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倒桓_韩之昱【完结】(30)

  洗完澡,又洒上香露,由使女为他梳好油光发亮的头发,穿戴上合体华美的衣冠,顿时神轻气爽。几天前那副颓废悲哀、又臭又脏的臭皮囊好像瞬间就被抛得远远的,脱胎换骨成了一位从头到脚都洋溢着自信的年轻君王。

  随着身体的改变,桓玄的心情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原本,他一直在自怨自艾,悔恨不该轻信刘裕,对倒桓党过于轻敌。但在此时,这种悲叹却转变成了另一种有力的愤怒。

  这种愤怒,与其说是针对敌人的,毋宁说更多的是在怨恨己方臣下和武将的无能和愚蠢。

  ——如果按朕最初拟定的战术,不战而老反贼之师,必能大功告成。全是这群不中用又好逞能的文武官员,才使时局落到今日的地步!

  他想着想着,真想把所有的臣下都叫来训斥一顿。然而——

  “且慢!”

  他灵机一动,突然想起了所谓的“起居注”。

  “起居注”这种东西,原本是由皇帝身边的女官或男性侍从秉笔的一种史书,专门纪录皇帝的言行举止和国家的大事。也相当于是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是光骂他们一顿,那也没多大意思。如果能把这段时间讨贼战役的真相纪诸于史书,便可让日后的天下人皆知谁当负起败战的责任。

  桓玄不放心由史官来写,他自己本来就以文笔优美出名,于是下定决心由自己亲自笔录,撰写《起居注》。

  三月十四日,桓玄与从人们休整完毕,后继两批船队也陆续赶到,寻阳城中一时人声鼎沸,挤满了上万兵马和官员侍从。

  “出发,回江陵去!”

  桓玄再度登船,往荆州治所江陵出发,同船也挟持了原本被流放寻阳的晋帝司马德宗及晋室后妃,以防被倒桓军所利用。

  为迎击倒桓军的追兵,他在寻阳一带留下了大部分的京师退却部队,合并起当地的郡县军,约有万人左右。分别由龙骧将军何澹之、前将军郭铨、江州刺史郭昶之等指挥,列阵于长江要冲之地湓口,布下了坚实的防线。

  这一天,天气十分晴朗,船队启程之后,卞范之乘着一艘小艇,登上主舰向桓玄询问日后的军机决策。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桓玄坐船上的侍从丁仙期却表情严肃地拒绝了他的求见。

  “为什么呢?这可是关系今后战事的重要报告啊!”

  范之大惑不解。

  “陛下有要事处理,不见任何人,也不听任何报告。”

  “那么,究竟是什么要事呢?”

  “《起居注》。”

  “《起居注》?”

  “不错,陛下打算用旅途的这段时间,亲笔完成《起居注》的撰写。”

  “什么!”

  范之不可思议地叫出声来,目瞪口呆,怔怔地站住了。

  ——军情紧急,陛下却把所有精力都用来干这种无聊的事吗?

  一阵窒息般的压抑感笼罩了他的整个身心,范之比离开京师时更加绝望灰心了。

  到达江陵之后,桓玄御笔撰写的《起居注》终于正式完工。文中对自己的战略战术充满了溢美之辞,认为尽善尽美,皆因为下臣不力,才致使讨贼失败。随后,又令下人誊抄全文数百份,飞骑发送各地,明示败战的责任应当由谁来承担。

  通过这段时间的写作,桓玄终于从悲观中解脱了出来,重新焕发出了足够的自信。

  不过,与此同时,他也失去了天下人对他最后的信心。

  第十七回 倒桓军西进

  在桓玄西上江陵的这十来天时间里,倒桓党在东面的势力也迅速扩张高涨,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的壮丽景象。

  首先,在豫州方面:原本诸葛长民负责的历阳起义,由于错过了预定的日期,被豫州刺史刁逵(刁弘之父)破坏,并将长民用槛车送往建康。然而,当槛车刚到长江边的当利浦时,义军进据京师,桓玄仓皇西走的消息已经传来,押送长民的兵士们群情汹涌,当即打破囚车,放出长民,与其一同向历阳进攻。刁逵无心恋战,想弃城逃走,却被部下扣押,将刁氏一族尽数送往京师。

  自从刁逵祖父刁协以来,刁氏就是晋国的名门望族,族人大多出任显要职务。隆安年间,刁逵出领广州刺史、兄长刁畅出任始兴相、次子刁弘出领冀州刺史。全都不拘名节操守,利用职权大肆敛财,侵吞田地万顷之多,庄园奴婢数以千计;同时,又封锁山林湖泊,不让百姓渔猎樵采,民众恨之入骨,称为“京口之蠹”。

  对于刘裕来说,刁逵同样是个人的怨敌。在贫寒时,他曾欠下刁氏的赌债三万钱,因此而遭到鞭打和羞辱。在他内心深处,这也许正是激励他奋发图强,立志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外界刺激之一。这次机会,不但可偿多年的仇怨,又得以诛灭国贼和民贼,于是便以最严厉的手段对刁氏予以族灭。

  “所有刁家的仓库、房间一律开放,任凭百姓取用器物,只要双手能搬得动,拿得走多少就拿多少!”

  这条命令,对于饥寒交迫的京口百姓犹如天降福音,数以万计的民众排着长队前去搬运财物。虽然如此,仍然用了超过一天以上的工夫才倾尽了刁氏的积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