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_程广中【完结】(94)

  根据德军最高统帅部8 月18 日的统计数字,德军大约撤走了6 万人,意军大约撤趟了7.5 万;德军还撤走了9605 辆车辆、47 辆坦克、97 门火炮和1.7 万吨弹药。对此,丘吉尔说:“对于盟军来说,这不是合理的战利品。”西西里战役的结果是不尽人意的,由于盟军未能在西西里抓住德、意军队的主力,将其就地歼灭,从而增加了盟军尔后进攻意大利本土的困难,可以说,西西里战役给盟军尔后作战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隐患。

  十四、猎魔除凶墨索里尼垮台

  德,意军队在西西里岛失败以后,意大利本土己完全暴露在盟军的眼皮底下。墨索里尼,这个魔鬼,杀人凶手,倍觉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但他仍然企盼能够出现奇迹,以便打败盟军,实现他的罪恶梦想。

  但是,上帝已经擦亮了眼睛,她不会再保护墨索里尼了,因为,墨索里尼罪孽太深。一场真正的猎魔除凶行动就要开始了。

  贝尼托·墨索里尼(1883—1945 年)是意大利的独裁者、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党魁。1922 年10 月,他在垄断资产阶级、军队和天主教教会的支持下,通过“进军罗马”的暴乱,迫使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屈服,当上了意大利内阁总理,当时他才三十九岁。这位“乡巴佬”出身的记者、意大利法西斯组织的创始人,成了古罗马帝国以来意大利最年轻的一位总理。

  法西斯(fasces)一词来自拉丁文。在古罗马帝国时代,法西斯是帝国大法官的权力象征,它的标志是一根木棍,中间有一把斧人。墨索里尼给“法西斯”注入了邪恶和暴力的成份,他的法西斯组织实质上是一个厉行恐怖统治和专制独裁的集团,该集团的主要成员是退伍军人、失业青年和小资产阶级狂热分子。墨索里尼夺取了政权以后,意大利即开始了充满痛苦的历程。

  墨索里尼上台后,一心想把意大利建成法两斯大帝国。他公开叫嚷:“全国各个角落都要法西斯化,一盘散沙的小资产阶级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二十世纪是法西斯世纪”。他第一个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比希特勒在德国还要早11 年。整个意大利成了一个大兵营,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被一笔勾销。

  墨索里尼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意大利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1926 年10月31 日,墨索里尼乘敞篷汽车前往博洛尼亚演讲,当汽车进入市区的时候,一粒子弹突然飞来,击中了墨索里尼的鼻子,差一点丧了他的命。

  在墨索里尼长达22 年的独裁统治中,他对内不断加强法西斯专政,对外悍然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5—1936 年),并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追随希特勒,犯下了滔天罪行,给意大利、欧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37 年9 月,应希特勒的邀请,墨索里尼前往德国进行访问。到达柏林的那一天,墨索里尼受到了手拿彩带和鲜花的200 多万德国居民的夹道欢迎,这在德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墨索里尼甚为感动。在希特勒的精心安排下,墨索里尼参观了德国各种兵工厂。希特勒想在墨索里尼面前示强,以吸引他向德国靠拢。这一着果然奏效。墨索里尼深感德国兵强马壮,物资充足,和这样一个国家结盟,对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大有裨益。

  1938 年3 月,德国突然出兵吞并了奥地利,同年9 月,又占领了捷克的苏台德区,1939 年,德国又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的行动,激怒了墨索里尼。因为奥地利是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德国出兵奥地利是无视意大利的利益。在侵占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墨索里尼也十分恼火,因为希特勒在采取行动以前,没有通知墨索里尼。墨索里尼认为,自己身为轴心国一方的统帅,决非形同虚设,而今受到希特勒的愚弄和欺骗,有失尊严,实属难忍。墨索里尼想和德国脱离关系。为稳注意大利这个盟国,使它不倒向英、法一边,希特勒千方百计拉拢墨索里尼。希特勒答应向意大利提供更多的煤炭、钢铁和财政援助。墨索里尼又投入到了希特勒的怀抱。

  在希特勒的精心策划下,1939 年5 月22 日,德、意两国签定了新的军事同盟条约——“钢铁条约”。反映迟钝的墨索里尼高兴地说:“我们将和德国一起,共同携手前进”。

  对希特勒的欺骗伎俩和独断独行以及墨索里尼的做法,意大利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情绪。当时,意大利许多高级官员都主张脱离德国,走自己的路。但是,墨索里尼一意孤行,坚持认为,尽管希特勒很不仗义,但德国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基础雄厚,是意大利可靠的盟友,如果意大利想成为强盛的大帝国,只能跟德国走,英、法是不可信的。

  1939 年9 月1 日,德国大举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自认为聪明过人的墨索里尼,认为意大利不需要立即参战,要看一看局势的发展再作决定。当德军势如破竹地闪击西欧的时候,在一旁观战的墨索里尼,被德军进攻之神速震惊了。他有点坐不住了。到1940 年春,德国已先后证服了波兰、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国,对此,墨索里尼对当初没有参战追悔莫及。正当德国准备进攻法国时,墨索里尼生怕胜利果实被希特勒一人独吞,于是,他断然拒绝了美国要求意大利保持中立的建议和英、法两国的拉拢,在意大利经济不景气、财政极度困难、意军尚未做好准备等情况下,命令意军仓促参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