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热潮。这股热潮是在法国官方的知悉和赞同下,完全仿照美国
的众所周知的方式推动的。某些报纸更是把苏联说成‘头号敌
人’。法国老一辈的人还能记得,二战以前是怎样同德国军国主
义分子进行这种调情的。但是,这一切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当
法国当权者们深深地拜倒在奴役法国的人们脚下的时候,苏联人
民却为了帮助法国摆脱这种奴役而不得不洒出自己的鲜血。
目前,在法国却有人鼓吹,戴高乐和阿登纳的会谈永远结束
了法德矛盾。法国反动阶层同西德复仇主义煽动分子的友谊不是
导致和平,而是导致战争。推行这种企图不仅违背法国的民族利
益,而且也违背德国人民以及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这是不言而
喻的。”
赫鲁晓夫的这次讲话是他准备采取行动的先声。10 月14 日,苏联大使
斯米尔诺夫受本国政府的委托,带着一份备忘录到绍姆堡宫前来拜望阿登
纳。备忘录的内容是所谓苏联政府对联邦政府对苏联不友好行为的责难,其
中包括苏联方面掌握的联邦国防军最高统帅豪辛格将军、国防部长施特劳斯
等人声称要使联邦国防军继承前德国国防军传统,以及联邦德国从事反苏文
化宣传方面的内容。
与此同时,赫鲁晓夫已作好行动的准备。10 月27 日,民主德国领导人
乌布利希发表了一项声明,称“..整个柏林位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领土
上。整个柏林都属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主权范围..”。乌布利希显然是
受赫鲁晓夫的摆布。紧接着,赫鲁晓夫宣布同意这一立场。11 月10 日,赫
鲁晓夫在莫斯科体育宫发表的演说更进了一步。赫鲁晓犬挥舞拳头说,“西
柏林已经变成了一个毒瘤,会有导致十分不良后果的危险”,因此,”我们
决心动外科手术,也就是说,要消除西柏林的占领状态”。他宣布,四国占
领柏林的状况已经过时,苏联将不再受波茨坦协定的约束,因为其他三国也
没有履行这一协定。修订协定是必要的。苏联政府将把它的柏林职权移交给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
赫鲁晓夫是准备要拿柏林问题开刀了。1958 年11 月27 日,苏联政府照
会美、英、法三国政府,指出西方三国在西柏林的占领制度已经没有法律基
础。赫鲁晓夫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西方三国将它们在西柏林的驻军六个
月内全部撤走,把西柏林变成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并威胁说,如
果届时仍然未能就此与西方国家达成协议,苏联将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单独
缔结协定,让它“实施其在陆上、水上以及天空的主权”。当天,阿登纳也
收到赫鲁晓夫发来的内容相同的照会。
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使世界政治局势骤然紧张。时隔十年,苏联又
一次利用柏林这个敏感的东西方利益的交叉点,制造出紧张的空气。
东西柏林比东西德国更能体现东西方冷战的尖锐气氛,它将东西方冷战
对抗浓缩到一个城市的空间之内。
柏林问题产生的法律基础最早是1944 年9 月12 日美英苏三国在伦敦发
布的“关于德国占领区和管制大柏林的议定书”。议定书中规定:除在德国
建立各大国的占领区外,还要专门建立~个由所有大国共同参与管制的柏林
占领区。柏林占领区的管理权由参与管制国城防司令组成的盟军司令部统一
行使。盟军司令部隶属于盟国对德管制的最高权力机构——盟国管制委员
会。
1945 年5 月8 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以后,根据这些协议,美英法苏四大国
接管了德国最高行政权力,并建立了对柏林的管制机构。1945 年7 月1 日,
四国根据战时达成的占领区协议开始进驻各自占领区,苏联让出西柏林,让
西方三国进驻。
1948 年,苏联对英美合并双占区作出强烈反应,当6 月18 日,西方宣
布在西占区范围内实行币制改革时,苏联即于6 月24 日起宣布对西柏林实行
全面封锁。这是第一次柏林危机。苏联对柏林的封锁长达一年,西方只能依
靠三条“空中走廊”保持同西柏林的联系。在此期间,苏联完成了在苏占区
和东欧建立人民民主政体和社会制度的基本过程。直到1949 年5 月12 日,
当西方同意苏联就重开四国外长会议解决德国问题的建议后,苏联才解除了
对柏林的封锁。
从那以后,西柏林的存在成了苏联的一块心病。西方国家日益将西柏林
作为显示西方“自由”、“平等”及社会福利的展览橱窗。在这里,西方自
由经济国家的高生活水平与共产党国家的相对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它诱发
了许多东德居民对西方自由世界的向往。尤其在西德经济奇迹显示之后,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