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所需要的运输工具。拿破仑只得先注意武器和弹药。1800 年,他曾说明
需要贮备三百万支滑膛枪,但他从未获得这么多的枪枝,而且这个数字本已
超过了国家的生产能力。到1805 年,只制造了十四万六千支滑膛枪,据估
计,仅一次战役中的损失就相当于这个数字。炮兵部队就更加供应不上,大
炮的损失只有靠夺取敌人的军械库来弥补。如果说弹药的供应没有引起严重
问题的话,那是因为节省使用弹药的缘故;在耶拿,第四军团仅仅发射了一
千四百发炮弹。至于军马一直是供不应求,尽管拿破仑特别关心此事。由于
法国不能保证足够的马匹,不足的部分都从被征服的国家补充。
至于其它东西——食品、鞋、服装,原则上应是以战养战。贝尔蒂埃在
1805 年10 月11 日给马尔蒙的信中写道:“在皇帝发动的大举进攻的战争中,
仓库是不存在的,军队要在入侵的国家中获得给养就全靠军团的总司令
了。”人们会争辩说,在作战前夕,拿破仑非常努力布置给他的士兵烘制面
包和饼干,分发鞋子。但是,首先是为时太晚,再则他的命令也没有全部贯
彻。1805 年,许多士兵只穿着一双鞋就渡过了来因河,而1806 年许多人身
无大衣就开赴耶拿;至于面包,他们能够得到多少就带多少。拿破仑的战争
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迅速行军为基础的,这种战争体系适应财政拮据的情
况:以他所拥有的运输工具而论,即使有更多给养也赶不上军队的需要。士
兵出征时装备很差,因为拿破仑每次作战时都指望速战速决。这种速战速决
的胜利成为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因为后方没有准备人力物力支援战争;如果
军队被迫退却,或者敌人顽强抵抗,甚至敌军在投降之前来得及实行破坏的
话,法国军队就会只因弹尽粮绝而遭覆灭。
当战争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时,它总是以牺牲士兵为代价的。象达武
这样煞费苦心按时为连续行军的部队筹办军需品的将军是寥寥无几的。士兵
通常从居民那里掠夺他们所找到的一切;但是由于队伍接连不断通过,因而
后来的就一无所获。士兵们忍饥挨饿,有时浑身湿透,往往睡眠不足,要么
饿得要死,要么酩酊大醉,因而他们便落得疾病缠身。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健
康。医务工作依旧处于极其受忽视的状况。虽然国民公会征召内外科医生入
伍充当军医官,但是督政府出于经济原因决定在和平时期立即把他们遣散,
而拿破仑也一仍其旧。除了象拉雷、佩尔西、科斯特这样杰出的军医首长之
外,医务人员比庸碌无能更低一筹。他们只使用简陋不堪的医疗设备,从当
地居民中征用必需品并招募他们做护士,就这样建立起野战医院和临时医
院。这简直是人间地狱,佩尔西在他的日记中描绘了这个地狱中的恐怖景
象:医院里极端痛苦的炮弹重伤病员、不用麻醉药的截肢、坏疽与溃烂,难
以形容的污秽、疥癣、虱子以及斑疹伤寒。拿破仑绝对禁止把伤员运回遥远
的后方,特别是不允许运回法国;由于缺乏卫生设施他们会在途中死掉的。
当时的死亡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措辞描绘的,这是可
以理解的。泰恩还是一再说,在执政府和帝国时期有一百七十万人死亡,而
这个数字还只限于从1789 年的疆界范围内征募的人。可是,既然从在这疆
土范围内征募的士兵总数从未超过这个数字,那就是说全体官兵有去无回,
更不必说被俘的了。事实上从1800 年到1815 年间实际损失可能不到一百万
人,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其中有三分之一失踪,这些人肯定不是都死了。
这个数字还要加上从1789 年以后法国新合并的疆域内征募的大约二十万法
国人,以及从盟国和属国征募的大约二十万人。尤其不应忘记的是,阵亡人
数仅占死亡总数的一小部分: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阵亡百分之二,在滑铁卢
战役中阵亡数目最大,占百分之八点五。其余的人或者因为受伤、患病而死
在医院里,或者因疲惫不堪、饥寒交迫而亡。
拿破仑对待供应问题的态度引起许多可怕的后果。法国的占领变得日益
不得人心。抢劫与掠夺成风,这就使纪律大为松弛,士气极为低落。强行军
使得部队把残废者与掉队者抛在后面,他们聚众结伙,无所不为。悲惨的境
遇常常引起兵变。最糟的是,拿破仑的军事体系是以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的
地方为依据而制定的,主要是伦巴第,在那里他曾经进行过头两次欧洲战
役。当他侵入北德意志、波兰、西班牙和俄罗斯时,地理条件就使得他的战
争体系行不通了,于是军队便陷入了危境。
三、战争指挥
在旧制度的最后年代里,法国的军事学家曾论证了由弗里德里希二世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