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大吃一惊。
“不过,在梦中,也有人告诉我说有办法破除这个恶兆。”
“怎么破除呢?”
堂妹焦急地问。
周氏微笑了起来:
“其实也很简单。他说,只要把卿家里绛色的东西都由我来保管七日,便可破除凶事。”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不过——”
周氏一笑,“说起来也只是一个梦罢了,也可能不会应验的。”
“不,不。”
堂妹连忙说,“就请堂姐来帮我破除凶兆吧。”
“那好。”
周氏快步走进院中,四下打量。
“红色的窗帘,红色的毯子,啊,还有这个……你也来帮帮忙呀!”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搬运,两姐妹和几个下人才把所有的红布都取了出来,用一辆牛车装好。
“那么,我七天之后再把这些东西送还!”
在青空白云之下,周氏笑吟吟地对堂妹喊着,驾车离去。
——后来,这些红布都变成了义军的军袍和被服。
把孟昶夫妇的事暂时放在一旁,让我们再转到何无忌家中——
和深宅大院的孟昶家相比,无忌的家就窘困得多了。只有三四间灰尘脱落的破房,四周的篱笆也很久不曾修整,足以让几个成年人通行自如。
家里,就只有母子俩人。
无忌没有把起义的事告诉母亲刘氏,白天,他只是在四处走来走去,构思檄文。打了几通腹稿,他又坐下发呆,心里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忧愁。
——吾儿这段时间可不寻常哪!
何母看在眼里,不由暗暗生疑。
她是以前的北府军统帅刘牢之的妹妹,父亲、兄长、丈夫、儿子都是武人,使得她也多了几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和果断。
虽已年届五旬,但手脚仍十分麻利,很有精神。
——莫非是要造反了?
她暗暗思忖着,对于逼死她兄长,并在建康市开棺戮尸的桓玄,她早就深恶痛绝,但一个妇道人家,也无从报仇。想到儿子或许正要反叛桓玄,她心里不禁窃喜。
但是,也有深深的担忧。
——一旦举事不成,那就连未来的希望都没有了。
当晚,母子俩吃晚饭时,何母试探了一下儿子的口风,但无忌十分警觉,立刻岔开话题。
“今晚都早点睡吧。”
饭后,无忌这样说,于是两人都分别回房睡觉。
在黑暗中,何母睁着眼睛凝视着天花板,从屋顶的破洞中,可以看见满天闪烁的星光。
不知过了多久,隔壁无忌的房中终于有了轻微的响动。
“开始了吗?”
何母自言自语,蹑手蹑脚地翻身起床,用一块大碗罩着蜡烛的光,小心翼翼地秉烛照路,悄悄走到儿子房门前。
在一扇屏风后,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无忌正奋笔疾书。
屏风边上,有一副木梯,何母轻轻放下蜡烛,登上梯子,越过屏风向前望去。
此时,无忌正在起草檄文,十分入神,没有留意到背后的动静。
何母屏息凝望着无忌写作的内容,不一会儿工夫,她举手捂着嘴,情不自禁地开始了抽泣。
“谁!”
无忌惊慌地跳了起来,手忙脚乱地去拿案边的短刀。
“是我呀。”
何母抽着鼻子,快步走到短小精悍的儿子身边,抚摸着他坚毅的脸庞,泣不成声地说:
“虽然都是东海人,我可远远比不上东海吕母了!(新莽时人,为给儿子报仇,举起数万义军反抗王莽。)汝能如此,我还有什么遗憾!”
“妈!”
无忌惊魂未定。
“和你同谋的,还有哪些人呢?”
何母又发问。
“刘裕、刘毅、孟昶、魏咏之等数十人。”
“刘裕是主谋?”
“嗯,他是我们的盟主。”
何母激动地说:“有他出马,大事必成!”
接着,她又向无忌阐述桓玄必败、义军必胜的道理,说了半个多钟头,她才不好意思的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说:
“真是有点太罗嗦了吧。你能这样就好,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那么,你就努力而为吧。一定要打倒桓玄,给你母亲瞧瞧!”
“是的!”
无忌用力点头,眼圈也红了。
“那就不打扰你了,老身这就去睡觉。不过,恐怕也睡不着了吧!呵呵。”
何母笑着说,走出门,又回头望了一眼,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了。
“母亲……”
无忌心潮澎湃地站了片刻,这才回座书写文章。
——一定打倒桓玄!
他的嘴角边不禁荡漾起了自信的微笑。
第八回 前夜
二十七日。
一大早,刘裕就带着道怜、道规和几名部曲从家里出发。
他们都穿着轻便的猎装,三兄弟各自骑马,佩着弓矢和刀剑。
“去东郊打猎!”
路上,他们不时大声叫喊着。从各条街巷中,也陆陆续续有人跟了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