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即位,简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文渊阁当直,参预机密重务。因文渊阁地处内廷,阁臣又常侍皇帝於殿阁之下,故称内阁。其时,专理诏册和制诰,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章奏亦不通过内阁,一切章疏批答皆出自皇帝。比起太祖时,内阁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此时应该还不及清朝的军机处权重,军机处除了掌书谕旨外还有其他很多的权力,譬如参赞军国机务,参赞重要政务及刑狱等。
洪熙时,内阁权力渐重,可以条对皇帝提出的议题,大学士加官至师、保及尚书、侍郎。自后,多以尚书、侍郎授殿阁大学士,六部也逐渐要禀受内阁奉旨而后施行。宣德和正统时,先后设东制敕房和西诰敕房,由中书官掌办文书,是为内阁属吏,阁制始备。皇帝批答内外所上奏疏,始命阁臣拟出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各疏面上,谓之条旨或票拟。然后由皇帝朱笔批出,谓之批红。大事大疑仍命大臣面议﹐议定后再传旨处理。英宗以幼龄即位,凡事令内阁议行,票拟遂成定例。内阁以有代言拟旨之责,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到了清朝,虽然仍然设有内阁,但内阁的权力一直都不大。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又称小军机。
按照《内阁组织令》的规定,从即日起成立中华帝国首届责任内阁。内阁下设内政、外交、财政、国防、司法、教育、农林、工商、交通、邮政各部,内阁首长称为内阁总理大臣,各部首长称为各部国务大臣。内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内阁既然成立,金宰阗便依据《中华帝国宪法》,特旨任命康有为为内阁总理大臣,再依据康有为的提名,任命各国务大臣,分别是:
外交部大臣陆征祥
内政部大臣杨度
财政部大臣熊希龄
国防部大臣铁良
司法部大臣梁启超
教育部大臣严复
农林部大臣汤化龙
工商部大臣张骞
交通部大臣陈宝琛
邮传部大臣盛宣怀
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中获胜,金宰阗命令载沣、铁良、蒋百里等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党人,以及张骞、杨度、熊希龄、汤化龙、严复等立宪党人接洽,共同组成了拥护君主立宪,实行宪法政治的中国立宪党,后来又改名为保守党。
下面就是保守党的章程:
清国肇建,于今两百余年,风雨飘摇,不可终日。父老子弟,苦专制而望君宪,非一日矣。自顷以来,二十二行省及特别行政区域,暨各团体,各推举尊宿,结合同人,为共同之呼吁,其书累数万言,其人以万千计,其所蕲向,则君宪二字是已。政府以兹事体大,亦尝特派大员,发表意见于资政院,凡合于巩固国基,振兴国势之请,代议机关,所以受理审查以及于报告者,亦既有合于吾民之公意,而无悖于政府之宣言,凡在含生负气之伦,宜有舍旧图新之望矣。惟是功亏一篑,则为山不成,锲而不舍,则金石可贯。同人不敏,以为吾父老子弟之愿,无所团结,则有如散沙在盘,无所榷商,则未必造车合辙。又况同此职志,同此目标,再接再厉之功,胥以能否联合进行为断。用是特开广座,毕集同人,发起中华帝国立宪党,议定简章,凡若干条。此后同心急进,计日程功,作新邦家,慰我民意,斯则四万万人之福利光荣,非特区区本党之厚幸也。
末附有中华帝国立宪党章程,共十一条,条文如下:
第一条本党以一致进行,达到宪政目的为宗旨。
第二条凡赞同君主立宪制度者,愿意遵守本党章程,经登记后,皆得为本党党员。
第三条本党设职员如左:(一)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由党员中公举之。(二)理事若干人,由党员公推之。(三)参议若干人,由主席及全体职员会公推之。(四)干事分为文牍会计庶务交际四科,各科主任干事一人,余干事若干人,由主席副主席合议推任之。
第四条主席代表本党,主持办理本党一切事务。
第五条副主席辅助主席,办理本党一切事务。主席有事故,副主席得代理之。
第六条理事随时会商主席,办理本党特别要务。
第七条参议随时建议本党,赞理一切党务。
第八条干事商承主席,分科执行本党一切事务,其各科办事细则另定之。
第九条本党开会,分为两种:(一)职员会得由主席随时召集之,(二)全体大会,遇有特别事故时,由主席召集之。
第十条本党设事务所于安福胡同。
第十一条本党章程,如有认为不适当时,得开大会,以过半数之议决修改之。
由于内阁中保守党人占绝大多数,故时人又称之为保守党内阁。
内阁成立之后所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新划分地方行政区域,整顿地方行政机构。
按照全国地理人文,将全国划分为一京兆尹,二十二省,二特别行政区,分别是:
(一)京兆尹;
(二)二十二省: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新疆、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