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这一点至关重要。阿登纳作为英占区咨询委员会成员、议会委员会主
席时都曾反复向盟国占领当局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毫无结果。联邦政府成立
后,每次阿登纳前往彼得斯贝格山与高级专员讨论此问题,都遭到完全拒绝。
如何冲破“紧箍圈”确实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正在这时,盟国几次三番敦促联邦政府,要求立即作出表态支持鲁尔国
际署的工作。
“鲁尔国际署”是西方盟国在准备建立联邦德国时为限制德国工业能力
而建立的一个国际性机构。鲁尔地区集中了联邦德国大部分工业,法国、比
利时等强烈要求对这一地区实行国际共管,以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1948
年12 月,早于《占领法规》制定前,美、英、法三大国与荷、比、卢等三个
较小的国家一起公布了“鲁尔法规”。根据这项法规,盟国于1949 年4 月
28 日设置了“鲁尔国际专暑”,并规定即将成立的联邦德国也必须派代表参
加。
鲁尔法规是盟国对法国同意建立西德国家的一种补偿,它将鲁尔从德国
分离,划归国际共管。西德一旦参加“鲁尔国际
署”就等于承认“鲁尔法规”,阿登纳深知这将使联邦政府处境为难,
风声一起,在野的社会民主党便全力攻击政府的“卖国”行径。
另一方面,如果参加“鲁尔国际暑”,同意“鲁尔法规”,却能够在外
交上产生一些有利的结果,比如联邦政府的合作态度会降低法、比等邻国的
敌意,也可借此密切同盟国的关系,并且联邦政府还可以以此为前提,使盟
国放宽设备拆除计划。但是,社民党的宣传已经造成声势,民意测验表明在
占有全国人口1/3 的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大多数人反对加入鲁尔国际
署,明春这个州还要举行州议会选举,若失去民心,后果不堪设想。阿登纳
举棋不定,他想从有利的一方来考虑,但对是否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却毫
无把握。最后,他决定召开一次内阁会议,先统一内阁的意见。
事不宜迟,10 月25 日,联邦政府成立后仅一个月,阿登纳召集所有内
阁成员开会。
阿登纳开门见山讲了他同彼得斯贝格山的高级专员们就设备拆除问题举
行了几次劳而无功的会谈,他观察着在座每个人的表情,继续道:“部长先
生们,我们现在的处境很困难,要使德国的影响能左右高级专员的政策,在
最近的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派代表参加到盟国的机构里,我
们就会有机会对盟国政策施加影响。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将加入鲁尔国际署
作为同盟国密切关系的一种手段,这将会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全场默然了半晌之后,部长们开始交头接耳。这时,经济部长艾哈德站
了起来。阿登纳做了个手式,示意全场安静。艾哈德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
地说:“我认为参加鲁尔国际署是完全可取的。”
此言一出,群情哗然,众所周知艾哈德在币制改革成功后甚得民心。艾
哈德阐述道:“我是搞经济的,所以我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联邦总
理言之有理,使盟国缩减对德设备拆迁,是目前当务之急。我们应看到鲁尔
专署是不受英国高级专员公署约束的,英国高级专员公署几乎控制着我国煤
钢工业的命脉,如果我们参加鲁尔专署,英国对我国经济的控制就会减弱一
分,在鲁尔专暑里我们也可拥有发言权。”
艾哈德的一席话使阿登纳的说服工作顺利多了。很快他就取得内阁大多
数成员的支持。会议一结束,他立即派人拟就了一份有关加入鲁尔专署的申
请书,准备递交高级专员们。
尽管如此,阿登纳还是不敢冒险轻易向公众宣布联邦政府准备参加鲁尔
国际专暑,甚至在英法两国对美国提出的减轻德国经济负担的要求得到同意
之前,阿登纳也没有将这一点向盟国透露。10 月的最后几天,盟国的外交活
动十分频繁,美、英、法三国外交大臣与高级官员们就商讨德国问题在伦敦
频频碰面。
10 月31 日,阿登纳正在审阅联邦议院议会党团委员会拟就的有关设备
拆除问题致三国高级专员的申请书,忽然接到英国高级专员布莱恩·罗伯逊
将军的电话通知:有紧急事宜请他于当晚赴彼得斯贝格一议。阿登纳知道罗
伯逊与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刚好碰过面,估计这次谈话十有八九与设备拆除有
关,于是决定暂不送呈申请书,先听听罗伯逊的意见。
阿登纳与罗伯逊这次会谈是秘密的,气氛也是谅解和探讨性的。双方都
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开诚布公畅抒已见。罗伯逊告诉阿登纳,英国无论如何
都不会答应削减拆除项目,德国若想要“冲破紧箍圈”,就必须注意不能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