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拿破仑时代_[法]乔治·勒费弗尔【完结】(82)

  夺了德国人民生活下去的唯一可能性;而这种生活对他们

  来说,是富有意义和宝贵的,这是他们的自由的、以基督

  教教义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生活。我不认为反对党的社会

  民主党愿意这样做。可是,既然事关整个德国人民,这一

  回就应该将党的策略性的考虑撇在一边!”

  当阿登纳刚开始演说,德国共产党议员即喧嚣起来了;后几句话是针对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呼吁他们不要同德国共产党搞在一起,引起了社民党议

  员的暴怒,齐声大叫:“可耻!”“这是丢人的话!”有人讲:“这就是当

  总理的水平嘛。”大厅里混乱一片,直到教长摇铃过了许久,大家才重新静

  下来。阿登纳指出,通过西方三国所承担的条约义务,联邦政府做到了使它

  们同联邦共和国共同努力,以和平和自由的方式重新统一德国。他说:

  “单是三国承担了这种条约的义务,就必须使我们对

  于处在铁幕后面的德国人负有赞同这些条约的义务。对于

  条约所确定的、三国的这一番好意加以拒绝,对此又有谁

  能承担这个责任呢?我们终究应该从过去吸取一下教

  训。从1871 年以来,德国一直在努力寻找朋友和同盟者。

  因为大家知道,德国尽管在当时是强大的,但没有强大的

  朋友它是不能生存的。女士们和先生们,在整整几十年

  中,由于德国本身的过失,由于对另一方提出的建议蒙昧

  无知——我请大家回忆一下德意志帝国和英国的谈判—

  —以及由于过于自信,它几乎一直没有找到朋友。今天德

  国的局面比在它悠久的历史中任何时候更加危险。它是分

  裂的,它是支离破碎的,它是被解除了武装的,它是毫无

  防御的,它同一个庞然大物相毗邻,这个庞然大物想奴役

  德国,吞并德国。如果局势像现在一样继续下去,存在的

  危险将越来越大。面对历史和德国人民,我不禁要问:在

  这种局势下,难道一个德国人负得了这个拒绝西方向我们

  伸出援助和拯救之手的责任吗?”

  面对群情沸腾的大厅,阿登纳提高了嗓门,他那痛心疾首的语气把所有

  人的心牵动了:

  “你们想一想,这是什么问题!铁幕这一边和那一边

  的全体德国人民都必须知道这是为了什么。签订这些条约

  事关德国的自由、德国的生存以及德国子子孙孙的前途。

  我号召全体德国人民要领会作出这个决定的意义,而且是

  永远领会这种意义。这是攸关德国命运的问题。眼前我们

  要在奴役和自由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我们选择自由!”

  阿登纳富于情感与逻辑的讲演鼓舞了在场的大多数人。二读表决的结

  果,多数赞成德国条约和欧洲防务集团条约。这时,发生了评定书事件,使

  本来应紧接着进行的法案第三次讨论戛然而止,三读的日期也交给元老议员

  委员会去作决定。

  还在二读时,阿登纳就获悉,联邦总统豪斯教授向联邦宪法法院提出的

  评定要求,有可能不符合联邦总统的期望,而且可能得出相反的结果。尽管

  这将只是建议形式而不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评议书,但它可能对三读造成恶

  劣影响。本来按规定二读之后应紧接着三读,但如果评定书得出相反的结果,

  提出评定要求的豪斯总统就不得不拒绝在条约上签字。这种情况下,阿登纳

  认为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三读改期进行。

  阿登纳立即召集联合执政党的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12 月6

  日,讨论决定以基督教民主联盟一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和德意志党

  三党联邦议院议会党团的名义提请联邦宪法法院确定:“德国联邦议院有权

  根据基本法第42 条第2 款第一项多数票的规定通过关于德国条约和欧洲防务

  集团条约的法律。”阿登纳担心的问题是,无论联邦宪法法院作出肯定或否

  定的评定,在三读顺利结束后,德国社民党必将向联邦宪法法院的第一评议

  庭再次上诉,要求裁决,这样又会使得最后完成缔约程序再耽搁几个月。目

  前在二读和三读之间,由联邦政府向联邦宪法法院第二评议庭提出起诉要求

  裁决,虽然会使三读耽搁几个星期,——此事是不可避免——但却可以加速

  总的批准程序。

  12 月9 日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这一天联邦宪法法院开始讨论联邦总统

  豪斯提请要求评定的问题。联邦宪法法院宣布了一项全体大会决议,认为“这

  项评定意见和所有其他全体大会的评定意见,对两个评议庭均具有约束力”,

  这样,“可以杜绝两个评议庭之一对迄今悬而未决的或今后类似情况的诉讼

  作出不符实际的裁定。”

  参加会议的联邦政府代表司法部国务秘书瓦尔特·斯特劳斯和外交部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