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干什么?”廖永忠愕然地说。一时间,他还真想不通。
陈毕经历过徐州之战,此时突然冷笑道:“哼,这都是大帅早玩剩下的招数了。”
终于等来了说话的机会,陈毕挺着肚子挤进来。
“此话怎讲?请陈将军赐教。”不明白的地方,廖永忠倒也虚心请教。
陈毕滔滔不绝,便把当年朱云天大帅在徐州城外玩的那招高明手段向大伙讲了一遍。兵员未到,先扎帐篷,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让守军摸不到头脑。既不敢出城劫营,又心存恐慌,不知对手要来多少兵马。
这一计算是坑惨了李二,愣是给唬住了两个月的时间没敢出城,给共和军奔袭睢山营救徐达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廖永忠暗赞,大帅果然是一代天骄,百年难遇的明主,年纪轻轻,就能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视军事布阵、行军打仗如黑白棋子一般,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他哪里料得到,其实朱云天在每一次制定作战策略的时候,他自己恰是那个最没底气的人,讲究的就是一个碰运气,瞎猫碰死耗子。而且,他背后的图龙、李虎、徐达和陈京四人,才是共和军真正的大脑。也许,今后又要加上一个陆仲亨了。这五个人成为了共和军内的五大天王级的实权人物,是朱云天最为倚重的智囊团。
廖永忠现在还不了解这些,他听了陈毕的解释,恍然大悟,马上道:“大帅真是神人也!他老人家不在,我们也能从他身上得到高明的指示。传我命令,今夜城头不要点亮明火,任何灯笼都不要点,巡逻士兵小心点,尽量别让城外敌人发现。另外,趁天黑之后,马上派出几个探子,悄悄埋伏到城外一里之处,晚上多加观察敌军动静,明晨把夜晚所探报给我!”
说完,他便下了城楼,骑上马就走。
身后,杨义尘问:“廖将军何以认定敌军今夜不会攻城?”
廖永忠道:“兵马还没到齐,谈何攻城?”
他由陈毕所讲的共和军经典战例中受到启发,明白了汉军的意图。所谓的五千兵却扎上五万兵的帐篷,一是为了引起怀阳城守军的恐慌,不敢轻举妄动;二是还要继续增兵,也就是说近日内、甚至极有可能就是今夜,必还会有兵船扬帆而来,把汉军兵士运上江浙土地。
“看来,陈友谅是想跟大帅全面开战了。”第二日,听到探子报来的消息,杨义尘凝起眉头,判断道。
“不一定。”廖永忠不同意这个观点,道:“这才来了一万多人,如果真要全面开战,我军援兵从四面八方而来,吃掉对手,连半个月都用不了。汉军擅长水战,但要论陆战,我军中原无人匹敌。我料这是陈友谅的试探之术,趁我大帅不在,扰我军心,乱我民心。而且,我军现在也没功夫陪他尽全力地玩一把。”
“当然了,趁这个机会,他想夺占我们几个州城是有可能的。”他补充说。
探子在城外蹲点,守候了一整夜,天快亮时跑回了城,报说,前半夜和后半夜,江边就没消停过,不时有船只靠岸,时而传来嘈杂之声。探子起身远远望去,只见数不清的兵马从江中上了岸,不点灯火,轻装疾进,进了城外的汉军大营。
据他们的目测,约有五六千人的样子。
怀阳城的知事府衙内召开了军事会议,廖永忠对大家道:“敌军正在不断增兵,我料不久必会攻城,希望大家能够捏成一个拳头,不让敌人的妄想得逞!”
大家踊跃发言,谁也不能在会议上搞一言堂,这是共和军成立开始就养成的良好制度。朱云天自己没太大本事,但他却擅长组合手下的不同优点,且让他们彼此抵消缺点,由此让部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
虽然廖永忠是个新人,还不了解朱云天让各级军官互相牵制的那一套,但他明显可以感觉到这种公平讨论的气氛。
陈毕说:“廖将军,我建议在张志雄把兵力集结完成之前,我军打一次快速袭击战,把敌军全部赶入长江喂鱼!你看如何?”
众人一片轻笑,陈毕的话说得很幽默,但想法未免过于天真。别忘了张志雄有战船的强大火力支援,共和军不出城倒还安全,如果出城迎敌,距离江面过近,就有被炮击的危险。
“陈将军的想法不错,可惜陈友谅没这么傻。”这个理儿连丁德兴这个鲁莽的汉子都能想到。
花云道:“将军觉得,敌军会在城外堆上多少兵马?”
“我料定不会超过三日,敌军就会搭上云梯,试试身手,以这种速度看,也就不到三万人,虽说不至于对我共和军的淮南腹地造成致命威胁,但拿下我们怀阳城,这些人已经足够了。我希望大家要了解这一点!”
廖永忠再次向众将强调了一遍陈友谅攻打怀阳的目标,是做为一个继续前进的根据地,而并非对于怀阳本身有多大的占有欲望。
“为了整个共和军的利益,这一仗,我们不能输!”他开始鼓动大家的士气。这将是一场从未有过的恶仗,他不知道共和军官兵的承受能力有多强,反正他心里七上八下,生怕打输了,对不起朱云天,也对不起自己。
他还要靠这一仗为他今后在共和军的前程铺路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