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极权主义的起源_[美]汉娜‧鄂兰【完结】(109)

  “泛-主义运动”宣称自己的民族具有神性根源,这全然违背“犹太—基督教”(Jewish—Christian)的教义——相信凡人皆出于同一神圣根源。依照“泛-主义运动”的信仰,人必然隶属于某一民族,唯有透过民族成员的身份,才能接纳神性的血缘;由是言之,任何个人唯有属于那具有神性根源的民族,才能表现出神性价值;任何时候,一旦他决定变更国籍,便会失去这种神性价值,因而切断他禀承的与“神性根源与堕落”(指亚当、夏娃的根源与堕落一译注)的联系,变成“形而上的飘泊无根”(metaphisical homelessness)。这种概念在政治上所带来的优势力量,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它使民族性赋有一种持久不变的特质,不论民族发生什么事件——移民、征服或疏散各地——此种特质再也不会受到影响;其次,一个民族一旦认定自己具有神性的根源,必然指称其它民族是平庸、毫无神性可言的。在这种绝对相冲突的情况下,民族个体成员之间的所有具体差异——不论是社会的、经济的,或者是心理的——都消逝无踪;神性根源的概念,使民族变成“天选”群众的混同合一体,亦即是一大堆傲慢自大的机械人的组合。

  很明显的,这种理论在政治上很有用,但它本身是错误的。上帝既没有创造出人——人的根源显然来自于生育——同样也没有创造出国家民族,国家民族显然是人类组织的结果。由人的自然根源、各自不同的组织、以及历史的命运来看,人是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是权利上的平等,也就是人类目标的平等。然而,依照“犹太—基督教”的传统,在此权利平等的背后,尚有另一层次平等的概念,那就是:人皆有一共同的根源,此根源是超越人的历史、人的本性与人的目标,而在上帝所创造的神秘的、无可界说的“人”(Man)上建立一共同的根源。神性根源是形而上的概念,由于奠基于此概念,政治上的平等目标——于这个地球上稳固地建立起人类群体——才有立脚之处。十九世纪的实证论与进步学理,在一开始描述那不能名状的事物时,就逆转人平等的目标这桩概念。依照实证论与进步学理的观点,人在本质上是相互平等,人之所以相异,是因为历史教训与后天环境的缘故,由是言之,人类真正的相互平等,并不是凭借自然权利,而是须透过环境的改造与教育的提携。同时,民族主义及“民族使命”的信念把“人类是由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这项概念,改变成一种“阶层系统的结构”(a hierarchical structure),在这种结构里,历史与人为组织之间的不同遂被误解成自然根源上人彼此之间的差异。而种族主义则完全否定人类同出于一根濒的学说,也摈斥建立完美人性的共同目标;它揭示了与其它学说冲突的“只有一个民族禀承神性根源”的概念,藉着此否定与此概念,种族主义替人类努力而得的短暂善变的成果涂上一层神性永恒与定局(finality)的虚假神话。

  “泛-主义运动”的哲学与种族概念两者的公分母既是上述“定局”的概念,藉由这项概念,可以解释两者在理论上所引用的术语之所以相似的原因。从政治层面来看,到底是上帝,或者是自然才是民族的根源,这桩问题并不重要。不论民族如何夸张地宣称自己是源自于上帝、或神性的自然,在这两种情况下,人民都会被转变成动物族类,因此,俄国人与德国人的相异,就犹如狼是不同于狐狸。“神性的民族”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于其中,它若不是迫害其它的弱小民族,就是成为其它强大种族的牺牲品,唯有动物王国的法则,才能应用于它的政治命运。

  “泛-主义运动”的种族主义之所以宣扬民族的“神性根源”,部份因素是诉诸于它蔑视自由学派揭示的个人主义。蔑视人类理想与人性尊严。假若个人是缘于生为一德国人或俄国人始能拥有价值,那么,人性尊严便荡然无存。一个民族的成员,设若生活于一分化解离的社会中,而变成隔离孤寂的个体,不被绝对的参数与强迫凝聚出的混同结合体所护卫,那么,便会有另一种崭新的结合,一种彼此间的信赖感来加以取代,藉此缓和近代人的恐惧。同样的,“复杂人口地带”(指巴尔干半岛一译注)比起欧洲其它地区更易暴露出历史风暴,它们与西方深厚的传统隔离;比起其它欧洲的人民,这个地区更早品尝到人性尊严以及“犹太—基督教”两者揭示人同出一源的信仰所导致的恐怖。他们不会有依靠那“高贵野蛮人”的幻想,因为他们不必研究同类相残杀的事件,就足以了解人邪恶的潜在能力。各民族彼此间若有更深刻地相互了解,则愈不会以平等的态度相互看待,也就愈与人性的理想背道而驰。

  “部族的隔离”(tribal isolation,任何一民族若自认为是神性的,必然指称其它民族是平庸,因而隔绝自身,作者以这个名词来名状此现象——译注)与“统御者的种族”(自认可以统治其它民族的民族——译注)的野心,部份是源自于一种本能的情感,感觉到“人类”这一桩名词,不论是宗教上或是人道主义上的意义,皆意含着责任的共同分享,地理位置的缩短,使这种情感成为首要的政治事实(a political actuality)。关于人类与人性尊严之理想主义式地言论也随之成为过去,因为这些美好的、如梦幻的、具有时代性的传统概念,突然显出一种令人觉得恐惧的、不合时宜的性质。甚至,“人之原罪”的概念(“人之原罪”当然是自由学派的领导者所不曾引用的名词)也不足以解释一项事实,那就是:人性一旦除去所有情感,将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因之,不论以任何形式表现,人必须承担自己所犯的所有罪恶。这项事实,只有民族才透澈认识,如此,民族均被迫去响应其它民族所犯的罪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