分歧..如果我们发动几次攻击,这个靠人为力量撑住的共同战线随时可能轰然坍塌..要紧的是打破敌人认为胜利在握的信念,要让敌人知道,不管他们怎样,他们决不能叫我们投降!决不能!决不能!”他还在做他的美梦,一旦联盟解体,第三帝国便会东山再起。

  然而,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任何逆之而动的人必将被历史的车轮辗得粉碎。

  一攻城拔寨——苏军进逼奥得河

  苏军1945 年的战略计划在1944 年秋季就已基本制定完毕。苏军最高统帅部认为:华沙至柏林是苏军的主攻方向,是直捣德国要害地区的捷径。但是德军也必定在这里集中主力部队作拼死的抵抗。为了分散德军中路的兵力,苏军决定首先加强南路(匈牙利)和北路(东普鲁士)的攻势,以强大的部队牵制住德军的侧翼,并将其中路兵力吸引到南北两翼。在尚未粉碎两翼德军的时候,先用绝对优势兵力一举突破德军的中路防线,并且猛追猛打,直取柏林。希特勒对此明显估计不足,他认为苏军要依惯例先击碎两翼,中路才会进攻,因此他首先加强两翼的力量,妄图南攻北守,等到击溃南路苏军之后,再来对付中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