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藏地燃情·阿里轶迹_孙元凯/韩雅秋【完结】(9)

  先进的思想,尤其是模范的行为,身教重于言教。不管何时何地,都能对他人起到号召和带动作用。

  榜样果然有力量。仅仅事隔一天,又从军宣队办公室传出惊人的消息: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干部,在“吐故纳新”中曾经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但并未被“纳新”的谢大军,主动自愿报名去阿里。

  据说,今天上午一上班,谢大军手里拿着申请书,来到项书记面前,呈上申请书,只说了一句话:

  “项书记,我也志愿报名去阿里!”

  项书记怔住了。刹那间一个思想掠过他的心灵深处:“革命事业,不但需要先进的党员,同时离不开优秀的干部与群众!”

  谢大军是优秀的,竟然在“吐故纳新”中没有被吸纳到党内来。不是他当党员不合格,是我不配当他的书记!

  项良书记只把双手按在谢大军的双肩上,凝视着他,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

  “你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第二章 入藏(1)

  谢大军从军宣队队长原省人委学习班党委书记项良的办公室出来,一切烦恼都抛到脑后,径直回到原来个人的单身宿舍里。

  他在抓紧整理东西。偶然拿出那次着火时在院里拾到的几本旧书。其中一本是旧词书,封面破损。当他翻看一首词牌名“浪淘沙”的词时,深为之绝妙所震动: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他从历史资料得知,这是五代时期南唐李后主,在宋兵攻破金陵投降后的感愤之作。字里行间渗透着一位人主失政后的悲哀。

  正看得入迷,冷芬突然推门闯了进来。

  谢大军一脸茫然。

  “什么书看得这样入迷?”即便是好意,由冷芬口里说出来,也会让人感觉生硬。

  “是古诗词之类的书。”

  冷芬一伸手,书便抄到了她的手里。随便看两眼又递还给他,笑道:“‘四旧!’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就喜欢这些东西。”

  “是啊,臭老九嘛!”谢大军随口说道。话刚出口,又觉得对答太简单消极。于是补充说: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文化悠久,内容丰富,不能用‘四旧’两个字全部否定掉!毛主席说过‘古为今用’的。”

  冷芬只是拿眼看着他,含情脉脉、不动声色地看着。

  谢大军沉默了……知道她想说什么,但不愿与她交谈她想说的话题。故意用话岔开:

  “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李煜是什么人吗?”不等她回答,自己接着说下去:

  “他是一个亡国之君,他虽然丢掉了江山宫闱,但他念念不忘过去。李煜的词总是抒发着悲哀,这也是人性的再现,知耻而后勇啊,他可比蜀后主刘禅强多了,他至少还懂得悲哀……”

  冷芬目光闪烁地看着谢大军,觉得有点话不投机。便直截了当地说:“我不懂诗词,但悲哀是大可不必的!”

  “我从不为个人而悲哀!”

  “那你为什么?”

  “我为历史而悲哀……”谢大军有点激动了:

  一个人的事小,一个国家事大。

  “你想的事未免太大,也与你太远了!大军!说点正经的——你真心准备走?”

  “真心准备走!”谢大军语气坚定地说。冷芬不愿听到的答话清晰地萦绕她的耳边。

  冷芬失望的心情,使她的身心立刻软了下来。她似乎明白了一点,对性格刚强的男人,动硬的是不管用的。俗话说,以柔克刚或许能好一点。她半开玩笑,恳求地叫道:“老九不能走!”

  “为什么不能走——请说个道理给我听!”谢大军非常认真地问道。

  冷芬看着谢大军那种执着得近乎呆气的表情,不得不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给他:

  “大军!从原则上说,你响应组织的号召,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并没有错,我只觉得别人这样对待你不公平!你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灵活地去面对。何必自讨苦吃,再说组织又没调到你的头上!”

  谢大军不以为然地笑笑:

  “别人对我不公平,对不起我,但我不能对不起组织。任何个别人绝对代表不了组织,我去与不去,都与他们无关!我真正面对的是时代。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以自己的言行写自己的历史。”

  冷芬觉得谢大军说的每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她以无可奈何地口吻说:

  “人们都像你,事情就好办多了。但我也想提醒你一点,毛主席也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你的脑子也应该复杂一点!”

  谢大军从冷芬温柔的神情中,感受到一种超出同志关系的异性的情谊。他不忍拂其美意,便用微笑表示默认。

  冷芬也因在谢大军面前这少见的和谐而快慰。她灵机一动抓住这难得的时机,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或者说我想告诉你一些事,不知你愿不愿意听?”

  “我洗耳恭听就是。”谢大军知道她一定是出于某种好意,但他未必能接受得了。尽管如此,他出于尊重,还是表现出就应有的耐心与兴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