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大人,我率上十几个兄弟潜水下去,把那招摇过市的指挥船给他凿几个大窟窿,看他如何耀武扬威!”花云恨恨地盯着汉军舰队中央的那只飘着彩色旗帜的指挥船,道。
以前他跑江湖时,就经常用这招,背后暗算人。现在当了正规军,还是老毛病不改。
“此计虽有效果,但却极不可行,你看,那舰队中间有四艘小船,上面都站了水性极好的兵士,持有刀枪,就是为了防范我们这一招。”廖永忠眼力极好,他早看到了这一点,提前否决了这招既不损人也不利己的釜底抽薪。
到时船没凿成,兄弟们的性命却丢在江里,他可担待不起。作为一个新入伙的军官,便担当大任,到前线来做这战区总司令,他想取得朱云天的欢心,以及旧僚们的信任,不仅要多打胜仗,还得少死人。否则即便挣到了银子,花起来也忐忑不安,生怕福不长久,被人在背后打小报告。
历史上的廖永忠和徐达一样,一生谨小慎微,行事极度小心,思维细密,且忠心耿耿。但他却获得了和徐达截然不同的下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只能理解为,他此生命行阴路,注定倒霉罢了。
丁德兴火爆的脾气到死也改不了,在城楼上便操起两柄大斧,哇哇大叫起来:“廖大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小弟冲到江边,一斧掷到船上,先斩断了他那杆中军大旗。”
原来,他是见城墙上的军旗被炮弹击断,掉到护城河里了,心里窝着一股邪火呢,也想去敌人那里把这事儿找回来。
大家笑起来,均劝他消消火,为了一杆所谓的旗帜,便要去阵前送死,着实不值得。还是需要想些实际的办法。既然这些战船都在江上,天气又这般寒冷,火攻是收不到效果的,只能把汉军吸引到陆地上来,进行大兵团的撕杀。这一点,可是共和军的优势。
有了上一次被张志雄伏击的教训,杨义尘这次老实了许多,若有所思一番,道:“廖兄,是不是写封信给濠州,问问图龙副帅的想法?”
众人一齐摇头:“等副帅的回信来到,怕是怀阳城早落入敌手了,杨大哥今天怎么了,出的主意太没技术含量了!大失水准啊!”
这一帮人跟朱云天一块呆了两天,便学会了他那句口头禅,动不动就说别人没有技术含量。
杨义尘歪着脑袋,看着江边已经在向岸边靠近的汉军战船,道:“奇怪,这么冷的天,这江水为什么不结冰呢?如果结了冰,他的船再厉害,怕是也走不动了吧!”
又是一阵笑声,这次是哄笑。杨义尘因为惧怕再像上次那样,因为自己的主意让全军受到连累,突然之间变得谨慎异常,不敢再行冒险之事。他宁愿先听听别人的想法,也不想这么快就把自己的观点吐露出来。
江水是流动的,怎么能够结冰?除非天气寒冷到极点。杨义尘拿这件事来说出这番妄论,也怪不得让人取笑。
这一点,让廖永忠很是烦感。
廖永忠观察着江边的形势,突然道:“大家别笑了,敌人要上岸了,这次……陈友谅的来势凶猛啊!!”
杨义尘、花云等人撩目远望,果然,白茫茫的长江北岸,距离怀阳城五里远的一大片开阔之地,有二十多艘汉军的运兵船靠在了岸边。从船上源源不断地有兵士登上岸来,搬运着兵器和攻城所需要的器械。
上岸过程大概用了两个时辰,这段时间内,廖永忠带着众人一动不动地观察着,清数着汉军的人数。直到最后运兵船慢慢地转变帆向,离开,驶到江心,看着这部分汉军部队整顿旗帜,列好了队形,缓缓向怀阳城逼近,这个过程中,城楼上没人说一句话。
好久,花云拍着脑瓜,叫道:“廖大人,敌人上岸之时,我们为何不发动突袭呢?”
丁德兴这粗汉子也跟着叫:“对啊,大哥!”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廖永忠道:“弟兄们稍安勿躁,这时候出击,对我们恰是最危险的!敌人敢这么肆无忌惮地上岸,两侧必已埋伏下了弓箭手,等着打我们的埋伏。我料汉军昨夜就已经有部队上岸了,就藏在那两片树林里,不信你们就等着,一会儿就会出来,与这支船上下来的部队汇合。”
他指着城外东西两侧黑黝黝的树林,让大家注意观察。果不其然,当张志雄的部队行驶到树林中间的空旷地带时,林子里各出来一支约两三百人的兵马,三方汇成一支更大的人流,又向怀阳城靠近了一里多地,就在城外三里处的一座山坡下扎下了营寨。
这次,汉军一共来了接近五千人,但是他们扎下的营寨却让廖永忠为之一愣,五千人只须用一百个帐篷就足够了。就算再加上堆放粮草之地,也用不了一百五十个,但张志雄却命人扎了三百个空帐子,密密麻麻,漫山遍野地驻扎开来,把怀阳城的整个东、南、西三个方都照顾到了,大有把怀阳全城包围之势。
单这营帐,扎完时已经到了傍晚。也就是说,汉军早上开始轰城,不到中午时分,士兵开始下船登陆,一直到了晚上,才算扎好了营帐,足足用了一整天的时间。
这一天内,怀阳城内没有任何动静,只是在默默注视,任凭其在城外摆下了这么大的阵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