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经济终于全面崩溃。
之后,在道威斯计划帮助下,斯特雷泽曼依靠抵押地产、商业、工业银
行以及黄金储备,发行了以32 亿马克为限的新币制,并得以暂缓战争赔款的
偿付,这才使得德国经济在经过几年的动荡之后逐步恢复正常。
阿登纳领导科隆市在走过这段艰辛的日子之后,开始了两手计划。一方
面他着力于改善人们生活,尽可能多地发展经济,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
他全力展开了市政建设。他的目标是要把科隆建设成为德国和西欧之间新的
连接点。他要改变科隆的面貌,恢复科隆的古老文化和壮丽建筑,改变科隆
人的精神状态,他要在一切方面树立起人们对德意志,对科隆历史和文化的
信心。“发生政治灾难的时候,特别适合于干一番新的创造性事业”,阿登
纳作如是说。
第一件事是需争得对科隆周围碉堡的拆除权。在他看来,这些碉堡令人
想起战争的阴云,而科隆应该发展成为一个和平美丽的城市,人们不能总在
战争的阴影下生活。阿登纳经过与市代表会议代表们的艰苦舌战,终于获胜。
碉堡一一拆除后,他在城市周围建起了供人们休憩的绿化地带。他认为绿化
对人们健康至关重要,而人应该尽量与大自然结合,作大自然的朋友,这样
人的心灵才能得以净化,才会自然主出和谐感。他认为他的责任是尽量为他
的人民创造这样的生活环境。
在那时候,为了取得同事们对他计划的支持,阿登纳开始学会使用一些
谈话的技巧,并讲究一些策略。科隆的同仁们对他的评价是既聪明又狡诈。
1926 年,阿登纳计划要建立一座跨莱茵河的大吊桥,因为预算的关系,市议
会中多数人主张建立一座拱桥,其中共产党议员反对最为激烈。他让讨论暂
停。然后,他把议会里的共产党议员们单独请来,告诉他们赋予列宁格勒以
罕有而特殊美丽的正是那座城市的吊桥。实际上,阿登纳从未去过列宁格勒,
也对那座城市及其桥梁一无所知,但他深谙人性,明白德国共产党人对革命
的俄罗斯满怀激情。他如愿了、尽管不知道共产党人是为他谈话的内容打动,
还是为他的良苦用心所感动,但他们同意了他的建议。这样,科隆市增添了
一座美丽的吊桥,而阿登纳也获得了精明实干政治家的名声。
另一件大事是修建展览馆区,举办“普雷莎”。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
型国际新闻报刊展览会,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参加了,来了当时许多著名的政
治家。阿登纳作了周密的策划。展览馆区建筑的宏伟以及展览会的成功使得
科隆和阿登纳的影响陡然扩大。全世界的主要新闻机构都报道了这一盛事,
阿登纳出尽风头。
接下来,他又搞了一个纪念莱茵地区归属德国一千周年庆祝大会,搞了
古代德意志艺术和重要历史事实的展示会,他想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确立
德国人对莱茵河地区的信念。在凡尔赛和约中德国被迫接受了协约国关于莱
茵地区的安排:莱茵河西岸划归法国,东岸50 公里以内不许设防。阿登纳意
欲加强莱茵河西岸是属于德国的这一认识。
在阿登纳当政的时期,科隆进入它的黄金时代。它既成长为德国西部经
济文化的中心,莱茵河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又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优美的自然
环境成为欧洲当时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即使以后不当联邦总理,阿登纳以他
做科隆市长的政绩,也足以自傲于世。他积累了政治声誉,也积累了许多宝
贵经验。在很多年后谈到这一时期时,阿登纳一直为他的作为感到满意,他
说:“一个大城市的市长可以做许多事情,直接去做说服人的工作。好就好
在这里。那时的情况迫使我独立行动和单独作出决定。这对我今后极有好处。
我懂得了不能完全由一个人承担责任,有时政敌也可能会有相当明智的见
解。我学会了这一点。”
通过在菜茵省委员会、省代表会议以及普鲁士议会的活动,阿登纳的政
治范围扩大了,他学会了从相对整体的角度来把握政治和经济问题。他与国
内外许多名人会晤,同中央政府的要人们建立直接联系,并跟大多数担任领
导的欧洲政治家私交甚厚。人们赏识他治理科隆的才华,也折服于他敏锐的
政治眼光。1926 年,中央党的领导人认为阿登纳也许有能力使魏
玛政府变得强有力些,于是两番邀请他到柏林组阁。
阿登纳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他从不轻易下结论、决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他
的心为之所动,但却不形于色。他倒不是不愿承担政治风险,而是要权衡利
弊得失。多年的政治经验形成阿登纳的一惯作风:遇事总把周密的分析和明
察秋毫的政治本能结合起来。他先跑到柏林去探了探政治气候,感觉到成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