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仍然在微笑,对着李世民拱手拜了一拜,说道:“殿下胸怀坦荡,真实诚恳。令卑职十分地感动。承蒙殿下错爱破格提拔卑职这个入仕尚浅的后进之辈,真是惶恐之至。不过。卑职现在仍然欠缺磨练,经验不足而且学识尚浅,担任六品县令犹恐不称职,如果到了京城,恐怕难以胜任京兆尹一职。量力而行,卑职只好拒绝殿下的一番美意了。唐突无礼之处,万望殿下恕罪。”
李世民轻叹了一口气,这几乎是预料之内的事情了,只得点点头说道:“也罢,君子不强人所难。今日,我也就不强求你什么了。但是伯苍,你始终要记着一点。为人处事要本份,这是美德没错。但是,如果因为某些私念与矫情,而错过了尽本份的机会,这反而就是一种罪过了。你的才华,绝不仅仅是限于一县之长。你应该到一个更宽广更高大的地方,去尽你的本份。图大志展鸿图,这同样也是仕子地本份,你明白吗?本王言尽如此,你自行斟酌吧!”
武元衡的身躯微微震了一震,仍然对着李世民拱手拜道:“多谢汉王殿下点拨。此番话语,卑职必当铭刻于腑内,时时引为警醒。”
“嗯。既然这样,本王今日就不再打扰,告辞了。”李世民站起身来正准备走,却突然又想起那件事情来,说道:“哦,对了。伯苍,有一个叫武琦云和女子,她声称自己也住在华原县衙,你可认识?”
武元衡淡淡的看了李世民一眼,说道:“此女正是家妹。不知殿下寻她,所为何事?”
“哦,原来她真是你妹妹?”李世民应证了心中所猜,略有些惊讶的说道,“数日前在奉天的时候,她带着一名叫苏菲儿地女子来找我。让我帮苏菲儿寻找她父兄的遗骸。不知道这名女子,现在又在何处?”
武元衡答道:“实不相瞒殿下。家妹和苏姑娘,已于六七日前动身前往东都洛阳,到那里寻找苏姑娘父兄遗骸地消息了。”
“哦,是这样。看来她们也是查到了一些消息。”李世民说道,“这样吧。等她们回来以后,你转告她们。苏姑娘父兄遗骸的事情,我已经请人在查了,而且有了一丝眉目。应该就在东部一带。她们二人只是女流,孤身外出多有不便,而且军队里的一些事情,女流是不好去询问的。你让她们别着急,自己最好是少外出一点,迟早能找到的。这件事情,我会竭力帮助她们的。像苏菲儿那样孝悌的女子,殊属难能可贵了。”
“多谢殿下。”武元衡长拜了一揖,既有感激,也有恭送贵客的意思。
李世民多看了他几眼,抬脚走了。俱文珍等人跟着李世民,一起出了县衙后院。
刚出了门,俱文珍就急道:“殿下,我们就这么走啦?”
“那你还想怎样,留下来吃顿饭么?”李世民心中难免有些郁闷,没好气的堵了俱文珍一句。俱文珍自然是愣了一愣,听到李世民话里有些不爽,也不敢再嗦了。
一行人依旧回到了客栈,店老板和小二现在已经知道了李世民的身份,自然又是跪又是迎的,慌张得不亦乐乎。李世民心想,既然在这里身份已经暴露了,再留下去只会平添一些麻烦,不如就此离开。于是让人取了行礼,好歹让店家收下了一些赏钱,离开了华原县城,往乡间而去。
华原以南的西霞村附近,就有汉王府的七十余顷永业田产,以及八百余户食邑居民。李世民等人骑着马,一个多时辰以后就到了这处地方。
李世民走到一处小土坡上,顺着俱文珍指引的方向看去,入眼就是一大片的田地。杂草丛生人迹罕有,连鸟雀都十分的少见,可见地里真的没有长出过粮食来。不远处有一座不高的小山,依着山脚建了许多的村庄,夕阳之下显得颇有几分冷清和凄凉,都没有多少炊烟升起来。
李世民紧拧着眉头看了一阵,对俱文珍等人说道:“俱文珍,你们三人在此看着马匹,顺便找一找今晚落脚的地方。记着,最好是不好叨扰惊吓到百姓,别老是一口一个官腔的吓唬人,就当自己是行路的旅人。我和高固,去前面的小村庄里看看。”
俱文珍应承了下来,和另外两外侍卫留下。他们之前都是来收过租的,附近百姓可是对他们不陌生。所以李世民特意没有将他们带在身边了。
李世民和高固二人走在田梗小陌上,朝那个村庄靠近。这时,不远处的草丛堆里,突然有一个稚嫩的声音尖叫起来:“坏了,有人来了,快跑!”
第三卷 九鼎 第133章 这位公子,是个好人!
一群孩童,从不远处的一丛乱草堆里钻了出来,撒腿就跑,有的手上还提着小蔑篓或是抱着一堆草梗。这里可是一片水田,秋后仍然十分的泥泞,这些小孩子们显然被两个陌生人给吓坏了,只顾往泥水里趟,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还有两个年龄小的,不小心就摔倒在了泥田里,前面的伙伴将他们拖起来,仿佛见了瘟神一样的只顾着逃跑。
“这么泥泞的地方,那些孩子们为什么要跑?”李世民皱了皱眉头,看向高固说道,“这是……水稻田吧?关中什么时候开始种水稻了?”
高固微微笑了笑,心想像汉王这样从小在京城长大的皇子,不知道这些事情也不奇怪,于是说道:“关中种水稻,已经有数十年了。大约从开元年间就开始了,由当时的宰相姚崇提出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