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从事抢劫习以为常,这是由于该地经济状况、走私以及强大的“黑手党”
酿成的。牧民和农民认为资产阶级和贵族是最拥护法国人和新思想的人,所
以他们把王后的呼吁视为允许抢劫上层阶级财产并普遍地抢劫各城市的表
示。
英国人不赞成这一煽动民众暴动的呼吁,他们认为暴动的军事价值是值
得怀疑的;但是他们在夺取了卡普里岛和蓬扎群岛之后决定冒险登陆,这样
做就促成了这场暴动。7 月1 日,一支五千二百人的英军在斯图尔特爵士率
领下于圣欧菲米亚湾登陆。他们于7 月4 日在迈达遇上雷尼埃将军统帅的六
千多法军,雷尼埃毫无准备,命令士兵手持白刃冲锋。英军步兵岿然不动,
等到他们逼近,英军以排炮射击击溃了他们。这是威灵顿后来在塔拉韦腊战
役到滑铁卢战役使用的杰出战术的第一个范例,不幸的是拿破仑完全没有重
视这种战术。法国这次大败变成了普遍暴动的信号,暴动充满骇人听闻的恐
怖景象。马塞纳和雷尼埃用残酷无情的屠杀一步步地重新征服了卡拉布里
亚。劳里阿城夷为平地,弗拉·迪亚沃洛被处绞刑,监狱和囚船充塞犯人。
尽管如此,暴动的影响仍很大:它使法国人付出了极高的代价,英军得以占
领勒佐直到1808 年,四万法军被牵制得寸步难行。
与此同时,拿破仑占领了里窝那,使英国人不能利用这个港口,他并且
把一个西班牙师调驻伊特鲁利亚。这时在意大利仅有的独立国就是罗马教皇
国。
早在加冕礼以前很久,庇护七世就一直担心法国在意大利的进展。他被
迫同意于1802 年9 月并入法国的皮埃蒙特实施教务专约,随后他又不得不
同意大利共和国签署另一教务专约。然而后一条约还能使教皇差堪告慰:它
承认天主教为国教,优待教士,对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按教会成规解决。但是
1804 年1 月,梅尔齐补充了一项法令,它宣布原有法律凡教务专约没有明文
禁止的,仍然维持有效。庇护七世抗议把这些新的组织条例强加于人;皇帝
只做了含糊其词的答复。然而,1805 年5 月26 日卡普拉拉在米兰为拿破仑
兼领意大利国王加冕之后才一个月,拿破仑就发布了两道敕令,事先未经罗
马教廷同意而擅自改组宗教生活。他确实增加了僧侣的收入,但同时却减少
了教区的数目,取缔一些隐修院,并且限制了僧侣的数目。更有甚者是他于
1806 年1 月1 日把《民法典》推行到意大利王国。除了伊特鲁利亚王国新君
主忠顺于罗马教会之外,在意大利各地——卢卡、巴马、皮亚琴察和那不勒
斯——教会都成为众矢之的。庇护七世曾以为法国出售教会财产等世俗化措
施是较小祸害而加以容忍,但看到把《民法典》推行于意大利势必也把世俗
化推行到意大利,他就感到忧心忡忡,因为他把意大利视为自己的禁苑,至
少从宗教意义上说是如此。
德意志的情况给教皇带来的忧虑也不少。1803 年“帝国大法”的后果变
得日益严重,因为各邦君正在使教会产业世俗化,并且未和罗马教廷商量便
控制管理起教士来。恺撒—教皇主义①甚至也在巴伐利亚赢得胜利。既然各
邦君此时已统治信仰不同宗教的居民,他们便抛弃了“民随君教”的原则,
并且公然宣告容忍政策,因而就朝着国家世俗化的方向大步前进。起初罗马
教廷想与维也纳谈判缔结一项德意志教务专约,但是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
头,因为除非法国施加压力,没有办法迫使德意志各邦君接受这一专约。特
别是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创立大帝国既是企图称霸世界的象征,恐怕迟
早有一天会向圣门神职挑战,因此,大帝国的创建使庇护七世迟迟不愿默认
拿破仑为天主教世界的世俗元首。
然而尽管有着这些灾难折磨,教会还是从拿破仑的保护下获得了巨大利
益,如若教皇不同时也是一位世俗君主的话,庇护七世决不愿与皇帝决裂。
但教皇确是这样的人,所以拿破仑不会允许教皇损害他的统治。教皇宣称要
守中立,但没有用,因为中立并不包括反法同盟的成员国那不勒斯王国在
内。当英军和俄军于1805 年在那不勒斯登陆时,他们是可以从那里侵入意
大利王国的;庇护七世无力阻止他们假道,这样的事件正是他的亲信左右所
欢迎的事件。
因此,法军占领了安科纳,继之又占领了契维塔韦基亚。庇护七世提出
了抗议,拿破仑于1806 年2 月13 日的答复是:要庇护七世加入自己的“体
系”、驱逐英国人并禁止英国人进入其领土。当罗马教皇拒绝时,皇帝召回
了法国驻罗马大使费什。孔萨尔维的政策破产了,于是他便提出辞职。这是
最后的决裂,此后拿破仑再也不给庇护七世写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