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家康的行动,控制着关八州的小田原的北条氏大惊。
――莫非家康觊觎关东?
他怀疑家康有野心,遂举兵进攻甲州,两军在乙骨原发生小规模冲突,家康立即派人通报了自己的本意,谋求和解,北条氏释然,二人签定了领土协议。家康在北条氏的谅解下取得无重兵把守的信州,北条氏在家康的默认下进军上州。总之,家康于本能寺事变后,仅二十余日便占领甲州,第五个月取得信州,不足半载,便跃居为三河、骏河、远江、信浓、甲斐等五国之王。
翌年,即天正十一年,家康停止领地扩张,专心治理新领地。其间,秀吉活跃于中原,五月消灭柴田胜家,把北陆掠到手,即刻南下,入近江,返回京都。
――羽柴会膨胀到什么程度呢?
家康感到了秀吉的威胁,立刻试探性地进行了第一次外交接触,以祝贺胜利为名,派首席家臣石川数正为使,以天下珍宝“梅花茶叶筒”相赠。
秀吉大喜,视数正如天竺降临的活佛,盛情款待家康派来的友好使者,观宴之后,邀入茶室,秀吉亲自沏茶,捧到数正面前。
“数正乃吾之弟也!”
秀吉之言,使数正大惊。这位曾经沧海的三河人犹如一路上一块五彩云,飘飘然格外惬意,甚至向秀吉的近臣吐露说:
“所谓主人,应如斯人!”
回国后,石川数正仍然抑制不住心中的亢奋,忘记了所处的位置和场合,竟在家康面前说:
“如此人物,日本再没有第二个!”
家康默默地听罢,未露声色,帐下的诸侯则面有愠色,怀疑石川数正为秀吉收买,心怀二志。一时间谣言四起,苦了这位德川重臣。
此后,家康一如既往埋头经营东方,至少表面上没有西征的迹象,仿佛忘记了羽柴秀吉的存在,断绝了和他的一切来往。
但是秀吉一刻也没有忘记家康,继石川数正之后,家康再没有派使臣进京。秀吉在当事人不在的情况下,奏请天子,封德川家康为“正四品下左近卫权中将”,时乃天正十一年岁暮。翌年二月,秀吉再次奏请天子,为家康晋爵,赐其为从三品参议,京中朝臣骇然,无不纳罕,议论不止。秀吉也是谏衣大夫,不过从四品下,家康比秀吉的官阶还大一级!
“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其弟小一郎,百思不解,求见秀吉于卧室,屏退仆人,询问道。而秀吉处之泰然,漫不经心地说:
“区区小事,何必大惊小怪?”
的确,官爵象征日本人的地位,秀吉不曾受人托付,却主动把德川家康推到了自己之上。家康在东海,领国会欣喜若狂,乐不可支的。依照惯例,凡加官进爵,必然要进京参拜天皇,拜访朝中显臣,以谢圣恩,家康岂可违背古训?
“目的就在于此。”
秀吉说。家康离开东海防线进京时,正是秀吉使出荡人魂魄的绝技,降服东海霸主的绝好时机。秀吉有足够的信心,对他来说,只要家康进京就行了。在世人眼里,家康进京本身就意味着投奔了羽柴秀吉,成为羽柴名下的一员。秀吉也就达到了为家康晋爵的目的,似如此虚设的官职,又怎能影响到秀吉的面子和威望呢?
奇怪的是,家康没有进京。
初受正四品下左近卫权中将时,他仅对报喜的使臣客气了几句,甚至没有理睬秀吉。第二次晋爵,家康依然不睬。
“此人不可小觑!”
这时候,已经移往大坂城的羽柴秀吉才感到三河那个肉敦敦的小胖子是个可怕的人。秀吉心一想,应该重新认识德川家康了!
实际上,在此之前,秀吉已经慢慢地改变了对家康的看法。
过去,仅仅是织田帐下一名普通将领的秀吉并没有十分注意家康。提起家康,只不过是一名织田盟国的领主。主人信长,以礼相待的客将,与秀吉等织田家的家臣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即使厮杀于同一个战场,也没有柴田、明智、泷川等人同住一家为将的那种复杂的政治意识和竞争心理,因为客观上没有这种必要。
当时,羽柴秀吉 - 不仅是秀吉,可以说是织田家的所有大将――对家康有两大印象。其一,家康率领的三河兵出奇的强悍。远邦姑且不论,除甲州兵之外,德川军称得上天下无敌。织田的尾张兵和德川的三河兵用于同一个战场时,只有三河兵方面黑烟滚滚,杀声震天,活跃异常。难怪有人说,一名三河兵抵得上秀吉等人手下的三名尾张兵。
勇猛的三河兵威镇日本六十余州,靠的是对德川家的忠诚,以及严明的军纪。三河人甚至不敢扬名于天下,在那个时代,英雄志士总是想求取功名,对主人稍有不满,便改事他人。可是,惟独三河人未沾此风,从不向世间炫耀自己的才能,甘愿埋没于德川家。在巧取豪夺,强者为王的安土时代,不能不说是难得的武士气节。
印象之二,当数家康为人诚实。关于家康本人的品德,在织田家可以说基本上是有定评的,有许多事例可证明。不必一一举例,能和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信长合作,尽管吃尽苦头,却始终如一,以近乎愚直的诚实共事二十年本身,便是最好的说明。
简而言之,家康是老实人。秀吉思量再三,深深感到不能进攻家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