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哆哆嗦嗦写毕,泪水夺眶而出。
院子里,女贞正在于谦的窗外徘徊。
她看着于谦映在窗户上的身影,愁肠百结。
终于,她下了决心,走到于谦的房门前,想举手敲门。
可最后一刻,她还是失去了勇气。
她就这样举着手,迟迟没有落下,呆呆地站在门前。
房间里,于谦还对着怀念兰心的诗发呆。
他轻声诵读着:凄凉怀怆几时歇,飘渺音容何处归?
两股热泪终于在这个硬汉子的脸上流了下来。
21、于府院内
于府大门屋檐下,挂着的那条大鱼已经腐烂了,露出一些白色的鱼骨头,在风中晃悠,
看上去很是怪异。
于谦的身体好多了,在院子里散步。
他偶尔朝那条大鱼瞥上一眼,嘴角浮出一丝会心又得意的笑容。
女贞在灶房间忙碌。
于冕在大声诵读着孔子的《论语》,琅琅书声清脆悦耳:子曰:为政以德,
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于谦侧耳听着,满意地点点头。
于谦回到房间,突然他发现,放在桌子上的那张诗笺不见了。
于谦吃了一惊:奇怪,昨晚新写的这首诗怎么不见了?
22.于府厅堂
王直来看望于谦,两人坐在厅堂谈话。
王直:于大人身体康复,实乃朝廷大幸,老朽这心里也踏实不少,哈哈。
于谦:王大人言重了。我这些天呆在家里,不知朝廷有何要事?真是急得慌啊!
王直:于大人这脾气,就是闲不住。不过,老朽今天来,倒真是要跟你说件事。
于谦:请王大人示下。
王直:京城保卫战大获全胜,太上皇又顺利回朝,可算是功德圆满。接下来,朝廷就要对有功之人论功封赏,不知于大人可考虑过?
于谦:实不相瞒,我也为这事担忧呢!
王直:哦?封赏是大喜之事,于大人何来担忧?
于谦看了王直一眼:王大人其实也早已心知肚明,只是不肯明说,是吧?
王直默然。
于谦长叹了口气:唉,封赏封赏,就得有封有赏啊!
王直:没错,按朝廷规矩,只怕要花点银子了。
于谦:可是现今国库空虚,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银子来行赏!
王直:说实话,于大人,老朽也是万万没料到国库竟然空虚如此!
于谦:太上皇当政时,朝奢侈糜成风,已是入不敷出,再加上这仗一打,哪里还有积余!
王直:于大人,你打算怎么办?
这一回,轮到于谦默然了。
王直:老朽听说,一些立有战功的武将,都在等着朝廷封赏了。现今外面是议论纷纷啊。
于谦一愣:哦?
王直:此事关系重大,还望于大人早日拿定主意。
于谦郑重地点点头。
于谦送走王直,忧心忡忡地回到房间。
突然,他的眼睛被墙上的一幅字吸引住了,那幅字被裱了起来,平整地挂在墙上,显得异常醒目。
――那正是于谦手书的《悼内》。
于谦激动地拿手抚着字幅:哦,都裱起来了。
他沉吟着:是谁呢?难道是冕儿?
他一抬头,却见女贞靠在门边,正默默看着他。
他顿时醒悟过来:女贞,是你?
女贞点点头,脸上是温柔的笑意。
于谦心头一热,抚摸着字幅的手颤抖了,脸上的表情竟难以自抑。
他喃喃地:谢谢,谢谢了,女贞!
诗句在他的眼前慢慢模糊了……
十二 君臣之间(1)
1、南宫书房
英宗悠闲地坐在南宫书房。
张永进来禀报:启禀太上皇,瓦剌太师也先派使者前来京城和谈,因思念太上皇,特进贡一只千斤巨瓜,请太上皇品尝。
英宗一愣:哦?也先派人求和来了?
张永:奴才听说,也先愿向我朝朝贡称臣,重修旧好。
英宗开心地:喜事,喜事啊,嘿嘿,这个也先,倒还记得朕,啊?
张永:奴才恭喜太上皇,那只千斤巨瓜现已运抵南宫,太上皇可随奴才……
英宗略一思索:且慢。朕问你,皇上可知情?
张永:回太上皇,是皇上让奴才给送来的。
英宗转着眼珠子,马上有了主意:既然是千斤巨瓜,朕岂敢独自消受?这样吧,即刻将此巨瓜送往慈宁宫,孝敬太后她老人家。
张永:是。
2、慈宁宫后花园
后花园里布置得花团锦簇。
孙太后端坐在一座凉亭中间,景帝和英宗分别坐在她的两旁。
英宗身穿平常服饰,但不知是有意无意,他的腰间挂着那把多年前也先进贡给他的七星宝刀,显得极为威风。
于谦等几十位重臣围坐在凉亭外,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他们的目光一齐落在孙太后前面的台子上,那儿搁着一个庞然大物,用红绸覆盖着,一时看不清庐山真面目。
孙太后扫视了众大臣一眼,缓缓开口:京城保卫战大获全胜,瓦剌已退回塞外,再不敢问鼎中原。现今也先太师专程派使者前来朝贡称臣,要与大明永结和好。皇上下旨,恩准瓦剌所求,从今往后,我大明和瓦剌又和平相处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