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残唐重生李世民_寻香帅【完结】(610)

  陆贽走后,李晟进到了御书房。他犹豫了一下,对皇帝说道:“陛下……准了陆贽的疏议?”

  “嗯,准了。”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这件事情,陆贽先和你商议过了?”

  “是的。”李晟也不否认,说道,“微臣当时也有些犹豫。让太上皇和贤王出面,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到头来,陛下肯定会让陆贽出面去办这件差事。可是陆贽……他可是太上皇和前太子的亲密心腹,一直对他们二人忠心耿耿。微臣是有些担心,陆贽到了地方,会不会真的去为陛下办事。”

  “放心吧,他会的。”李世民十分肯定的微笑,说道,“陆贽是忠臣,是贤才。他忠于太上皇和前太子,可是更忠于大唐的天下。他这样的人才,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那就好……”李晟吁了一口气,转口说道,“陛下,阁部刚刚收到河北传来的奏折。马燧那边,有重要消息传来了。”

  “哦?快拿来给朕看看!”

  第三卷 九鼎 第324章 阻力重重

  李世民展开奏折来看,没读几行,就有些不痛快了。李晟看着皇帝的脸色有些不悦,惊讶的道:“陛下,马燧在奏折中说了什么?”

  “怎么,你都还没有看吗?那拿去看吧。”李世民将奏折递给马燧,脸色有些不好看。

  李晟看了一遍,也愕然的惊道:“马燧……要乞骸骨归田?怎么会这样!”

  “这个马燧,跟朕玩起了矫情了!”李世民有些生气的说道,“朕只是想让他归朝做宰相,辅佐朕来进行兵制改革。他肯定是以为朕担心他拥兵在外放不下心,调他回朝是要夺他的兵权。”

  “这……”李晟也一时语塞,接着看了奏折,说道,“马燧又举荐了他手下大将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二人,统兵镇守河北。他这样做,倒是有点安排后事的味道。”

  李世民问道:“李光进和李光颜这两兄弟,你熟悉么?”

  “略知一二。”李晟说道,“大哥李光进,今年还不到四十岁;二弟李光颜,比他兄长年少十岁。他们兄弟二人,一直是马燧麾下最为得力的战将。李光进擅于用兵极富谋略;李光颜武艺超群勇冠三军。这兄弟二人在河北军队里的声望极高。军中的将士们称呼李光进为大大夫,李光颜为小大夫。再加上一个段佐,这三人就是马燧最为倚重的三员大将。这些年来,马燧之所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离不开这三人的鼎力相助。”

  李世民眉头轻锁思索了一阵,缓缓点头道:“朕明白马燧是什么意思了。”

  “何意?”李晟疑惑不解。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马燧和他手下的那一批战将,都是太上皇与前太子的人。虽然在最关键的时候他们倒戈投效了我,但是心中仍然无法割舍对太上皇和贤王的感情。同时,又担心朕会对他们不放心。会削他们的权,甚至是暗中忌惮治办他们。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马燧为了保全部下,愿意自己退出朝堂不问政事。这就是为了向朕表示,他马燧无意在朝堂之上争权夺利。如果没有了他马燧,朕要控制他手下那些大将,就会更容易了。”

  “哦。原来如此……”李晟恍然大悟,说道,“可是陛下一直以来都对马燧十分的信任。当初陛下还是太子地时候,就将十万大军和大唐在河北的半壁江山都交给马燧了。事到如今,他为什么还这样疑心忡忡呢?”

  “呵呵!”李世民笑道。“良器,你说错了。不是马燧疑心忡忡,而是马燧的部下们,对朕并不完全信任。马燧的这道折子,朕第一眼见了着实有些不舒坦。可是细心一想。又觉得他这道折子上得很聪明。良器,你想一想。既然他马燧都要退位不管事了,为什么还举荐了自己的两个大将来坐领河北?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对呀……”李晟寻思了一阵。突然醒悟,说道,“马燧,这是为了给陛下一个收拾河北将士之心的机会?!”

  “说得很好!”李世民称赞道,“马燧上的这道折子,肯定是事先跟部下说明了地。假如朕是一个小肚鸡肠的昏君,肯定会答应让马燧回归田园,并且不会放心让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二人坐领河北。马燧却是大胆的反其道而行之。自请辞官,又举荐自己的两名大将。假如朕先重用马燧为相,然后又启用李光进兄弟的话……”

  “那李光进、李光颜以及马燧麾下旧部,一定对陛下诚心佩服、誓死效忠!”李晟有些激动地说道,“陛下能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他们没理由不折服!”

  “说得好。”李世民面露微笑,说道。“让中书省起草一份圣旨。朕正式任命马燧为尚书左仆射,率八万大军回到长安,入朝理事。任命李光进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总摄河北道诸州县兵马;徐光颜为并州大都督,镇守北都。”

  “行军大总管?”李晟疑惑道,“陛下,何不任命李光进为并州节度使?行军大总管一职,大唐已经弃用多年。现今,其职务范围已是有些模糊。微臣担心圣旨下达后,李光进与河北诸官将会有些迷惑不解,导致职务混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