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或者是承认奥得一尼斯河边界。苏联人最后认为,既然
联邦德国方面要考虑国际法后果,他们也不反对联邦政府持有这些保留,并
且,保留权的声明形式可以由联邦政府决定,可以以信件形式,也可以向新
闻界发表有关声明。
阿登纳选择了书信形式。国际法上,只需把这单方面的声明传达到另一
方,保留权就有了法律效力。在飞离莫斯科的那天,阿登纳给布尔加宁发了
一封信,信中写道:
“部长会议主席阁下,趁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的机
会,我声明:
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政府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并不是承认现时双方领土的占有
状态。德国疆界的最终确定留待和约来解决。
2.和苏联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并不意味联邦政府改
变了关于在国际事务中有权代表德国人民以及关于在那
些目前尚处于联邦政府的有效统治权之外的德国地区政
治状况的法律观点。”
在关于释放战俘和其他被拘留在苏联的德国人问题上,阿登纳尽管没有
获得有关书面保证,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却当着德国全体代表团成员的面,
一再重复作过了的保证,并放宽了获释德国人的范围。赫鲁晓夫表示,“我
们向你们保证,按照你们提供的清单找到的人,只要他们是德国籍公民,我
们就会交给你们。请相信我们的诺言。”阿登纳和布尔加宁一起把释放人员
的时间订在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一周。
1955 年10 月7 日,苏联人履行了他们的诺言。第一批遣返回国的德国
士兵到达弗里德兰军营,数目将近一万。以后大约有两万多被拘留在苏联的
平民又陆续回到了联邦德国。
9 月13 日,阿登纳与布尔加宁代表德苏两国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建交的
换文。西德在给苏联的换文中指出:“两国人民的建交将促进整个德国问题
的解决,从而有助于解决德国人民全民族的主要问题——恢复德意志民主国
家的统一。”
第二天,阿登纳带着苏联人答应释放战俘的口头承诺——他与布尔加宁
的君子协定——以及德苏建交换文,飞回了波恩。
后果
——“哈尔斯坦主义”
在整个莫斯科谈判过程中,联邦德国方面只有一个意志和决策的中心—
—联邦总理阿登纳。尽管每一个重要决定的作出都是在代表团里详细讨论和
商量过的,在争论最激烈的讨论会中,阿登纳甚至要求每一名成员发言,讲
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事实上,是阿登纳在用他的观点说服每一个人接受。
在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录中,这一点都很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在最后一天的讨论中,由于双方意见观点的分歧,会议经常中断,以便
于给各代表团进行内部磋商的机会,直至那时,阿登纳的两个最亲密的顾问
勃伦塔诺和哈尔斯坦仍然极力劝阻阿登纳不要同意苏联的建议,并恳求阿登
纳至少在莫斯科无论如何不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
他们一来担心俄国人不会遵守诺言,再呢,担心与苏联建交会引起国际
法上的一些困难。打一个比方说,如果将来建交后在莫斯科出现两个德国大
使馆,那么如何体现联邦政府一向坚持的“单独代表权”呢?更进一步,联
邦政府是否也得在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开罗和新德里容忍这种情况呢?
如果西方国家也向民主德国做出类似妥协,岂不意味着将两个德国分裂的现
状合法化地固定,那么,德国统一的长远目标又怎么办?
莫斯科的“君子协定”达成之后,所有这些问题全都冒出来了,阿登纳
责成有关国际法专家立即去研究。
1955 年9 月14 日,阿登纳在莫斯科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会上他强调了
西德的保留权。他声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代表全体德国人民的,德国的
东部边界不是最终的边界。
9 月16 日,苏联塔斯社也发表了一则声明,指出:苏联政府把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看作是德国的一部分,德国的另一部分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
的边界已由波茨坦协定解决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它主权范围领土上行使
自己的管辖权。
从这两则声明看,在建交问题上,德苏双方都作了保留。
阿登纳带着德苏建交的“君子协定”回国,引起了意料之中的联邦议院
的激烈争辩。社会民主党再次攻击这是以牺牲德国统一为代价。当时一名著
名的女评论家玛丽奥·格莱芬·多恩霍夫极其尖锐地评论道:
“建交换来了战俘的遣返..这无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
为同莫斯科建交的代价至少从目前来看是容忍了德国一分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