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李世民一路行军急速,就如风卷残叶一般,沿途根本没有遇见任何抵抗!
九月二十一日,在华阴县渭水北岸,李世民和他的三姐李秀宁率领的一万多义军会合,他的姐夫柴绍也随军赶到。
一路上,李世民收拢了许多向他投靠的英雄豪杰,其中,有号称长安大侠的史万宝,以及长安以西的豪强邱师利,邱行恭两兄弟,然而,其中有一人李世民最为器重,那就是向他献上了如何攻取天下地齐州临人,城尉房乔,房玄龄。
李世民与房玄龄一见如故,将他委任为幕府的记室参军,作为幕府地谋主,房玄龄也把李世民当做了自己的明主,竭尽所能地为他出谋划策。
李世民军到达泾阳后,部队已经发展到了九万人,这其中还不包括他地族叔李神通的大军,在泾阳时,李世民果断分兵,分给刘宏基,殷开山六万大军,让他们南渡渭水,作为大军的第一波攻击梯队驻扎在长安故城,长安留守卫孝节率军从金光门出战,被刘宏基先退后进,打了个落花流水,迫不得已只好退守长安。
李世民率军继续向西,与李秀宁和李神通所率领的军队会合,在距离长安有一百里的阿城停了下来,这时,他又有了七万大军,加上刘宏基的六万,李世民总共率领有十三万大军,长安震骇。
得知李渊大军西进长安之后,屈突通大为惊骇,他率领大军西出河东,向长安进发,想要勤王,然而,在潼关却被刘文静所阻击,不得寸进。
李渊占据永丰仓之后,开仓放粮,大赈饥民,于是尽得关中民心。
他得知屈突通被刘文静所阻之后,知其再无法向西,不足为患,于是向刘文静增派了一万援军,自己则率领大军西进长安。
十月四日,李渊率军抵达灞上,停在长安春明门的西北,与李世民和李建成各自率领的大军会合,总兵力达到了二十几万。
李渊下令全军住进营寨和堡垒之中,不得出营骚扰当地村落,不得侵扰当地乡民,要做到秋毫未犯,李渊又多次派人到城中报信,所是自己率军来此,是为了尊隋,想为大隋朝另立明主,使其不致翻覆。
不过,城中守军从来不做回应,只是一味地加强防守,大家都不是蠢蛋,李渊之心就如司马昭,人人皆知,没有人会相信他地谎言。
当高畅顺利攻下河间的时候,李渊正好率领大军围困长安,在大业十三年九月到十月这段时间,这才是最为震动天下地大事件。
第三十章 李密和王世充
三年,九月下。
洛水。
越王杨以王世充为主将,虎贲郎将刘长恭率领东都留守兵,庞玉率驻偃师官兵,再加上河内通守孟善谊的河内兵,河阳郡尉独孤武的河阳兵,一共十来万大军进驻洛水,在洛口仓对岸修筑了坚固的营寨与洛口仓的瓦岗军隔着洛水对峙。
因为薛世雄在七里井的意外败亡,王世充替代他成为了主将,得到了这个难得的手握重兵的机会,边塞儿出身的王世充自然珍惜万分,行事分外谨慎。
毕竟,现在他的对手并不是常见的那种一触即溃的草寇,而是战斗力极其强大的瓦岗军,对面的主将是曾经得到过杨素赞扬,帮助过杨玄感叛乱,在大海寺一战中击杀过猛将张须陀的蒲山公李密。
进抵洛水之后,王世充勒令部下不得轻易渡河发起攻击,而是筑牢营寨,大修工事,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以稳为主。
瓦岗军由于屡败强敌,李密多少产生了一些自大的心理,不仅是他,在全体瓦岗军将士之中,都弥漫着这样的气氛。
面对王世充的十几万大军,他们毫不畏惧,自峙强盛,常常渡过洛水来攻击王世充的大营,双方多次交战,互有胜负,只是,由于王世充部紧靠大营,多少要占些上风,几次战斗下来,还是瓦岗军损失大一些。就连李密也中过箭伤,他地护军,深得他信任的柴孝和也在一次战斗中淹死在洛水之中。
李密在柴孝和死后,方调整好心态,不再视王世充为碌碌之辈,小心地对待起来。
在李密与王世充对峙之时,关东群雄纷纷来附,徐世绩率领五千瓦岗精兵。在新附李密不久的武阳郡丞元宝藏、黎阳贼帅李文相、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平原贼帅郝孝德等部的帮助下,袭破了黎阳仓,然后瓦岗军牢牢地占据了黎阳仓,不再退让出来,由于王世充率领大军在洛水与李密的主力对峙,也抽不出多余的兵力去攻打黎阳仓。只好任由瓦岗军占据黎阳。
洛口仓,兴洛仓,黎阳仓,此时,瓦岗军已经占据了天下最大的三个粮仓,归附李密的豪强越发多了,周法明举江、黄之地以附密,齐郡贼帅徐圆朗、任城大侠徐师仁、淮阳太守赵他等也前后款附,自此,瓦岗军声威大震。四方拜服。
九月二十一日,洛口仓。
李密站在屋门前。仰望着头顶地天空,白色的云朵在空中飘拂。李密的心情也像天上的白云一样,显得分外高远。
自从得到黎阳仓被攻破的消息之后,他的心情才有所好转,不再像最初得知柴孝和地死讯那般悲伤,就在刚才,他送走了自己的谋主贾甫,从贾甫那里得到的消息让他心情更加愉悦。
贾甫是张须陀副将贾务本的儿子,贾务本在大海寺一战中受了重伤。后来伤发而亡,可以说。贾甫和瓦岗军是有杀父之仇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