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之责_hcxy2000【完结】(26)

  只可惜了那些军官们,服从命令的准则与复国仇家恨的愿望发生了极大的冲突,在这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他们只好选择自杀来解脱。

  关于西安事变能和平解决的原因,蒋永敬的分析是对的。

  当时中共、张学良等人均无能号令全国团结抗战的政治能量,而蒋先生的地位决定了他有这样的政治能量。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中共必须放弃与蒋介石算清血账的想法,而力主和平解决。这有点像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缺乏将领,起义士兵用枪逼着黎元洪当统领一样。黎元洪当时并无反清的想法,却当上了义军统领。

  在西安事变之前,中共已认识到当前最大的危机是“亡国”,国家民族的利益是抗日救亡。因而改变了对蒋介石的态度。以下见《国共两党谈判通史》92页。

  1936年4月9日,毛泽东、彭德怀在山西“东征”前线致电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张闻天.指出;“目前不应发布讨蒋令”,“我们的基本口号不是讨蒋令.而是抗日令”。

  1936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国共两党关系、统一战线问题。会议决定:放弃抗日必反蒋的口号,实行逼蒋抗口的方针.以推动蒋介石联共抗日.使国民党政府走向抗日道路。

  9月11日,中央书记处向党内发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指出:

  “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1935年底,蒋介石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谈判后,便积极着手与中共取得联系。就在这时,他的亲信、南京政府驻苏使馆武官邓文仪提交了一份有关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在共产国际“七大”的发言摘要,使他了解到了中共关于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政策。因此,他立即指令邓文仪迅速返回莫斯科与王明进行接触。...邓文仪对王明说:蒋先生看到你在共产国际“七大”的发言及有关文章后,于是决定同中共谈判。接着,邓文仪按照蒋介石提的旨意提出了国共再次合作的三项条件:(略)

  1936年1月,国民党派出特使董健吾密赴延安,在西安受阻。张学良电询南京,核实他的使命后,派骑兵护送到中共所在地瓦窑堡。

  根据周恩来的建议、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等经过研究后、于3月4日至电博古转董健吾,表示中共“愿与南京当局开始具体实际之谈判”.并提出谈判条件如下:

  “(一)停止一切内战,全国武装不分红白,一致抗日;

  (二)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

  (三)容许全国主力红军迅速集中河北、首先抵御日寇迈进;

  (四)释放政治犯.容许人民政治自由;

  (五)内政与经济上实行初步与必要的改革”。

  这是中共中央向南京政府当局第一次提出联合抗日的具体谈判条件。

  尽管董健吾的陕北之行极为机密,但仍为阎锡山所知晓。他致电责问宋子文.并认为这是南京联合共军打晋军。

  受蒋之命.陈果夫、陈立夫也指派其亲信曾养甫等寻找与中共联系的渠道。1935年11月,曾养甫找到他早年在天津北洋大学的同学湛小岑,简单明了地嘱托他“打通共产党关系”。

  1936年8月27日,张子华携带曾养甫的信及同国民党武汉电台联系的密码到达陕北。31日、周思来给曾养甫复信表示:“亟愿与贵方负责代表进行具体谈判。”同时商议:“倘兄及立夫先生能惠临敝土.则弟等愿负全责保兄等安全。万一有不便之处,则华阴之麓亦作为把晤之所。但弟身外出安全,须贵方代为策划。”9月1日,又给陈果夫、陈立夫写信,对他们联共抗日之举给予了赞许,信中写道:“黄君从金陵来,知养甫先生所策划者,正为贤者(指陈果夫、陈立夫)所主持。……敝党数年呼吁.得两先生为之振导,使两党重趋合作.困难转机,实在此一举”,希望他们向蒋介石“更进一言,立停军事行动,实行联俄联共,一致抗日”。

  这就是片中周思来给陈立夫一信的来历。

  9月20日,张子华带着周恩来的两封亲笔信,风尘仆仆赶到广州,一并交予曾养甫。27日,曾养甫约张子华商谈,说南京方面代表北上恐惹人注意,希望周恩来飞往香港或广州与之会谈。第二天,张子华将这一情况电告中共中央。10月8日,中共中央复电表示:周恩来可以飞住广州谈判,但国民党政府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须坚持民族立场,立即准备抗战、万不可再作丧失领土主权之让步;

  (2)立即暂行停止进攻红军。

  曾养甫获悉来电后,立即办好了周恩来南来的护照,请张子华速送陕北、同时要他向中共转达国民党的四点承诺:“(1)苏维埃区域可以存在,(2)红军名义不要改联军,待遇与国军同;(3)共产党代表公开参加国民大会;(4)即派人具体谈判。”

  10月14日,张子华急速赶到西安,向叶剑英作了汇报。第二天.叶剑英将这些情况电告中共中央。中共中央从这四点承诺中认为国民党有些谈判诚意,又获悉蒋介石10月16日到西安的消息。于是要张子华与国民党交涉,请蒋介石派飞机到延安接周恩来到西安与蒋直接谈判。实际上.蒋介石此时不仅缺乏谈判诚意.而且还想重走军事”剿共”的老路,因而周蒋谈判未能实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