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气得霍地站起来。
王直见两人如此针锋相对,忙向于谦示意:于大人息怒,有话好说。
于谦终于克制住自己的激动,又慢慢坐了下来。
王直:两位冷静,国事为重,万不可伤了和气。
于谦:石兄,我再说一遍,功是功,过是过,此事绝难通融。
石亨失望地:那你想怎么样?难道要石彪和孙镗的脑袋不成?
于谦:凭他们所犯之罪,死有余辜!
石亨大惊:于兄,你……你这是真要杀了他们?
于谦:上有国法,下有百姓,何况现今新法刚刚推行,天下人翘首观望,岂能言而无信。
于谦说着,向石亨拱拱手:待审理完毕后,我自当奏请皇上,以律论处!
石亨惊呆了,又羞又恼,一时说不出话来。
19、慈宁宫
这日是孙太后寿辰,慈宁宫里一派喜庆气氛。
孙太后居中而坐,景帝和英宗坐在她的两旁。
有不少大臣前来道贺,送来各种各样的寿礼。
孙太后笑呵呵地:列位爱卿,多礼了多礼了。
胡滢:臣等祝太后万寿无疆!
孙太后开玩笑地:胡爱卿啊,那哀家不成了老不死了吗?哈哈哈哈。
众大臣大笑。
胡滢:太后拿老臣取笑了。
孙太后:列位,坐,坐下说。
众大臣坐下:谢太后。
石亨手捧一只大盒子进来了。
孙太后喜滋滋地:瞧瞧,我们的大功臣来了,啊!
十三 整肃朝纲(8)
石亨向孙太后行礼:太后吉祥。
孙太后打量着石亨手中的盒子:武清侯啊,你这是给哀家送什么好东西来了?
石亨跪在地上,将盒子高高举起来:请太后打开瞧瞧便知。
英宗笑嘻嘻地:想必武清侯这份寿礼与众不同啊,哈哈哈哈。
孙太后:哦?是吗?那哀家倒真要瞧瞧了。
孙太后说着,将盒子打开。原来里面是一尊雕刻精良的弥勒佛,笑态可鞠。
孙太后大喜:唔,倒真是件好东西啊!
石亨:臣听闻太后虔诚向佛,今日借太后寿辰,略表心意,望太后不弃。
孙太后赞叹地:还是武清侯最懂哀家的心思。来来,武清侯,快过来坐。
石亨站起来:谢太后。
英宗乘机吹捧石亨:武清侯乃我大明第一功臣,精忠报国,朕最是佩服。
石亨:太上皇过奖了。
英宗:哎,朕可是肺腑之言哪,没有武清侯,哪有朕的今天!列位爱卿,你们说是不是?
陈循等人纷纷附和:那是那是,武清侯屡建奇功,乃是朝廷栋梁。
石亨听着一片赞扬声,却似乎是面有忧色,轻轻摇着头,叹了口气:唉――
英宗留意着石亨的脸色:武清侯,列位爱卿对你都赞赏有加,你又何故摇头叹气啊?
石亨似有难言之隐:臣这点功劳算什么,不提也罢。
英宗:哦?武清侯莫非有难言之隐?
石亨点点头:既然太上皇下问,臣也就不惴冒昧,臣的部下石彪和孙镗等一班将领受皇上封赏,多圈了几亩地,于大人要从严查处,只怕这两人性命不保了。
景帝听见石亨在孙太后寿辰上提出石彪一事,微微皱起了眉头。
英宗却大感兴趣:武清侯,石彪和孙镗这班将领圈地是真的了?
石亨:是……是真的。
英宗装出气愤的样子:真是如此,那就太不应该了,石彪、孙镗身为朝中大臣,怎能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过分,过分啊!
石亨见英宗是这种态度,吃了一惊。
英宗马上又是惋惜的表情:不过,石彪、孙镗都立有大功,朕为他们惋惜啊!
石亨:石彪、孙镗是有罪,可他们毕竟是有功之臣,朝廷难得的两员大将,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臣没想到我朝的功臣也是这个下场啊!
景帝听了,不由一愣。
英宗:难得武清侯如此爱惜部下将士,朕好生感动。
石亨:太上皇,臣的职责是带兵打仗、保家卫国,没了这帮弟兄,臣如何保得朝廷安宁?
英宗动容地:武清侯处处为朝廷着想,依朕看,朝廷也不可一概而论,石彪、孙镗立有大功,虽不知轻重,犯了点罪,也是情有可原,现今天下太平了,万不可妄杀了功臣。
孙太后听了,也微微点头:这话在理。
石亨见英宗和孙太后如此表态,大喜过望:太上皇、太后圣明,臣替石彪、孙镗,还有那几位将士谢谢太上皇和太后了。
孙太后又看着景帝:皇上,你说呐?
景帝正要回答,这时,于谦空着双手,姗姗来迟。
景帝忙把话岔开:哦,于爱卿来了。
于谦拜见孙太后:臣来迟了,望太后恕罪。
孙太后:哦,于爱卿啊,不必多礼,来来,哀家正要问你,那石彪、孙镗圈地之事,你处理得怎么样了?
于谦:回太后,臣正在审理。
孙太后笑嘻嘻地:刚才太上皇说了,石彪、孙镗功勋卓著,请你看在他们两位出生入死,为朝廷效力的份上,从轻发落。
于谦一惊:太后,国法在上,臣不敢徇私枉法。
英宗迫不及待地:于爱卿,对有功之人,朕看还是多加爱护为好,否则,犯了点事,就杀无赦,岂不寒了将士们的心?这朝廷还让谁来保护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