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残唐重生李世民_寻香帅【完结】(611)

  “放心吧,不会的。朕会另外下旨给河北其他各州县的官将,让他们的兵马一起听候李光进调谴。”李世民说道,“马燧归朝后,兵制改革势在必行。这个时候,朕怎么还能任命节度使?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地脚么?节度使一职军政大权独揽,朕会逐渐的取缔这一项不合理的制度。”

  “取缔节度使?!”李晟眉头皱起,缓缓摇了摇头,“怕是难哪!”

  “难,确实是难。可是为什么难呢?就是因为大唐已经被节度使荼毒得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了。”李世民说道,“每个人都默认了节度使地存在,认为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没有人想过要怎么去解决这一问题。就像当初朕在西川百对赤松德赞的猛扑一样。悬殊的实力差距让许多人都认为朕是必败无疑。可是结果呢?朕两次击败了赤松德赞,让他丢盔弃甲退回高原。事实证明,越是困难的事情,就越要有信心去面对它。先要让自己确立能够战胜它的决心,才会主动的想出能解决地办法。如果打从一开始就认定了必败无疑,那才是真的会失败。”

  “陛下说得是……事在人为。再困难的事情,只要敢面对、肯努力,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李晟说道,“如果要取消节度使制度,那么诸军镇行军大总管一职,就职能明确了。到时候,刺史治民,大都督或是行军大总管治军。职能分工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衡,能很大程度的避免军政大权独揽地局面出现。可是。那些尾大不掉的节度使们,已经习惯了在自己地领地如同帝王一般的生活。他们……会甘愿放弃这样的权力和地位么?”

  “所以,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期间,也少不了流血和战争。”李世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道,“良器,等马燧归朝后。再加上你和李怀光、浑他们,一起帮朕出谋划策改组当前的兵制。就先从大唐的关内和西线开始。朕是打算先将朔方节度、泾原节度、凤翔节度和剑南西川节度这四个地方的兵力,进行一个重组,先做出一个示范和表率。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大唐天下的局势。风险很大。所以,朕要请你们竭力相助。”

  李晟拱手弯腰拜了下来:“微臣一定竭尽全力!”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问道,“李怀光和浑,最近有什么特别的情绪没有?”

  “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李晟说道。“浑老家就在长安,现在每天除了在兵部当职,就在家中陪伴家小。只是李怀光……微臣曾听说。他有些想念远在朔方地养子和将士们。而且……”

  “而且什么?”李世民追问。

  李晟犹豫了一下,说道:“微臣之前曾和他在酒后闲聊几句,也曾试探性的提到了一些,将来不久可能会进行军制改革,会有一批人退伍回家种田。李怀光好像很不高兴,说是跟随自己征战了那么多年的老兄弟,还有许多在战场上负伤致残了的兄弟,就算是老死。也要死在一起。他坚决反对裁退老弱残兵……”

  李世民眉头微皱点了点头:“朕知道了……李怀光是个性情中人。他会有这样的反应,也是预料之中地。这件事情,不要跟别人说起。朕心中已经有数了。”

  “微臣明白。”李晟拱手拜了拜,告辞退了下去。

  李世民独坐在那里,不由自主的长吁了一口气:革新。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不管是如何挥动,总会刺痛一批人。兵制改革还没有推行。就已经见到这么大的阻力。将来的吏制和农田改革,所遇到的压力和阻力将会更大!大唐天下积沉日久地弊病和痼疾,看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祛除的……

  从弘文殿出来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办了一下午地事情,李世民还真是感觉有些累乏,肚子也有些饿了。想起了上午曾答应晚上去陪吴月琳,于是摆驾往两仪殿而去。刚到两仪门附近,正遇到淑妃独孤墨衣的车驾。

  墨衣遇到了皇帝,慌忙让车驾回避给皇帝让路。李世民心想也有些日子没和墨衣亲近了,于是让身边宦官去将淑妃请了来。墨衣下了车儿朝皇帝这边走来。身上却是穿着十分工整的贵妃朝服。李世民暗自有些疑惑:墨衣穿得这么正式,又打着这么隆重的排场,是要去哪里?

  墨衣见了皇帝自然是十分的高兴。见过礼之后,就被皇帝请到了御车上同座,一起往两仪殿而去。

  李世民看着一身端庄盛装的墨衣,问道:“你今天怎么穿戴如此正式?是去办重要的事情了么?”

  “是呀!”墨衣略有点自豪的说道,“陛下下旨,让宫中裁减宫女和宦官。这样地大事,臣妾怎么能不挑起责任来替陛下分忧呢?臣妾今天一整天都是在掖庭,亲自主持办理那些宫女和宦官出宫的事宜。”

  “呵呵,你倒是上心。贵妃好像就没有插手这件事情。”后宫里的事情,本来就是皇后妃子们该管的。现在没有皇后,墨衣出面来管也是职责之内的事情。

  墨衣笑了一笑,说道:“陛下可别责怪贵妃娘娘不管宫里地事情。关于辞退宫女和宦官的这件事情呀……贵妃她不好插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