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已饱受德国潜艇之苦的英国商船来讲,真好比“雪上加霜”。这些远程飞机可以飞抵德国潜艇所不及的远洋上空,远远地就可以俯瞰到英国庞大的运输船队。它们要么从空中对船队进行狂轰滥炸,要么把船队方位于知待机而动的潜艇,进行截击。
与此同时,英国海军部下令扩充并重新部署空军海防总队,采取了海军与空军协同反潜作战的战术。当时,英国皇家海军还没有自己的航空兵,于是由英国空军总部成立了海岸轰炸航空队,计划到1941 年6 月该队增加到15 个中队约220 架飞机,其中包括英国“山达兰”式飞机和57 架美国“卡塔利纳”式巡逻机。该航空队于1940 年12 月4 日编入英国海岸司令部。1941年4 月15 日,该队转属英国海军部,并改组为海军航空兵。
为了帮助英国,17 名美国海军飞行员被秘密派往英国海岸司令部空军中队。他们名为“顾问”,实为驾驶美制PBY“卡塔利纳”式巡逻机的飞行员。
这些飞机成为英国护卫船队的得力助手,给U 艇造成极大的威胁。它们一旦发现德国U 艇,立即通知护航船队改变航线;同时向U 艇发起攻击,投放深水炸弹。
德国U 艇碰上英国飞机,就像猫见了老鼠,一个劲地往水里钻。即便侥幸脱险了,待它们钻出水面时,船队早已不知去向了。还有几次,当它们听到同伴的呼唤赶到时,却连船队的影儿都不见了,连连扑空。
英国的反潜技术在对付U 艇的夜间战方面也初露锋芒。1941 年1 月,英国部分海军护卫舰和海岸航空队的飞机上安装了一种操作简便的雷达。护卫舰上还装备了新研制的无线电方位测定装置,它能捕捉到U 艇发出的电波,并据此来判断U 艇的位置。这样一来,护卫舰不再是“夜盲”了,即使在夜晚也能发现U 艇,进行攻击。
3 月5 日黄昏,德国潜艇司令部获得一份情报:一支编号为OB293 的英国护航队正从赫布里底群岛驶往英国本上。邓尼茨立即命令已在冰岛、法尔俄群岛和赫布里底群岛一带海域活动的“U47”、“U70”、“U95”、“U99”、“U100”、“U110”等7 艘潜艇急速赶赴冰岛以南海域进行截击。
3 月6 日,“U47”号艇首先发现了目标。50 多艘英国运输船在“黑獾”号,“志愿者”号等5 艘驱逐舰和“哈德兰基”号等2 艘护卫舰的保护下,正向西北姗姗而行。
“U47”号艇长普里恩向司令部报告情况后,便悄悄向船队接近,寻找猎物下手。突然,英国“黑獾”号驱逐舰朝它冲过来,没等普里恩转过弯儿来,一颗深水炸弹已落下来。一声闷响,U 艇的推进器被炸坏。普里恩赶紧下令:
“紧急下潜!”
不幸已晚矣。失灵了的推进器转轴发出“嘎轧嘎轧”的声音,正好被驱逐舰的水下测音仪捕捉。驱逐舰测定“U47”的准确位置后,向目标投下雨点般的新型深水炸弹。顷刻之间,普里恩和他的艇员们便全部葬身鱼腹。水面上浮起一片片油迹和各种碎片。这艘号称“斯卡帕弗洛的公牛”的王牌潜艇曾击沉28 艘16 万吨商船,给邓尼茨脸面抹过不少光彩。谁曾想到,这一仗一弹未发便沉入海底。德国最高司令部直到5 月才发表了袭击斯卡帕弗洛港的英雄普里恩的死讯。
“U47”的沉没似乎是个不祥之兆。没隔几天,“U99”和“U100”也都步它后尘。
3 月17 日,德国“狼群”又盯上了英国HX—112 护航运输队。
护航运输队指挥官预料这伙“狼群”会在入夜后展开激烈的攻击。他立即调整护航群部署,加强了编队前方和侧翼的警戒。
不出所料,天色尚未全黑,“U99”号艇就急不可待地以水下状态朝船队接近。没蠕动一会儿就被英国“志愿者”号驱逐舰发现,“U99”夺路而逃,驱逐舰像牧羊狗追狼似的紧迫不舍,一直追击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入夜才罢休。
“U99”号艇迄今己击沉44 艘266629 吨商船,战绩居德国潜艇之首。它杀“船”成性,不甘失败,夜幕降临后,它又和其他“浪”一起,向护航运输队逼近。多数潜艇都被警戒舰逐入水中,不敢轻易浮出水面。
22 时,“沃克”号把一艘潜艇赶出老远后,刚返回警戒阵位约摸6 分钟,它的另一侧发出耀眼的火光,随后传来一声巨响,一艘运输船被击中。受灾船的冲天火焰唤回了其他驱逐舰。
原来是“U99”号潜艇从侧后突破警戒幕,藏到运输船之间,时而水面状态,时而潜望状态,与运输队保持同向同速航行,因而未被发现,它占领了极为有利的发射阵位,这些商船既是它的猎物,也是它的挡箭牌。“U99”可以随时啃咬它们,而驱逐舰却怕伤了其他商船而无法下手。“U99”趁乱又先后击沉6 艘运输船,它的鱼雷也用完了。
“U70”号潜艇趁英国警戒舰归队的空档,溜到运输队前方重新占领了攻击阵位,发现已被“U99”击伤的“捷列维金”号油船,另一艘油船正在营救该油船的船员。“U70”进行了攻击,“捷列维金”号油船又被一雷命中,顿时变成一座海上火山,成为“火人”的船员纷纷跳入海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