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联邦政府并不把它在欧洲煤钢联营条约上的签字看作
是对萨尔现有地位的承认。
法国政府本着自己的立场声明,它根据萨尔现有地位
代表萨尔行事,但它并不认为联邦政府在条约上签字就等
于联邦政府承认了萨尔的目前地位。它并不认为欧洲煤
钢联营条约是预先处理了萨尔的最后地位。萨尔的最
后地位将通过一项和约或一项作为代替和约而缔结
的条约予以解决。
联邦总理先生,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舒曼(签字)
1951 年4 月18 日于巴黎
这正是阿登纳所需要。阿登纳一直害怕法国政府把萨尔协定当作是确定
不移的东西,只要法国人没有就萨尔问题把话讲绝,萨尔就有重回联邦德国
的希望。
在阿登纳的坚持下,鲁尔问题也得到了一份符合德国人希望的书面证
明。同一天,舒曼以煤钢联营主席的身份给阿登纳写了一封信:
“联邦总理先生:
在舒曼计划谈判结束的时刻,我感到有必要告诉您,
法国政府对进行谈判及达成圆满结果的特别友好的气氛
表示十分重视。
今天所签署的协定,创建了一个超国家性质的欧洲共
同体。
在参加国地位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并在满足所有参
加国的利益下,协定将六国煤钢生产潜力合并起来置于共
同体的管理之下。这就使参加国之间的关系开创了一个新
纪元并在通向欧洲一体化道路上形成一个决定性阶段。法
国政府认为,在煤和钢的领域里,加在德国身上的特殊义
务(即鲁尔法规),已不再符合这个条约所有签字国都受
到同样约束的共同规则。法国政府因而主张,在参加国政
府的同意下采取下列措施:
1.目前鲁尔专署所履行的职能必需取消,由煤钢联
营高级机构按照有关过渡时期的协定规定,承担履行职能
的权力。鲁尔专署和设立这一机构的1949 年4 月28 日伦
敦协定,必须在与缔约国商定的情况下最迟在煤的共同市
场建成时废止。
2.至于钢的生产和钢的生产能力,德国只受对所有
缔约国都适用的规则的约束。因此在条约生效时,对德国
钢的生产与产钢能力的限制应予取消。
3.高级专员委员会应代表其自身及其所属机构(包
括监督组织)宣布放弃其在煤钢方面为高级机构职权所取
得的那些职能,即授权后者按照过渡时期协定规定行使这
一职能。
本信件中规定的所有措施至迟将于共同市场建成时
付诸实施。
此外,法国政府打算在签订条约后采取必要步骤,使
伦敦协定签字国以及其他占领国同意上述措施。
罗贝尔·舒曼(签字)
1951 年4 月18 日于巴黎
法国人终于同意取消“鲁尔国际专署”,这也分别得到美国政府同英国
政府的认可。鲁尔法规在1951 年12 月21 日失效,阿登纳为签署彼得斯贝格
议定书而在鲁尔问题上所作的让步自动取消。阿登纳的法德谅解政策得到了
回报。
巴黎会议上,六国外长最后一轮谈判的最后争执发生在煤钢联营高级机
构总部的地址选择问题上。几乎每一个参加的外长都希望把总部设在自己的
国家。最后,卢森堡外交大臣伯克建议作为权宜之计将总部暂设卢森堡。由
于劳累的谈判已把外长们搞得精疲力竭,也没有人担心小小的卢森堡会因为
在它国内设立了这个重要欧洲组织而会在煤钢联营中提高政治地位,大家最
终同意了他的建议。4 月18 日这一天,六个参加国签署了煤钢联营条约。阿
登纳实现了他欧洲战略的第一步:联邦德国加入西欧阵营,并且以完全平等
地位成为欧洲的国际组织中的一员。
随着各国先后履行批准手续, 1952 年1 月1 日,条约正式生效。欧洲
联合的梦想在六国组成“小欧洲”范围内得以实现。
“十字勋章”
“事实上我是一个好心人,是一个希望同法国和解的
德国人。”
——康纳德·阿登纳语
1951 年4 月11 日,阿登纳所乘的专机在巴黎的达奥利机场着陆,前来
欢迎的只有让·莫内和西德驻巴黎的总领事豪森施泰因教授。没有一名法国
政府部长在飞机旁迎候。
这是战后德国政府首脑对巴黎的首次访问,法国政府却有些尴尬。反对
德国的呼声来自左和右的两方面。自从苏联拒绝了马歇尔计划之后,法国共
产党人便谴责任何形式的西欧联合运动。同时,西方保守主义者也不相信德
国向民主转变的诚意,继续将其当作危险的象征,两股力量汇集在一起,使
法国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中立主义的思潮。仇恨的心理仍然存在于大多数法
国人心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