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下衙门_完颜绍元【完结】(29)

  当然,话说回来,所谓“苦”官,也是指大体状况而言。据《西园闻见录》载,明朝时 委派驿丞,有上、中、下三缺之分,上缺是指有油水可捞的肥缺,约占全国驿站的十分之一 二;中缺约占十分之三,指条件一般的;下缺则是的的确确的苦差,要占到十分之六。明代 著名的理学大师王阳明,就当过贵州龙场驿的驿丞,因为他得罪了权宦刘谨,所以把他贬到 这苦缺上来尝尝滋味。史书或古代小说上,往往把“降五级使用”当成笑话,试想一个七品 芝麻官连降五级,不就是降到平民百姓中去了,还怎么“使用”呢?其实,这至多只能说是 吏部在“议处”时给当事人开的玩笑,因为九品十八级以外,还拖着这么一串“未入流”的 尾巴,让你当个驿丞,不正是连降五级后依然留在“官”员的范围内“使用”吗?正德时, 浙江道监察御史周广上疏,切谏明武宗,结果先被贬为怀远驿丞,再被贬为竹寨驿丞,这也 是一种惩罚手段。

  既然驿丞的差使如此卑微,何以照样有人愿干,而不赶快辞掉呢?这其中当然有原因可 寻:一是任期满了有可能升迁;二是这差使固然低贱,但也有讨好的机会;第三,就是老百 姓常说的,“纱帽底下无穷汉”。有意想生发的,哪怕是苦缺,也能赚它几票。清人何刚德 所著《春明梦录》中,就谈到这其间的一些诀窍,原来凡有资格居住驿站的官员,都有兵部 发给的勘合作凭证,每住一站,都得印结,注明“照例供应夫马,并无额外多索”,以后还 要缴还。不额外多索是不可能的,这笔费用照例是地方财政负担,而刁滑一点的驿丞之本事 ,就是一边尽可能把额外多索的账面报得高一些,赚取报账和实支之间的差额,另一边就是 尽可能利用出结这道手续,对付住驿官员及其随从的过分勒索。如此,人虽辛苦,油水也还 有些。

  酸甜苦辣吃皇粮(3)

  比较起驿丞迎往送来、周旋奉承之卑微,巡检可就威风多了,故名之“辣”官。

  考诸中国古代官制史,巡检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宋朝,主要置于沿边或关隘要地,多数 都是武职,有管辖几个州县交接处治安的,也有仅以一个州县为范围的,但都属州县主官统 领。到了金元时期,巡检的治管范围一律限于一县之境,一般都是在偏离县城的乡津、集镇 、要冲、关隘等处设巡检司,职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警备不虞。明清依旧保存了这个制 度,惟品秩益加下降,元代时巡检是秩九品,明朝时无论是巡检还是副巡检,都为从九品, 这以后还有以“未入流”充巡检的。

  何以这个总在秩末流外之间徘徊的区区巡检,会有超越一般同僚小官的威风呢?这里面 主 要有两层原因:

  其一,习惯上,巡检司具有县衙门派出机关的性质,可以经管处理本管区的 次要事件,很有点“小正堂”的威势,尤其是在乡下人面前抖起来,更是了不得。比如宋代 《名 公书判清明集》里,收有好几篇申饬巡检骚扰农民的移文,文中提到一个“日来妄作渐著” 的周巡检,催科的事他也去伸手,诉讼的事他也去插脚,“乃至差人,便至亲出”,“遂致 一家之四人无辜而被执,一乡之内,四邻望风而潜遁。”气得上司骂他说,“今观此讼之兴 ,特田野小(民)唇舌细故,此等讼州县无日无之。若事有大于此者,则凶声 气焰又当如何? ”这还是宋朝时的情况。明清时更了不得,据《明史·职官志》载,洪武十三年(13 80)二月 ,朱元璋曾对天下巡检“特赐敕谕之”,有了这样一把“尚方宝剑”在手,恐怕连他的上司 也不能随意责怪了。

  其二,巡检司还有一个置在要津的地利之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借“盘诘奸伪”、“验查 路引”以行把持,许多巡检还兼有收税的差使。实际生活中,巡检司之“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的淫威不仅要在普通行旅客商跟前耍耍,有时连过往公差也要被他敲几竹杠。以一个赴 任的 官员为例,随从中常免不了顺路做一点捎带走私生意的,沿途逢驿打尖,驿丞只有服侍的份 儿;可碰到巡检司就不同了,他的责任是检查,寻点儿麻烦出来并不费事。《名公书判清明 集》中收有一篇《追请具析巡检》,起因便是雁ND037镇巡检赵忠翊搔痒儿搔到本路上 司的头上,上司移文州县主官痛骂:“雁ND037一镇,最为横逆。近日采石解头子钱赴 本司,亦 为所夺拘下。以一路监司之钱,犹恐如此,则其劫夺民财,肆无忌惮,江面之被其害可知矣 !今乃敢有所挟,以凌侮本司,其无状益甚。”最后要州县马上让赵忠翊亲自到自己这儿来 解释清楚,并请“别差请强官权(代理)巡检及监务”。其实仔细琢磨,不难 嗅出这笔被赵巡 检扣下的“头子钱”中必有隐私味儿,而那位“本司”一方面不得不用一级压一级的办法, 让该巡检所在地方州县长官出面以施加压力,另一方面,追请赵巡检本人“赴司具析”的要 求,也蕴含了当面交易的暗示。

  巡检之“辣”,当然又是和他可以随时采取“捕盗”、“警奸”等军警性质之手段相联 系的,只要查明确实是在尽其宦家鹰犬的责任,做得再毒辣些也不要紧。比如清人陈康祺《 郎潜纪闻》中,就记过这样一件史实:乾隆皇帝巡行热河,有个叫张若瀛的巡检,负责本地 段的警备。某太监自恃是天子扈从,沿途滋扰,张若瀛劝了他几句,做“老公”的哪里会把 个小小巡检放在眼里,遂咆哮痛骂。张若瀛盛怒之下,马上让手下人将其捆起,痛加大杖。 直隶总督方某听说后差点没昏倒,惊呼“张某疯矣!”马上具章弹劾。可是乾隆皇帝不这样 看,反而认为张若瀛是个忠诚守职的人,下旨越级提拔为知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