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倒桓_韩之昱【完结】(14)

  不一会儿,已经聚合了一百多人。

  这一行人走到城门前,门口的哨兵小校认识刘裕,满脸堆笑地打着招呼:

  “刘下邳,这么多人去打猎吗?”

  “是啊!”

  刘裕也笑着回答:

  “春天,正是鸟兽活跃的季节,人也不应该辜负这大好辰光。去打猎,去游泳,去野营,这才是适合这个时令的事情哪!”

  “那么,什么时候回来呢?”

  “我们晚上要烧烤猎物,来一顿野外大餐,闹个通宵,也许明天早上才能回来吧。”

  “好的。”小校羡慕地说,“要不是公务在身,我也真想和下邳一道去玩个痛快。”

  “的确是有点可惜,下次一定叫上你!”

  “那我就先多谢了!开门!”

  小校一挥手,后面的士兵“吱呀呀”推开了大门,刘裕一行人生龙活虎,大呼小叫着走了出去。

  离开京口城,这支欢快的游猎队伍顿时安静了下来,整齐肃穆的行进在前往东郊猎场的路上。

  “清点人数。”

  刘裕对孟昶说,孟昶立刻离队,默默计算队伍的人数。

  片刻之后,他策马靠近刘裕,报告:

  “二十七骑,一百一十六名从者。”

  “差不多有百五十人了。”

  刘裕点点头,不言不语地继续前进。

  大家的神色都很紧张激动,经过半年的谋划,现在终于走到最后一个环节了。

  不过,在这一百四十多人中,却有一个年轻人好像毫无感动似的,完全没有生死交关的紧张感。

  他是檀凭之最小的侄子檀道济,大约二十岁出头年纪,长相有点笨拙丑陋,鼻子、嘴巴、耳朵都很大,耷拉着下嘴唇,骑在一匹和他一样难看的骡子背上,翻着一本竹简书。

  “道济,你还有心思看书?”

  边上的一个大汉好奇地问,他是道济的长兄檀韶,性格粗豪好酒。

  “嗯。”

  道济漫不经心地回答:

  “起义也好,打仗也好,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呢。学习的时间却很紧迫,这个月我打算要背熟《司马法》的,已经到月底了还差四分之一,正着急呢。”

  “这家伙……”

  檀韶不由伸了伸舌头。

  一行人走了二十来分钟,已经进入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再往前,是森林和群山。

  清晨的雾已经完全消散了,阳光从东方像亿万支箭般射了过来,草地上的露珠亮晶晶地放光。

  “就到这里吧。”

  刘裕翻身下马,骑者们也都下马走近,从人们则在外圈站成几列。

  “诸位!”

  他朗声说着。

  “不管诸位以往是抱着怎样的意图,为了什么目的而加入这个团体。到了今天,也必须都忘记自己的本心,和大家融为一体,拧成一股绳!”

  “若是不同心协力,没有赴汤蹈火的决心,那怎么样也不可能干得成这件大事!”

  他紧紧握起拳头。

  “是身败名裂,还是一鸣惊人,就看这次的表现了!”

  “噢!”

  众人都大声回答。

  “开始念檄文!”

  刘裕向无忌努努嘴,让对方站到中间。

  无忌快步向前,拿出昨晚定稿的文章,清了清喉咙,以他那独特的大嗓门念道:

  “夫治乱相因,理不常泰,狡焉肆虐,或值圣明。自我大晋,阳九屡构。隆安以来,难结皇室。忠臣碎于虎口,贞良弊于豺狼。逆臣桓玄,陵虐人鬼,阻兵荆郢,肆暴都邑。天未亡难,凶力繁兴,逾年之间,遂倾皇祚。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沦,七庙毁坠……”

  念着念着,队伍中不少人都开始低声哭泣,他们或是想起了被桓玄杀害的亲友,或是感怀社稷沦丧,无不悲痛欲绝。

  “……裕等所以叩心泣血,不遑启处者也。是故夕寐宵兴,援奖忠烈,潜构崎岖,险过履虎。辅国将军刘毅、广武将军何无忌、镇北主簿孟昶、兖州主簿魏咏之、宁远将军刘道规、龙骧将军刘藩、振威将军檀凭之等,忠烈断金,精贯白日,荷戈奋袂,志在毕命。……裕辞不获已,遂总军要。庶上凭祖宗之灵,下罄义夫之力,翦馘逋逆,荡清京辇。……望霄汉以永怀,眄山川以增厉。授檄之日,神驰贼廷!”

  无忌朗朗念完,众人仍一片肃穆,沉浸在悲愤和激昂慷慨交织的情绪当中。

  “好。”刘裕又走到正中,开始发号施令。

  “孟昶、刘道规,你二人先前往广陵,想办法说服桓弘下令明天一早开门。周安穆,你去京邑通知王元德、刘迈等人,告诉他们一切顺利,今夜立刻起事。其他的人,听我分派处置,决定明天攻击京口的序列!”

  孟昶等人带着各自的从人,匆匆告辞,还剩下一百三十余人。

  刘裕拾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出京口城区的简明示意图。

  “我等一共分为三阵。第一阵为突击组,第二阵为主力部队,第三阵殿后。”

  他以在军中指挥大阵仗的庄严表情下达指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