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此言一出,景帝听了,也为之一惊。
陈循等纷纷附和:太上皇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于谦却不为所动,平静地:太上皇,臣以为不然,有功之人犯了国法却不予严惩,那天下百姓呢?他们会怎么看?他们难道不会寒心吗?
英宗倒被于谦的反问给问住了:这个……
孙太后:于爱卿啊,你这话也说得太严重了,石彪、孙镗有罪,稍加惩处即可,大可不必非得砍他们的脑袋。
于谦肃然地:太后,国法如山,不可因人而异,江山社稷,民为重啊!
孙太后见于谦毫不退让,脸上有点挂不住。
英宗听到“民为重”几个字,拂然不悦,哼了一声:于爱卿,今日乃太后寿辰,你……你又何必如此顶真?让太后不快?
于谦一愣,只得朝孙太后拱拱手:太后见谅,臣只知直言……
孙太后讪讪地:于爱卿,你该不会说哀家多管闲事吧?
于谦无奈地:臣不敢。
孙太后:那好,今日哀家高兴,就私自先作主了,石彪、孙镗有罪,但念其初犯,罪不致死,即刻将石彪贬出京城,镇守边关,孙镗官降一级,留在京城大营,令其将功赎罪。
众大臣见孙太后如此宣布,都鸦雀无声,偷偷看着景帝和英宗。
英宗:太后懿旨已下,朕自然听从。
十三 整肃朝纲(9)
孙太后看着景帝:皇上,你看呢?
景帝见英宗已把话说满了,无法反对,只得点头:好吧,朕依太后就是。
石亨大喜:谢皇上、太上皇、太后隆恩。
于谦还想说什么,王直轻轻扯了扯他的袖子,示意他不可再谏,于谦只得忍住了。
可他还是盯了石亨一眼,目光中充满了失望和沉痛。
英宗喜滋滋地:列位,来来,为太后祝寿。
景帝紧盯着洋洋得意的英宗,对他的戒心似乎又加深了许多,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阴沉地皱起了眉头。
20、南宫书房
英宗回到南宫,仍然亢奋不已,又拿出那把七星宝刀把玩起来。
钱皇后:太上皇对这把宝刀真是爱不释手,日夜把玩,视若性命。
英宗笑笑:是吗?
钱皇后开玩笑地:要不是一把刀,臣妾看你这副痴迷的样子,可要吃醋了呢。
英宗得意地:娘娘,朕是要它派用场了。
钱皇后一惊:太上皇,你要拿这刀派何用场?
英宗神秘地一笑:娘娘不必惊慌,待会自有分晓。
正说着,袁彬悄悄进来,叩见英宗:属下叩见太上皇。
英宗:平身。
袁彬:谢太上皇。
英宗打量着袁彬身上穿着的锦衣卫服装:袁彬啊,你升了锦衣卫指挥,这一身装束,挺神气嘛。
袁彬:托太上皇洪福,属下蒙皇上提拔,都是太上皇和于大人替属下说的好话。
英宗:哦,你知道就好,朕可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你护驾有功,朕自然不会忘了你。
袁彬感激地:谢太上皇。不知太上皇召属下所为何事?
英宗:朕要你去见一个人。
袁彬:谁?
英宗:武清侯石亨。
英宗说着,将七星宝刀递给袁彬:朕将这把随身携带的七星宝刀赐给武清侯。
袁彬吃了一惊,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有点不安地:太上皇,这……
英宗拉下脸来:怎么?你不愿替朕办事?
袁彬:不不,太上皇吩咐,属下岂有推托之理。
英宗转怒为喜:朕就知道你对朕一片忠心,那好啊,你就替朕去办吧。
袁彬迟疑着接过宝刀:太上皇,有一句话,属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英宗:讲吧。
袁彬:武清侯乃皇上最为倚重之人,统领京城三大营,太上皇私下与武清侯来往,多有不妥,一旦传将出去,对太上皇你……
英宗冷笑一声:行了!
袁彬:属下肺腑之言,望太上皇三思。
英宗恼火地:袁彬,朕这个太上皇,在你眼里,赐一把刀给有功之臣,难道就犯了弥天大罪不成?
袁彬见英宗恼火的样子,赶忙谢罪:属下不知轻重,冒犯太上皇圣威,请太上皇恕罪。
英宗:朕知道你是好意,你是朕的患难之交,朕自然不会怪罪于你。
袁彬:太上皇,属下……
英宗:好了,去吧。
袁彬只得收下宝刀,躬身退下。
英宗看着袁彬走出大殿,嘿嘿笑了。
21、石府厅堂
袁彬来见石亨:锦衣卫指挥袁彬拜见武清侯。
石亨高兴地:在下多闻袁指挥英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袁指挥,请。
石亨给袁彬让座,袁彬却站着没动:武清侯不必客气,属下是受人之托,要给武清侯一样东西。
石亨:哦?是谁啊?
袁彬并不回答,而是掏出那把七星宝刀,奉了上去:武清侯可认得此刀?
石亨双眼一亮:这不是太上皇……
袁彬:太上皇有旨,特将此七星宝刀赐予武清侯。
石亨大喜过望,假惺惺推托着:这可是太上皇心爱之物,在下无功无德,怎敢受此恩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