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蒋百里的话引起华飞震动的倒不是这些,而是那句快速发展经济,壮大国力,乃至强大军力,为将来国际上不可预测的战争危机,做出我的准备!华飞具有一个当今时代的人所不能具备的超前优势,那就是华飞清楚地明白,一战后仅仅二十余年,一场人类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再次席卷全球,并对这个蓝色星球未来的命运,进行了彻底的改写。
只是在当前,人们普遍还沉浸在一战后的和平大环境中,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和平假日期。不仅各国军费紧缩,海军减少,世界各地偶尔出现的纷争,国联也会站出来积极调解。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蒋百里却说出上面的话,就不能让华飞不钦佩与这位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了。
“百里先生,不知您为何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有不可预测的战争危机?”
原本会议室内的众人一个个都是心急如焚,但在华飞归来后不急不缓的情绪中,许多人都心定许多。当华飞竟然对蒋百里毫不相关的一句话感兴趣后,更多的人有些迷惑了,继而迅速投入深思之中。他们毕竟都是国防军的智囊精英,明白华飞是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这样问的。
蒋百里这次没有直接回答华飞的话,而是笑着狡猾地道,“如果总统不认为有不可预测的战争危机?为何在世界各国普遍裁军,降低军费的同时,总统还是极力保证军费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且采用加快轮换新兵的方式,大量储备战争预备人员,并有条件地扩充军队,尤其是海军的建设步伐不慢反升,军费投入增长,位居三军之首。尤其是军队十年发展规划,更是让方震我心中震撼不已。”
“总统的战略眼光,遍观中国,无人能及。最重要的是,在战略方向上,尤其是对国际大事的把握上,总统从未出现过重大失误。所以,方震认为,总统这么做,一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我们有对手,因为我们的邻国日本的军力,是我们现实的威胁。因为同样的,我们的军队基础也非常薄弱,难道百里先生没有想到这点?”华飞不依不饶,持续地追问道。
蒋方震不再说话,只是轻轻笑着,摇了摇头。如果不是华飞对于蒋方震的战略眼光早就知之甚深,恐怕他还真的误认为先生也是同穿之辈。
华飞又把问话对象转移到郑士琦身上,他也是没有在计划书上签字的人。郑士琦和华飞算得上正宗的同乡,愿为北洋系,后来在乡人的努力下和国内大势的改变下,正式投靠入国防军,也是北洋系中最早投靠向国防军的大佬。
郑士琦年已五十,投靠国防军后,他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即使他和华飞乃是正宗的同乡,但想要进入国防军的核心嫡系,还不是那样简单的。于是郑士琦果断地放弃兵权,请求下野。司令部几经安抚不成功后,同意了郑士琦的请辞,但是却认为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国人当为国家而尽力,而军队而工作,邀请郑士琦进入参谋部。郑士琦这才没有辞退,也成为年轻的国防军参谋部中最年长的一位。
郑士琦的所作所为,尤其是放弃兵权的行为,果然得到国防军核心圈子,尤其是当初那批老人们的接受,从而被大家在心底迅速接受,成为当今国防军准核心成员之一。所以即使郑士琦这次没有签字,大家也没有什么闲言闲语。
“郑老,你老该说说话啦,别让我们这群冲动的年轻人,做出糊涂之举啊!”
郑士琦没有丝毫卖老,站起来行礼后道,“总统如此待我,士琦敢不剖心析胆,掬诚相示。我之所以没有签字,并非不赞成采取军事行动。毕竟东北乃我中华之土地,今为日寇窃据,实乃吾等之大耻。但士琦认为,关东地震的破坏目前尚未得知不说,在整个东北,日军的部队数量已经高达四十万之巨,加上约三十万朝鲜伪军,在东北的日军军力,已经达到恐怖的七十万。日本为了东北这片土地,可以说是倾尽国力,其对我中华之企图心,可见一斑。”
“而且据我估计!”蒋百里突然插口道,“日本经过这次大地震,对于孤居海岛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烈。必然会在地震之后,加大对于海外的殖民步伐!”
郑士琦想了想,蒋百里曾在日本留过学,对日本的国民性显然有着更加直观的认识。单就这番话,倒是有几分道理。只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蒋百里改变了立场?郑士琦来不及细想,继续慢条细理地道,“而我们目前虽然号称拥有百万陆军,空军无论是技术优势还是作战经验,并不比欧洲那些经过一战厮杀的强国弱上多少。但是我们都知道,百万国防军良莠不齐,大部分人都是降军整编或者是新招募的新兵,真正战斗力强劲,并且算得上精锐的军队不会超过二十个军,约在七十万左右。如果我们可以调动七十万精锐兵力,七十万对阵七十万,胜负也在五五之间。即使我们略占优势,想要打败这些日军,也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中央政府新建,国家未完全立稳根基的情况下,一旦我们的国防军嫡系出现大的损失,只会让复兴的事业产生巨大的挫折。且此时他们国内遭此剧变,有可能对他们的士气造成极大的打击,也有可能激起他们的奋战之心,从而让军事进攻变得极为困难。所以我不主张发动对日全面战争,而是把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游击骚扰为主,军事打击为辅,逐渐消耗东北的日本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