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纷纷称颂:边关安定,乃社稷之福啊!
孙太后微微一笑:这也先,倒也是个英雄豪杰,太上皇蒙尘塞外,他尚能以礼相待,现今太上皇回朝,他特意进贡一只千斤巨瓜,孝敬太上皇。太上皇不愿独享,又送给哀家。
孙太后停了一下,继续款款道来:哀家感念太上皇一片孝心,因想两国和好,乃朝廷喜事,理应与众大臣一同庆贺,故奏请皇上,宣列位爱卿来此后花园观赏。
孙太后说着,将手轻轻一指:这只巨瓜就在这儿了,兴安,给大伙儿瞧瞧。
兴安答应一声,上来揭开盖在巨瓜上的红绸。
众大臣惊呼一声,全被这只见所未见的巨瓜惊呆了。
已升为内阁大学士的陈循带头站了起来:奇物,真乃奇物也!
胡滢笑呵呵地摸着长长的白胡子:老臣活了七十多岁,别说是亲眼看见,就是听也没听说过世上有这等巨瓜!
徐珵也不甘落后:奇物异宝,多逢盛世而出,祥瑞之兆,祥瑞之兆啊!
孙太后笑着点点头:哀家也觉得此物吉祥,这不,今儿个就请皇上、太上皇,还有列位爱卿一块品赏。
众大臣欢天喜地:谢太后隆恩!
胡滢喜滋滋地:老臣今日有口福了,嘿嘿。不过,在品瓜之前,老臣想问一声,这瓜可有名儿?
景帝笑嘻嘻地:列位有所不知,瓦剌使者献上这只巨瓜时,曾跟朕说,此瓜在瓦剌也是百年一见,故号称“天瓜”。
胡滢:“天瓜”?好,好啊,这普天之下,也惟有此瓜才配得这等称号了!
英宗听了,似乎触动了心事,若有所思地盯着那只被称为“天瓜”的巨瓜,眼神闪烁。
孙太后感叹地:要是我大明也有这等巨瓜,那该多好啊!百姓们种上一种,天下人人都有口福了。
王文:太后心系黎民百姓,臣不胜感动。依臣看来,其实此事不难,只要品瓜之后,将瓜子留下,传到民间,“天瓜”不就在大明扎下根了?
石亨等纷纷附和:王大人所言极是,待会儿留下瓜子,请太后赐给瓜农,不怕结不出“天瓜”来。
孙太后:唔,话是这么说,只是不知这只瓜里有多少瓜子?
英宗突然插上一句:太后何不让大家猜上一猜?
孙太后一愣:太上皇的意思是……猜瓜子?
英宗:太后今日开心,正可乘此良机,君臣们都乐上一乐,有何不可?
孙太后乐了:太上皇这主意好,列位爱卿,你们都听到了?品瓜之前,大家先猜猜这只巨瓜里头有多少颗瓜子,啊?
众大臣也乐了,一时议论纷纷。
胡滢叫起来:太后分明是为难臣等,如此巨瓜,谁能知晓有多少瓜子?这能猜准吗?
孙太后:我大明多有能人,哀家今日就是要看看,谁有这个本事。
孙镗先站出来:太后,末将先来。
孙太后:孙将军请。
孙镗:平常小瓜,尚有上百颗瓜子,如此大的巨瓜,当有上千颗瓜子。
孙太后:上千?那是多少啊?
孙镗:末将猜,六千九百九十颗!
陈循:不对,不对,臣看有八千零八颗。
这一来,众大臣纷纷猜起来,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也有猜上万的。
惟有于谦和景帝、英宗一直没有吭声。
孙太后看了看他们三位:皇上、太上皇、于爱卿,你们三位的意思呢?
于谦为难地:太后出的难题,倒难煞臣了。
孙太后:这天底下的事,可难不倒你于爱卿。哀家看,你们三位必定心里都有了主意,只是不肯道破而已,哀家说的可是?
十二 君臣之间(2)
景帝、英宗、于谦都笑而不答。
孙太后沉吟了一下,有了主意:这样吧,既然你们三位都不肯明说,不妨将数字写于掌上,一同亮给哀家看看。
景帝、英宗和于谦都点点头。
兴安奉上笔墨,景帝、英宗、于谦分别在掌心写了个数字。
孙太后先对景帝和英宗:你们兄弟两位谁先……
孙太后话音未落,景帝和英宗同时摊开手掌,两人的掌心上都写着:一。
孙太后一愣:一颗瓜子?
当即有人嘀咕起来:一颗?不会吧?这只巨瓜比起平常之瓜,大了何至成百上千倍?
也有人好生奇怪:神了,皇上和太上皇怎么猜得一模一样?
就在众大臣议论纷纷之时,孙太后的目光落在于谦身上:于爱卿,皇上和太上皇都猜了个一,那你呐?
于谦轻轻张开手,他的手掌上竟然也写着:一。
孙太后和众大臣都是大吃一惊,连景帝和英宗也变了脸色。
众大臣都在吃惊之际,孙太后已回过神来,淡淡一笑:好,好,大家都猜过了,现今就打开这只巨瓜,请列位当场验证。
孙太后说着,把手一挥,兴安提着一把大刀上来了。
就在兴安准备切瓜的时候,英宗发话了:等等。
兴安:太上皇有何吩咐?
英宗解下佩在身上的七星宝刀:这把七星宝刀原是也先所献,今日正好有用武之地,就拿它来切吧。
兴安恭敬地接过七星宝刀:是,太上皇。
兴安来到巨瓜前,缓缓抽出宝刀,顿时众大臣都觉得眼前寒光一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