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倒桓_韩之昱【完结】(39)

  ——桓玄总算已经打倒了。接下来的,恐怕就是倒桓同志之间的浴血搏杀了吧!

  一边想着,他那双细小的眼睛中闪烁着更大的快乐和野心,不到自己消灭群雄,独掌大权的那一天,战斗就永远不会结束!

  与此同时,在建康的东府城内——

  新政府的两位要员:刘裕和刘穆之,正面对面坐在书斋里,一边用青瓷茶具饮着吴地的名茶,一边谈笑着。

  “桓玄终于被打倒了。”

  “是啊。”

  “不过,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必须完成。”

  “嗯。”

  刘裕点着头,“不错,打倒桓玄,复辟晋室只是一个开头而已。如果不借这次机会对腐朽的国家进行一番翻天覆地的改造,那也就失去了起义的真正意义。”

  “从魏晋以来,士族就一直统治着国家,选拔人才看的不是能力,而是以门第互相推举。虽然士族中也有王导、谢安、谢玄这样不世出的英才,但更多的还是刁逵、王愉这一类的国贼和害民贼。要改变国家的积弱,首先就要从官僚制度入手。”

  穆之侃侃而谈,瘦长的身躯里满溢着活力。

  “对,虽然无法一下子废除士族根深蒂固的地位,但可以先尝试着多用寒人充当身份低微但职权重大的官员,以后再逐步消灭士庶之间的鸿沟。”

  “如此一来,几百年的积弊就能一举得到逆转。”

  “等到国力强化之后,接下来——”

  “接下来,就是明公念念不忘的那件心愿了!”穆之笑着说。“兴兵北伐,驱除胡虏,还我中原河山!”

  “不错。”

  两人都笑了一阵。

  喝了一杯茶水,刘裕又露出了少许感伤的神色。

  “道民啊。”

  “嗯?”

  “卿说,我们的事业,到底会对未来的历史产生多大影响呢?看秦皇汉武,昔日的霸业雄图到如今又剩下了些什么?终究,人总有一天还是不得不死的啊!”

  “话是这么说。”穆之悠然地回答,“不过,历史这东西,不正是前人一步一步推进的吗?在千年的长河中,也许我们今天的作为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成千上万个我们这样的人,前赴后继,总有一天会把世界推向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他顿了一顿,又说:

  “何况,就算我们的事业没有意义,至少我们对事业的执著和努力,总会给后世立志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的人们立下榜样。如果能让在暗夜中奋斗的他们产生共鸣,有所激励,那也不算枉过我们这一生了!”

  “是的。”

  刘裕由衷地点了点头。

  他们一时都沉默了下来。

  这时,一抹明亮的阳光,突兀地从窗外直射而入。两人同时向外看去,不由发出了惊叹:

  “天气多么好啊!”

  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上,浮着高高低低的朵朵白云,有的云松散,有的云紧密,有的云在随风飘动,有的云则像列阵般整齐。

  注视着天空,他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荡漾起了明朗的笑容。

  就这样对坐着,无言地笑个不停。

  后记

  这篇小说的主角,不是刘裕,不是复辟三杰,也不是桓玄,而是整个时代。

  小说中的人物,他们的理想、目标、作为和人生,对于生活在现代世界的我们来说,已经过去了一千六百年的漫长岁月。然而,所谓的历史,千百年来却一直都在不断地重复上演着。奋斗、腐化、衰败、消亡……奋斗、腐化、衰败、消亡……一代代的人们就这样沿着周期曲线从波谷上升到波峰,又从波峰下降到波谷,旧的、老的东西不断地消亡,而新的、年轻的事物又抱着满腔热血和活力取代它们,创造着自己理想中的新世界。

  公元五世纪初的东晋,就是这样一个新旧势力迅速交替变更的动荡时代。

  生活在这风起云涌时代的人们,也摆脱了和平时期人们的惰性和消极,或主动,或被动地在时代风云中发挥出了各自的真正才干;同时,也显露出了各自的真实本性。

  被历史潮流淘汰的失败者,并不尽是不可救药的恶人。在楚朝中,有卞范之这样忠于友情,明知必败也要舍身赴难的人;有胡藩这样为旧主尽忠之后才投入新兴势力的人;也有桓修这样浑浑噩噩,没有立场的人。就连桓玄,身后也有百万荆州父老的支持,并不是千夫所指的独夫。

  同样,在代表新兴势力的倒桓党中,也有刘毅这样的野心家、诸葛长民、孟昶这样的投机者和刘迈这样的叛徒。

  各式各样的人们,在乱世中蜂拥相斗,各见各的正义,各怀各的理想,千百年后,一切归于沉寂,只剩下书简中寥寥的几行文字。只有当偶尔有读书人翻见时,才会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感慨,而流泪。

  或许,昔人的奋斗对于今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门阀掌权还是寒人掌权,只不过是历史课本上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片断而已。但是,就像在尾声中刘穆之所说的那样,倒桓义士们前赴后继的执著和努力,总会给后世立志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的人们以鼓励,以共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