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园_酒徒【完结】(675)

  "不知道考过了试,能不能回地方上作个户槽!"官道上,背着行李、书本赶往博陵的寒门子弟满眼憧憬.像旭子当年一样,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志向.能让父母吃一碗安稳饭,能让自己和自己的子女不再受那些衙门里的协办、帮闲们欺负,他们便自觉十年寒窗没有白费.

  "功名但在马上取.李将军正准备对土匪用兵,咱这两下子估计能派得上用场.一旦能补个旅率、队正什么的…"无数骑着驽马的少年将肩膀廷得笔直.他们这几年模仿对象就是传说中的李旭.据说此人当年初到怀远镇投军,也不过被授了个旅率.完全是凭着手中长刀,硬生生在头顶上给自己劈出了一片天空.

  "旁的不说,咱只管杀贼!"也有人从军的目的非常简单."李将军帮咱过安稳日子,就值得替他卖命.况且他为人素来公道…."

  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大批的年青人涌入了汾阳军大营.考试的模式很简单,文官考试,题目几乎是照搬了大隋的郡县科考.而武将的选拔,则由应募者自行演示武艺,几个有多年征战经验的郎将当场进行评定.

  来者一旦通过考试,则按评定结果.或进入幕僚圈帮助赵子铭处理民屯事务,或被授予旅率、队正、副尉、伙长等相应武职,直接成为李旭麾下的一员.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考试的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大不小的混乱.几个郡守通力合作,把所有问题都妥善处理掉了.结果出来后,地方上大部分人都感到满意.世家大族的子侄都粗通文墨,略涉武技,所以在名列前茅者居多.而一些对生活已经绝望的寒门读书郎和江湖闲汉也凭各自的本事杀入重围,为自己争得了一个安稳饭碗.

  最不满意的就是盘踞在上谷山区的漫天王和盘踞在涿郡北部的历山飞两个,二人经过多年劫掠,已经都各自拥有了一小片地盘.即便不能争夺天下,关起门来作个土皇帝也能快活逍遥好长一段时间.他们没想到新来的抚慰大使居然开办民屯跟他们争夺百姓,他们没想到汾阳军大总管李旭居然还有发榜招贤这一安抚民心的绝招.令二人更没想到的是,招贤试结束还没几天,他们还没计算清楚这套无影无踪的拳脚给自己到底造成了多严重的损失,安插在地方上的眼线已经冒死送来了情报:

  汾阳军离开博陵,马步将士共三万,沿官道北上.三日行军百五十里,前方已经抵达遒县.

  第六卷 广陵散 第一章 雷霆 (五 上)

  不止是王须拔和历山飞两个密切关注着汾阳军一举一动,就在李旭离开博陵的第五天,一份非常详细的线报已经翻山越岭送到了太原留守李渊的案头.事实上,不知道是出于关心女儿的安危或者其他难以预测的原因,最近几个月来河北西部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李渊都打听得清清楚楚.在他的影响下,那里出台的任何一个新举措都会在唐公府引发一场的争论,并且连续数日内成为幕僚们交谈的热门话题.

  也有人对此非常不耐烦,三公子李元吉便是其中一个.对于自己这个不知道从哪片山沟冒出来的便宜哥哥、倒贴上门的粗痞姐夫,李元吉没有半分好感.记忆中,自打此人出现之后,原本属于自己的注意力,多半就被他给吸引了去.并且父亲大人还屡屡拿此人来教育自己,动辄便‘仲坚这样比你强,你此处应该效仿仲坚…’仿佛此人才是李家嫡出的三公子,自己反而成了随便拣回来的乞儿无赖.

  牢骚满腹,但李元吉却不敢当众发做.虽然唐公父亲已经在多次强调过,庶出的萁儿与李家不再有任何瓜葛.但如果元吉敢贸然发表对便宜姐夫不利言论的话,便会被唐公府众人认为是性情阴狠,不顾骨肉亲情.这对刚刚开始建设自己班底的他不是一个有利的评价,因此必须尽力避免之.

  今天的消息足够令人震惊,在唐公府长史陈演寿读完了整篇线报后的很长时间内,众幕僚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们面面相觑,仿佛不敢确定这消息是真的.有人甚至伸手将线报接了过去,试图从字里行间找一找陈演寿是否曲解了原文.

  ‘刚刚将地方搅了个鸡飞狗跳,他居然敢在这个接骨眼上领军出征?难道他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么?’李元吉鼻孔内轻轻喷着粗气,心中暗自腹诽.拜其父所赐,他对李旭最近做得那些混帐事清清楚楚.‘胆大胡闹,任性妄为,侍宠而骄,飞扬跋扈…’在元吉眼里,这些所有用来形容纨绔子弟的词汇通通加诸于李旭头上也不为过.

  当然,这只能代表唐公府一部分人的观点.眼下唐公府中还有不少"目光短浅"的家伙被李旭的表面文章所迷惑,居然为他的所作所为大声叫好.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身都很寒微,就像侍卫统领钱九珑、还有二哥李世民麾下的侯君集,这两个家伙居然认为唐公在河东也早该这么做.亏得被长孙顺德和陈演寿驳斥回去了,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仲坚,仲坚此举太性急了!"正在想着心事的李元吉听见自己的二哥在说话,把鄙夷的目光慢慢转了过去.整个唐公府内,对李仲坚最欣赏的人就是二哥世民,从服饰到做派,看上去仿佛都有对方的影子.恨乌及屋,所以李元吉对二哥世民也没什么好感,虽然自己的这个二哥不到十八岁便凭真本事赢来了五品轻车督尉头衔,在众幕僚中素有人望.

  李世民脸上的表情忧心忡忡,仿佛领兵进入五回岭一带剿匪的就是他自己."眼下我估计朝廷那边弹劾他的奏折早已堆了一箩筐,这节骨眼上他还不抓紧时间巩固根基,却入山剿哪门子匪?如果我是仲坚,绝不会贸然出兵.反正当初陛下又没限定他什么时间必须平定叛乱.他如今重兵在握,只要老虎不离巢,别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