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十四阿哥这一不寻常的任命,德妃却兴奋不起来,即使十四阿哥建功军前,即使皇帝真的有立储十四阿哥之意,皇太子也不是好当的!废太子就是前车之鉴。
胤、胤且不必说,就是一母同胞的四阿哥胤也够胤应付的。
皇储毕竟只有一个……德妃时时刻刻都在为两个儿子担心。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储位疑影
康熙本来是位慈父,但一涉及到立储就变得非常的挑剔,由于他坚持“以朕心为心者”作为择立皇储的条件,结果是对哪个儿子都不那么满意。
大权独揽已经成为他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只要他在世一天就要控制一天。
即使十四阿哥在平定西陲返回北京后,康熙又令他去坐镇西宁,以至九阿哥都颇为失望地说“皇父明是不要十四阿哥成功,恐怕成功后难于安顿他”,所谓“难于安顿”就是不想把皇太子的位置赏给胤。
康熙心目中的继承人到底是谁?这不仅对于德妃,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谜。
而孙子弘历的出现愈发使得皇储人选变得扑朔迷离。
弘历是雍亲王第四子,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1711年9月25日)生于雍亲王府。
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是王府的格格(类似宫女),连个侧福晋的名分也没有,可弘历从小就聪明异常,四阿哥着实喜欢这个儿子。
据说在弘历出生后,雍亲王胤曾找人看过弘历的生辰八字(辛卯、丁酉、庚午、丙子),得出的结论是:“此命富贵天然……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运交十六岁,谓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顺心,志向更佳。
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实际上弘历的命运并不取决于生辰八字,而是取决于他的祖父康熙的态度。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三月,12岁的弘历,第一次见到69岁的祖父,由于弘历聪睿过人,不仅读书多,而且过目不忘,康熙决定把弘历留在身边。
康熙有几十个孙子,但只有弘历如此赢得祖父的垂爱。
一个多月后,弘历跟随祖父去避暑山庄,在和祖父一起飞马涉猎时,康熙射中一只熊,令弘历再补射一枪,不料弘历刚上马,被射中的熊竟然就扑了上来拼死一搏,康熙不顾个人安危立即再开一枪,把熊击毙。
事后,康熙还对弘历的祖母德妃提起此事,说这个孙子将来肯定比自己的福气还大。
正是由于康熙的格外喜爱,才改变了弘历一生的命运。
如果弘历未被祖父发现并留在身边,康熙之后的历史究竟会怎样演变的确难以预料。
弘历被留在康熙的身边,也许就是个信号?表明老皇帝很想把皇位传给孙子弘历,如果皇帝真的这样考虑,就会影响到四阿哥,总不能越过四阿哥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这只是德妃心里的一种猜测……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短命太后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偶感风寒的康熙在畅春园去世,悲痛万分的德妃不知道皇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能找到满意的继承人,而她的泪水还未干就被所发生的情况惊得目瞪口呆:步军统领的隆科多“先护送雍亲王回朝哭迎,身守阙下,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见”,十四日公布康熙遗诏,其中有“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在立储问题上,德妃始终没猜透老皇帝的心思,如果老皇帝真的有立胤为君的口谕,还用得着负责京师警卫的九门提督隆科多如此忙乎吗?先帝的遗命谁敢不遵,根本用不着隆科多“护送雍亲王回朝哭迎,身守阙下”……在隆科多的武力支持下,胤已经捷足先登……乌雅氏“梦中亦未思到”有朝一日会母以子贵、身为太后。
她不仅不愿接受群臣的朝贺,还以康熙未曾安葬为由拒绝朝臣给太后上尊号。
在宫中的女人只有当上了太后,才算真的熬出了头,然而对于乌雅氏来说太后的称号,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太后乌雅氏最怕看到的“煮豆燃豆萁”一幕最终还是出现了:雍正元年四月初三在安葬康熙的灵柩后,雍正把胤留在汤山软禁了起来;此后十天(四月十三)雍正下令逮捕胤家人雅图、护卫孙奉、苏伯、常明等人,雍正曾就胤“在军闻有吃酒行凶之事”审讯彼等,“回奏并无”,以致“上怒”,令将上述人“拿送刑部,永远枷示”,对十四阿哥已经是“山雨未来风满楼”;五月十三,太后千秋诞日,雍正把革贝子胤“米禄”作为寿礼献给母亲,据说“上以贝子在军惟以施威僭分为事以致声明赫奕,官吏皆畏惧如此,其禄米永行停止”。
这究竟是大义灭亲,还是公报私仇……在十四阿哥面前还有什么灾难?难道他也到了欲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的地步?雍和宫万福阁(雍和宫原系雍正即位前的府邸)据亲眼目睹康雍时期皇室内部权力之争的宗室成员弘旺所撰写的《皇清通志纲要》所载:四阿哥原名胤,十四阿哥原名胤祯;在雍正即位后,十四阿哥才奉新君之命改名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