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见了,忍不住大声赞叹:好刀,果然是把好刀!
石亨说着,挺身而上:兴安公公,可否借此刀给在下一看?
兴安将宝刀奉上:石总兵请。
石亨接过宝刀,从头到尾仔细欣赏了一遍:好刀,好刀啊!
英宗留意着石亨的神情,似乎心有所动,微微点了点头,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石爱卿毕竟久经沙场,练就一双慧眼,啊?
石亨忙向英宗行礼:太上皇过奖了。
石亨说着,将宝刀还给兴安:兴安公公,此刀锋利异常,小心了!
兴安点点头,爬到台子上,举刀对着巨瓜切了一圈。
接着上来六七个太监,用力从刀痕处往外扳,只听“喀嚓”一声,巨瓜裂了开来。
众大臣哗的一声惊叫,可叫过后,众人都呆住了,那红色的瓜瓤里,竟然没有一颗瓜子。
孙太后也微微一惊:看来列位都猜错了,此瓜并无瓜子。
英宗:太后先别忙定论,到底如何,待会自有分晓。
孙太后唔了一声:那就烦兴安再找一找。
兴安听孙太后如此吩咐,赶忙挥刀将巨瓜割成小块。
太监们手忙脚乱地将切下的瓜片搁在台子上,台子被摆得满满当当。
最后,终于在一块瓜片上挖到了一颗瓜子。
这颗瓜子有鸡蛋般大小,通体金黄,发出灿灿的金光。
众大臣又是一声惊呼:啊――
孙太后笑容满面:恭喜皇上、太上皇,还有于爱卿,这只巨瓜果然只有一颗瓜子!
英宗得意地笑了。
景帝看了英宗一眼,也笑了,但他笑得有点尴尬,目光里闪过一道阴霾。
这一切都悄悄被徐珵看在眼里。
孙太后笑嘻嘻地看着景帝:哀家还是不明白,皇上何以知晓这只巨瓜里仅有一颗瓜子?
景帝笑而不答:嘿嘿。
孙太后又看看英宗:太上皇,你呐?
英宗大有深意地摇摇头:天机不可泄漏,太后。
孙太后:哦,你们两位都不肯说,那哀家就问问于爱卿。于爱卿,你又是如何猜中?
于谦不慌不忙地:回太后,臣曾从一本书上,记得有一句话说,千斤巨瓜,仅得一子。臣据此冒昧一试,其实并无把握,今日之事,实乃侥幸。
孙太后:原来这事儿还有出典,于爱卿博闻强记,哀家佩服,佩服。
太监们将切下的瓜分给众大臣。
孙太后:请列位爱卿品瓜。
众大臣正要吃,英宗忽然咳了两声,似乎有话要说。
众大臣都停住了,看着英宗。
英宗把瓜举了一举:朕曾经九死一生,得以回朝,全仗皇上和列位爱卿之功,今日朕借太后恩泽,以瓜代酒,有谢皇上和列位了。
众大臣纷纷地:太上皇客气了,客气了。
英宗:大明度过浩劫,朝野共庆,这会儿君臣相聚,更是其乐融融,朕见此情此景,心里感慨万千哪!常言道,饮水不忘掘井人,我大明能有今日,除了列位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还有赖我全体将士浴血奋战……
石亨、孙镗等人听得连连点头。
英宗顿了一顿,极为诚恳地:朕惟愿朝廷早日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以慰天下人心。
景帝:太上皇所言甚是,朕亦早有此意。
石亨见英宗和景帝主动提出封赏一事,忙上前启奏:皇上、太上皇圣明,封赏乃当务之急,望皇上和太上皇速作决断。
英宗:石爱卿,你是京城总兵,你倒说说,这次京城保卫战都有哪些有功之人?
十二 君臣之间(3)
石亨:此次大战大获全胜,固然与将士们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分不开,然臣以为,这最大的功臣,当数皇上!
景帝和英宗均一愣:哦?
石亨:皇上圣明,国难当头之际,决意抗敌,上合天意,下迎民心,我大明朝野众志成城,才有此胜果啊!
众大臣纷纷附和:那是那是,我朝能打败瓦剌,全靠皇上英明决策。
景帝开心地呵呵而笑:列位,石爱卿,免了免了,朕是皇上,朕难道要自个给自个儿封赏不成?哈哈哈哈。
石亨:臣只是据实奏报而已,皇上。
景帝:石爱卿,你再说下去。
石亨从袖子里摸出早已准备好的功劳簿:皇上、太上皇,臣这儿有一份功劳簿,上面细列立有战功的各位将士,还有文武大臣们的姓名,先请皇上过目。
景帝:好,拿过来,让朕瞧瞧。
曹吉祥将功劳簿递给景帝,景帝倒吃了一惊。这份功劳簿沉甸甸的,差点从他的手上掉下来。
景帝:哦,好沉啊!
曹吉祥拉开功劳簿:万岁爷,请看。
功劳簿上密密麻麻列着于谦、石亨、孙镗、陈镒、石彪,还有朝中列位大臣的名字。
景帝一个个看过来:于谦、孙镗、陈镒、石彪、范广、王直、胡滢、陈循、王文、王竑……
曹吉祥拉着功劳簿,越拉越长。
于谦看到这种情景,与王直相视了一眼,眉头皱紧了。
众大臣也从未见过这么长的功劳簿,既有点喜出望外,又有点目瞪口呆。
景帝:好好,都是我大明的英雄,英雄啊!哎,石爱卿,这上头的立功之人,共有多少位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